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春华副教授的职业生涯始于1958年至1960年间在俄语大学担任翻译两年,这似乎预示着他与教育事业的缘分。因此,在义安省西孝农场工作两年后,他被调入教育领域,于1962年至1978年在河内青春外国语学校(现河内大学)担任俄语讲师。尽管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进修,并于1977年获得俄语专业的四年制大学学位。1978年,教育部将他调往河内国家大学,先后担任该校外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系主任和系主任。1995年起,他开始在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担任讲师。自此,他的研究和教学事业开始蓬勃发展。

副教授、博士、功勋教师阮春花
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将俄罗斯文化传播到越南的重要人物之一。这不仅因为他精通俄语,更因为他发自内心地热爱着地球另一端的兄弟民族。可以说,他的灵魂早已浸润在俄罗斯文化之中。这不仅使他热情地参与到众多与俄罗斯文化研究相关的课题中,还积极参与编纂了一部越俄词典(超过1400页),该词典荣获2008年越南出版协会“好书”银奖。此外,他还翻译了多部优秀的俄罗斯文学作品。读者定会通过他的作品,对他独特的翻译风格印象深刻。塔拉特·塞普特连科(译文),彩虹出版社,莫斯科,1988年;抒情诗 A. Blok(精选译作),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7年……阮春华翻译的独特之处在于,无论翻译诗歌还是故事,他都紧贴原作者的风格,不将原文的表达方式强加于自身。这对许多译者来说并非易事。我们知道,许多译者外语能力很强,但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却模糊了诗歌翻译的风格。例如,阅读他们的译作,我们会发现莱蒙托夫的风格与普希金的风格相似,勃洛克的风格与叶赛宁的风格相似……而阮春华译者则不然。他紧扣文本含义,并非逐字翻译,而是注重文化语境,力求传达艺术家想要表达的重要意象。因此,他的诗意译文往往精准而又不失灵动,自由奔放,又不失对原文的深刻理解。总的来说,他在翻译时从不将他人的诗歌变成自己的作品。或许正是由于他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学知识,他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正是他后来顺利完成语言学博士论文,并逐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语言学家的原因所在。

语言学教授:后排:副教授阮友达博士、教授陈智多博士、教授黎光添博士(人民教师)、教授丁文德博士(人民教师)、副教授阮春花博士(功勋教师)、已故教授阮高潭博士(功勋教师)、已故教授阮泰干博士(人民教师)。
阮春华副教授学术生涯的亮点在于他始终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因此,尽管他在国内学习的是外语,但他凭借丰富的词汇量、扎实的语法基础以及对语音的敏锐感知,能够非常灵活地运用俄语进行交流。他不仅多年来受邀担任文学委员会教授和副教授候选人俄语水平考官,还多次受邀为国家翻译重要文件:1981年12月至1982年5月,他受越共中央外事委员会委派,翻译在河内召开的越共五大文件;1982年3月至5月,他又受邀翻译在万象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三大文件。完成这次翻译之旅后,他于1982年至1983年在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参加了一年的高级俄语课程,并于1984年、1986年和1988年每年在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语言学系担任三个月的科研合作者。由于他对语言研究的热情,自1998年退休后,他继续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学系担任兼职讲师和客座讲师(1998-2003年)。
在学术领域,阮春华副教授是一位严谨细致、有时沉默寡言的人;但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位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人。正因如此,尽管他自1998年退休以来,仍然经常出席各种学术会议、硕士、博士论文答辩,甚至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担任指导老师、评审员或委员会成员。在河内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系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他成功指导了5篇语言学硕士论文、2篇俄语语言文学博士论文和1篇语言学博士论文。目前,他正在指导2名语言学博士生。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河内语言学会的各项活动,并于2008年至2014年担任该学会主席,长达6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展现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外交才能。凭借其个人声望以及对河内语言学会活动的指导,他获得了众多企业的支持,并为学会设立了数千万越南盾的运营基金。虽然金额不算巨大,但对于一个专业协会而言,这已是难得的成就。我至今仍记得,在2015年1月于语言学研究所举行的河内语言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2015-2019年度)上,来自胡志明市的陈玉添教授出席了大会,他当时激动地说:“的确,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通常参加这样的专业协会活动,我们都需要缴纳会费。而在这里,我们不仅无需捐款,反而还得到了更多。这充分说明河内语言学会确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协会……”

目前,由于年龄限制,他已不再担任协会主席,但大家仍然信任他,选举他为副主席和秘书长。尽管工作繁忙,协会事务繁多,阮春华副教授博士仍然抽出时间投身文学,积极参与河内作家协会的活动。我们偶尔还能在书籍和报纸上看到他发表的评论文章或译作,文笔依旧充满活力。阅读他的文章,我们丝毫感受不到岁月的痕迹,只感受到他饱含的活力、热情和奉献精神。仿佛上天眷顾,让他虽已年近八旬,却依然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始终与年轻一代保持密切联系,与他们亲近友爱。这或许就是他永葆青春的秘诀吧?至今,他仍然活跃在教育界,陪伴着年轻一代。由于他在专业和社会活动中的诸多贡献,他荣获多项荣誉:三级抗美勋章(1985年)、优秀教师奖(2008年)、以及因在庆祝升龙城建城1000周年活动中的杰出表现而获得的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嘉奖证书(2011年)。
|
副教授、博士、优秀教师阮春花
+ 工作单元: 河内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1978-1995)。 国际研究学院俄罗斯和欧洲区域研究系(1995-1998)。 + 管理职位: 前俄罗斯文学系主任。 河内语言学会主席(2008-2014)。
翻译书籍塔拉斯·塞普特连科彩虹出版社,莫斯科,1988年,374页。 亚历山大·勃洛克——20世纪初杰出的俄罗斯诗人(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和培训部级项目。 世界文明年鉴 (编委会成员;合著者)。河内文化信息出版社,1995年,2006年重印,2416页。 抒情诗 A. Blok(译本),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2007年,338页。 越南语-俄语教科书词典((合著者),教育出版社,2007 年,河内,1402 页。
+ 银奖好书2008年越南出版协会出版了这本书越南语-俄语教科书词典(合著者),教育出版社,2007 年。 |
作者:副教授,Nguyen Huu Dat 博士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