工作压力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但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对于组织来说,它仍然是一个难题,因为压力会带来许多难以预料的后果。在个体层面,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当个体在工作中感受到压力时,可能会患上与心脏、血压、胃相关的疾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压力还会降低个人生活中的幸福感,并可能导致倦怠或职业冷漠、药物滥用、精神障碍和自杀。在组织层面,当个体在工作中感受到压力时,对组织的情感依恋程度会降低,感觉获得的收益不多,对工作投入的努力和奉献减少,其后果是工作效率低下,离职倾向增加。
副教授Le Thi Minh Loan 指出了工作压力的原因:
- 个人的性格特征
- 在五种性格特征中,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和神经质/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感受到压力。
- 此外,如果外向者的工作给他们提供很少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他们也面临压力的风险。相反,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如果他们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沟通,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 根据卡特尔的16因素人格量表,“焦虑”是压力的风险因素。
- A 型人格(竞争性强、好斗、时间紧迫、成就驱动、敌对)比具有相反 A 型人格特征的 B 型人格更容易经历工作压力。
- 工作问题:
- 工作性质:与工人的能力相比太容易或太难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压力。
- 行业特定:某些行业也存在造成压力的风险,例如医药、建筑、航空、会计、商业。除了身体上的风险外,还有精神上的风险。
- 工作环境太吵、太尘、太闷,或者办公室设计太简单或太华丽。
- 工作时间长。
- 个人在工作中的责任:责任越大,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因为工作中产生的后果或问题不仅影响到自己,还会影响到其他很多人。
- 担任的工作角色:角色模糊(不清楚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范围)或存在角色冲突(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但觉得要求太高、任务不适合、与其他角色不兼容)的员工面临更高的工作压力风险。
- 工作与家庭角色缺乏平衡
- 组织环境
- 信息技术的变化:
- 和同事的关系不太好,有矛盾。
- 领导者不信任他人、有偏见、不公平、缺乏客观判断……
副教授黎氏明贷按照Cartwright和Cooper(1997)的指导,向学员介绍了解决工作压力的步骤:(1)正确认识和接受问题的存在; (2)找出问题所在,并设法消除或改变问题的压力; (3)如果压力问题无法改变,就想办法应对; (4)。监控并审查响应结果。由此,演讲者从个人和组织的角度分享了一些应对工作压力的方法。
- 从个人方面:列出待办事项清单,对不同的任务进行优先排序;将消极信念转变为更具支持性、鼓舞性的积极信念;使用(暂时的)防御机制,例如压抑、责备、合理化问题……;放松:与你真正信任并且与你有共同点的家人、朋友、同事交谈;在工作休息时间或工作日结束时进行您最喜欢的运动;瑜伽,健身房;喝一杯茶/咖啡,听听你喜欢的音乐;玩游戏、使用社交网络……;利用心理咨询服务获取心理支持。
- 从组织方面:通过制定员工应遵守的规章制度,支持员工适应工作环境;建立一个休闲区/房间;开设咨询室/中心,帮助工人找到克服压力的适当方法;为角色模糊或冲突的员工重新分配工作;建立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对员工友好、积极、低压力且安全的环境。
在分享结束时,黎氏明鸾副教授强调,完全消除压力并不容易,也没有适用于任何人的通用应对方案,因为这取决于每个人和每个组织的具体条件和情况。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花时间学习和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以便在紧张的工作时间后释放负面情绪,并进一步减轻整体工作压力。
副教授,Le Thi Minh Loan 博士(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心理学学院)
主持人:裴氏红泰副教授(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心理学系)
通过专家的贴心分享,希望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应对工作压力的方法。
此次脱口秀节目受到了河内市各中小学和大学众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