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草于1917年9月26日出生于北宁省慈山县双塔乡一个小公务员家庭。迄今为止,他是唯一一位在科学界享有盛誉并在西方享有国际声誉的越南哲学家。如果算上他留学法国的时间(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及他用法语撰写并在法国出版的著作,那么陈德草也是一位法国哲学家。他是同辈越南人中唯一一位真正走上哲学研究之路的人。
陈德草是河内阿尔伯特·萨罗法国中学的优秀学生,并在法国全国高中哲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中学毕业会考,进入河内法学院学习。1936年,他被派往法国,准备考入巴黎乌尔姆师范学院。该学院以其进步思想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而闻名于法国,也因为培养法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而闻名。1939年,陈德草以高分通过了该学院的入学考试。194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凭借其论文获得哲学硕士学位。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
哲学家陈德陶(1917-1993)/摄影:Bui Tuan
1954年北方恢复和平,他被任命为师范大学副校长、历史系主任,讲授历史学科。哲学史1956年至1957年在河内大学任教。他的哲学史讲座后来由阮黄嘉等学生编辑出版成书。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此后,陈德草不再在大学任教,而是花大量时间研究马克思、列宁经典著作,在社会科学出版社担任专家。这吨打。
哲学家陈德陶科学生涯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个方向是胡塞尔现象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比较,主要集中在他旅居法国(1941-1951)期间。陈德陶的第二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向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以及马克思主义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方面的作用。第三个方向包括一些可以归类为陈德陶辩证唯物主义(1966-1986)的研究著作。这也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陈德陶的问题体系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从物质、生物到人类的伟大演化过程中,意识和思想是如何出现的。也正是在这个领域,他留下了另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第四个方向与人的本质和形成有关,通过这一方向,他也勾勒出了人类历史的演化图谱,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科学共产主义社会”,经过中间生产方式的转变。
因此,陈德陶的思想涉及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文学、宗教学等诸多领域。另一方面,他所关注的课题也是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如唯物主义、辩证法、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以及与人和社会的命运和活动直接相关的人文议题。这是任何基础哲学研究都无法回避的内容。
陈德陶是在极其艰难的时期进入哲学领域的。他继承了胡塞尔和马克思的时代精神,既有危机四伏的氛围,也有他们用理性改造世界的梦想。迄今为止,陈德陶是唯一一位以自己名字命名哲学流派的越南人,至今仍被众多学者研究和探讨。不仅在法国,即使在哲学之乡德国,也有许多自称是陈德陶弟子的哲学家。显然,他是一位亚洲哲学家,其思想曾撼动欧洲理论思想的根基。
在皈依马克思主义之前,他曾在巴黎著名的乌尔姆街师范学院接受正规教育,因此有机会在法国精英知识分子环境中工作,并与20世纪下半叶哲学活动中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保持着密切联系,例如让-保罗·萨特、梅洛-庞蒂、亚历山大·科耶夫、路易·阿尔都塞、雅克·德里达……他们是现象学运动、存在主义的思想家领军人物。同时,他的发现和思想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高度评价,被誉为“对哲学、人类学和语言学领域的独特贡献”(丹尼尔·赫尔曼)。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陈德草是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辉干);“陈德草是越南和世界杰出的哲学家”(武乔教授);“越南只有一位哲学家——陈德草教授”(陈文饶教授)。他是一位与世界顶尖哲学家齐名的哲学家,值得越南人民敬仰和敬重。
陈德草被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做出了贡献。克隆胡塞尔学派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他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不断吸收新事物的思想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陈德陶也是一位“建设性”的哲学家。陈德陶是胡塞尔学派的哲学家,他首次成功地将胡塞尔的现象学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结合起来。
陈德草是一位著名的现象学家,他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清晰地阐明哲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从他接触马克思主义到1993年4月19日逝世,四十余年间,他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使哲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与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陈德草深信马克思主义并非教条主义的理论,而应成为引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火炬。他深刻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能够解释存在论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充分的依据来肯定陈德草的哲学,更可以肯定“陈德草的思想和风格”。-这是越南智慧对人类的伟大贡献。陈德草对学术界的持久贡献在于他纯粹的哲学思考。这首先体现在他高度的抽象能力,其次体现在他能够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结合新的科学发现,提出并解决哲学问题。
学者丹尼尔·赫尔曼曾写下这样一句谨慎却又充满深情的话,我们这些同胞也不禁感同身受:“我们真诚地希望,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现象学家陈德陶最终能在意义的通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因为他正是用来自祖国现实生活的素材,写出了学术性十足的哲学著作。
哲学家陈德陶留下了两大宝贵教训。第一是思考方法的教训。第二同样重要的教训,是越南知识分子人格的教训,也是做人的教训。
陈德陶教授
+ 管理职位: 师范大学副校长(1954年)。 河内理工大学历史系主任(1956-1957 年)。
现象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明心出版社,巴黎,1951 年。 寻找语言和意识的起源(法文),法国社会出版社,1973 年。 现象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人类的形成,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4年。 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000 年胡志明科学技术奖寻找语言和意识的起源。 |
作者:副教授博士阮英俊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