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11月20日越南教师节暨越南国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校25周年之际,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页面有幸采访了多位人文主义者,记录了他们分享的关于学院传统和经验的感人故事,这些经验和故事均源自学院过去75年的辉煌发展历程。他们是几代教师、科学家、管理者、学生、校友、学员……他们曾多次与学院结缘,见证了学院发展历程中的诸多历史转折点。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和传承?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展望未来?




1993年,根据党的政策,总理决定成立越南国家大学(VNU)。1995年9月,我接到任命,成为该校校长。起初,学校面临诸多困难。就设施而言,学校的校舍只有原河内科技大学的一半,校园面积仅一公顷多一点,所有建筑都十分老旧,而且初始资金为零。
当时学校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几个阶段。首先是选拔并组建一支真正致力于学校建设的管理团队。那时,组建一个强大的董事会被认为至关重要,而最强大的就是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地建设学校。因此,首要任务是组建一个规模虽小但成员都是充满奉献精神、责任心极强的教师的董事会。

第二点是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必须指出,河内理工大学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大学,是全体师生的骄傲。对河内理工大学的遗憾之情依然十分沉重。因此,必须做好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宣传工作:我们不能忘记河内理工大学,我们要在河内理工大学的基础上发展,但要着力将河内理工大学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新的高度。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凝聚高度共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凝聚团结,共同建设这所大学。
第三点是着力构建新的培养体系。此前,河内大学的架构下只有几个学院:历史学院、文学学院、哲学学院、经济学院……在建设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时,学校在此基础上决定增设新的培养专业:国际研究、东方学、旅游学、管理学……学校的培养体系非常丰富。
过去25年来,大学最重要的资源始终是人力资源,包括一支声名卓著、学识渊博、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河内大学的优良传统和人文团结精神;以及一系列正确的方向。在师生团结一致、高度共识的基础上,秉持着为学校奉献奋斗的精神,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各种困难逐步得到解决,学校设施也逐步完善。新建了名为D楼的教学楼,升级了教学楼,并着重改进了课程设置和教案。那时,师生们都意识到,拥有一所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是一项优势。发展期来得早,发展势头强劲,令全校师生都感到振奋。
在学校创办初期,我们汲取了三条最深刻的教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教训已被证明非常正确。首先是团结一致,尤其是在领导团队内部。其次是要有长远的愿景和正确的方向,但必须将其具体化为计划和步骤。我们每年、每个季度应该关注什么?哪个阶段应该优先实施,哪个阶段应该稍后实施?正因如此,学校的发展步伐稳健、可持续且卓有成效。第三条对学校而言最深刻的教训是关爱他人。一切都必须以人为本:关爱、培养和培训教师;关爱和激励学生学习、研究和创造。
时至今日,早期的经验教训并未消逝,依然具有价值。许多事物或许已经改变,也必然会改变,但有些东西却永恒不变。那就是团结与统一,它在任何时代都至关重要且弥足珍贵。其次,人性、人道主义、道德生活和友爱也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以团结与统一、以人性与仁爱的精神为准则,去应对时代的变迁。




我认为,未来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仍需依托并充分发挥原河内理工大学的优势,将其发扬光大。河内理工大学是越南领先的基础科学培训和研究机构。未来几年,在教育领域,除了现有的专业之外,大学还需要开展研究,建设和发展新的跨学科科学专业,继续发扬哲学、历史、文学、语言学等基础学科的科研和教育优势,并开设新的专业以满足越南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公民。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不仅能在越南就业,而且具备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尽快将大学建设成为本地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着重扩大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因为研究生教育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前提。在科研领域,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除了落实现有项目和计划外,还需要着力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以便在为党和国家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面发挥重要核心作用,尤其是在文化建设和现代越南人建设方面。
此外,在科学领域,必须力争国际发表。但要提高国际发表率,就必须尽快发展和提升《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杂志》的地位,使其成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本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学术期刊。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曾多次谈论“综合性学科”的“质量”,如今又开始谈论“人文学科”的“质量”。这巩固了“综合性人文学科”在越南国立大学多学科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在世界和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都面临调整的背景下。这正是越南国立大学悠久传统带来的巨大优势。大学也确立了其校训:秉持传统的、基础性的科学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和融合现代数字人文的发展趋势,以确保学术和传统品质的同时,紧跟当今科研和培养的新潮流。

学校决心创新和重组培训项目,使其更加契合实际需求;在科研方面,学校将历史悠久的学术中心的经典研究与把握前沿研究趋势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实际问题。国际一体化和合作关系发展将遵循务实、实质性和选择性的方向,以提高效率。学校将特别重视教职工发展,制定高效灵活的政策,使每位教职工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保持工作热情,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做出贡献。学校还将大力投资并调整其他现代教育任务,例如质量保证、设施建设、现代化管理等,以期在融合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向符合21世纪现代教育标准的先进大学管理模式迈进。




谈到这所学校,我想谈谈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首先,这所学校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一种对教学、学习和研究的热情——这种热情如同火焰,任何学生在入学第一天就能从老师身上深深感受到。这些老师讲完课后,双手沾满了粉笔灰;他们背脊布满皱纹,但上课时声音总是清晰洪亮。
我从老师们身上学到的第二点是他们工作认真细致的态度。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参与科研,我们都能感受到老师们对待每一件事都极其认真负责、细致周到。
而真正构成这所学校品牌的,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用心感受到的,是善良和人文关怀。这所学校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善良,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传统,一种精神的传承。在这里,人们以同事相待,以领导相待,以师生相待……以善良、真诚和最美好的品质相待。这些价值观是我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求学以及后来的教学生涯中最引以为豪、也是我学到最多的。





作为这所学校的校友,如今又在这里任教超过15年,我最引以为豪的是这所学校历代教师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传承的悠久传统。在我们的文学院,第一代教师怀着对科学的热情和对基础科学的热爱,创建了文学院和学校。正因如此,他们构建了庞大而经典的科学著作体系,为下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基础;也将他们对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热爱、激情和奉献精神传承给了我们。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将这份热爱和激情传递给下一代学生。
社会瞬息万变,面对新的需求,我们这一代教师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传统的责任,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我们始终铭记,要不断自我革新,紧跟新的趋势和研究教学方法,进行自我学习。我们不断创新培训项目,既要保留前人塑造的传统特色和科学精神,又要适应当今社会日益增长的创造性和动态思维需求。




作为曾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学习和成长的校友,我们始终为大学的科研和培养传统感到自豪。我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在这里学习成长。
在知识方面,从河内国家大学的传统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我们拥有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基础学科全面而深厚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迅速融入专业实践和就业市场。毕业后,我曾在大学担任哲学和政治学讲师16年。自2016年起,我转行至丹科集团从事房地产业务。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目前从事房地产投资工作,在学校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始终伴随着我们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学校独特的“品质”培养了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全面长远的人生观。我们至今仍将这些应用于单位和自身的发展方向、规划和战略制定中。





值此文学院建校75周年、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建校25周年之际,我和全校师生都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们是传承先辈优良传统、汲取其宝贵价值的一代。作为在融合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我们不仅努力学习、实践和吸收新知识,更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将努力奋斗,不辜负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这所享有盛誉的传统学府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