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的核心角色:传授知识、引导方向、提出建议
会议首位发言人是武阳宁教授,他是该校校友会主席,也是河内国家大学历史系一年级毕业生。教授在讲话中强调了教师在保障教学质量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他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科技发展的影响程度如何,教师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三个主要任务: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启发学生。
武阳宁教授认为,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于教师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教学技巧,能够连贯、清晰、易懂地传递知识。学生通过教师的沟通方式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

范光明教授(校长)在会议上致开幕词。
关于开放式教学的要求,武阳宁教授认为,这正是基础科学大学讲师的独特之处——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并拓展学科视野。在课堂上,讲师会分享与课程相关的必要资料。然而,为了避免正式布置阅读材料,教师必须亲自阅读并理解教材内容,并布置每位学生阅读和学习各章节的内容。学生们将轮流站在讲台上,讨论他们研究的内容,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还会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并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通过这些互动,教师自身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并发现具有良好研究能力的学生,以便进一步指导他们。“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位研究者,拥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要教授自己研究和发现的内容,而不是仅仅传授别人的观点。”宁教授说道。
关于指导的必要性,发言者表示,教师需要掌握研究中的“差距”和“模糊之处”,并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进行自己的研究。

武阳宁教授(学校前教师协会主席)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
从信息社会特征视角探讨教学方法创新
在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创新”时,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政策与管理学院科学培训委员会主席武曹潭副教授指出,当前形势对高校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智能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日益普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个科技领域涌现出大量新理论,物联网也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学校生活中。

副教授武曹丹博士(政策与管理学院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作了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报告。
根据阿尔文·托夫勒(在)教育革命,未来冲击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处于第三阶段。信息社会具有以下特征:去中心化、去积累化、去同步化、去标准化和多功能性。世界“将我们推向混乱的边缘”,“现代社会的发展并非线性规律……如果你不胜任……”预报并且不能立即给予最优决策那么你就可以被彻底淘汰了”(根据……)Gibson等人,《重新思考未来》,Tre出版社,胡志明市,2002年)。

许多青年讲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基于对整体背景的分析,发言者建议教学方法需要从三个主要方向进行创新:一是按照信息社会的编码体系进行构建;二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工业4.0的成果,包括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校园;三是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能力。
副教授武高潭也分享了“以科学为先导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这意味着要培养学生学习和理解不断变化的未来的技能和研究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能力;并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学院的角度来看,教学创新需要充分利用越南国家大学及其成员的自主权,制定有效的政策和解决方案。从教学群体的角度来看,武曹潭副教授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从工业4.0的角度出发,审视各自专业领域的变革,及时筛选和创新适合信息社会编码体系的内容;与学生合作,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教学;充分利用物联网的各种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博雅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和哲学与教学方法相契合”——这是人类学系副教授阮文征博士的观点——“我们正站在教育模式转型的十字路口。这对教学方法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以建设研究型大学和博雅教育理念为导向,学院的教学创新活动必须以此理念为基础。根据他自身的观察,阮文征副教授总结了三种当前的教学风格。第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方法可能与传统的学术教学方法相冲突。有些人并不需要掌握学术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种是知识传授和讲解式的教学风格。第三种模式是遵循“博雅”的趋势,它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信息,并鼓励学生参与科学辩论和观点探讨。

副教授阮文征博士(人类学系)作了题为“思考如何创新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方法”的报告。
副教授阮文征博士介绍了教学方法研究方法我多年来一直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来说,在课程开始时,学生选择一个主题,然后由老师指导他们完成实施步骤。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信息构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表达能力。研究过程中会提出许多源于现实生活的问题。学生会在课堂上定期汇报他们的研究课题。

副教授,陶清长博士(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互动并给予指导。通常,教师会在课前提前将研究计划和参考资料发送给学生。一年级学生每次课前需要阅读20-25页的资料。到了三、四年级,学生每次课前需要阅读多达50页的资料。小组自行构建研究课题,讨论课题的意义,选择调研地点,并进行实践……通过研究课题获得的成果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这体现了学生的成熟度以及运用研究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阮志清博士作了题为“数字大学背景下教育技术与综合教学方法的应用”的报告。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面临一些困难,因为每班学生人数仍然较多,而且教师缺乏有效的助教团队。“如果我们采用这种方法,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的系统性改革。”阮文征副教授强调说。例如,在学生评估方面,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国家,学生的研究成果将占总成绩的70%至80%,其余部分来自期末考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被认为是教学过程的重点。

杜文雄博士(信息与图书馆部门负责人)作了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创新中应用的报告。
“如果我们想培养学生在科学领域的创造力,增加师生互动,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我们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如果我们只单向传授知识,或者只希望他们掌握我们想要他们掌握的知识,我们就永远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副教授阮文征博士分享了他的观点。

卢氏清黎博士(文学院)
教学创新将是本学年最重要的活动。
在听取了与会者就教学创新活动提出的多方面意见后,学院副院长黄英俊副教授博士分享道:“我注意到,教师们普遍认为,在教育趋势、社会需求、人力资源市场、学习条件、学习者需求和心理等诸多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学院的内在需求。”本次会议将开启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创新战略,未来还将开展一系列定期且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副校长黄英俊
从培训管理的角度来看,副校长黄英俊强调了这一创新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其一是……因素人类所有创新都必须源于教师的核心作用。如今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身兼多职:他们引导、帮助、理解并关爱学生。正是教师们凭借自身的能力、热情和爱心,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质量上乘,并深深地激励学生。

邓氏南黄博士(文学院)
第二个因素是政策机制作为创新活动的基础。学校将尽快完善教学活动创新总体战略,其中将特别注重构建同步、统一、适宜的创新活动机制。第三个因素是投资成本用于创新活动。这将是本学年乃至未来几年的一项优先活动。

讲师 Nguyen Huong Ngoc(文学院)
校长范光明教授承诺:“学校将继续推进创新进程,并负责支持教职工的教学创新活动。正是学校历代教师在今天会议上通过多元化、多维度的发言所表达的观点和热情,使得任何人都无法对这种迫切需求漠不关心。”

邓黄银博士(心理学院)
校长表示,学院将为教师组织更多关于研究方法、教学和国际出版方面的培训课程;加大对学科网站建设的投入;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过程的效率和透明度;部署反剽窃软件……

邓黄江博士(越南研究与越南语学院)
“归根结底,创新活动必须源于每位教师的创新灵感。因为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程能够启发学生。今天,我不仅从像武阳宁教授、武高潭副教授这样的资深教师身上汲取了创新的灵感,也从年轻的教师身上汲取了灵感。”——范光明教授在会议结束时说道。
作者:Thanh Ha,Cong Minh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