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国立大学,河内)决定为学生提供食物、食品和个人物品。除了志愿者,教师们也成为特殊的“运送者”。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的善意传播了人道主义信息:没有人会被抛弃!
范光明校长赠送礼物支持学生
让孩子们不落后
此次人道主义行动源于学校副校长黄英俊先生的一封公开信,当时全国已实行了10天的社交隔离措施(4月10日)。黄英俊先生在信中表示:“老师们了解到,一些留在河内的学生的生活起居开始出现困难。为了帮助他们安心防疫、高效学习,学校将为困难学生提供食品和生活用品。学校将把慰问品直接送到学生住所或附近的指定地点,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安全、快速地收到。学生只需填写在线报名表,提供住所信息,学校就会赶到现场。”
第一次食物发放于4月11日进行,除了青年会成员外,学校董事会老师、各部门、办公室、学校各单位领导也参加了发放。 600份食品包已送达学生手中,这对他们在这个困难时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作为特殊“送餐员”之一,学校青年联合会书记陈白孝先生分享道,参与给学生送餐让老师们感到温暖、安心,因为学生不再需要食物了。有的孩子收到礼物后,因为感动,眼睛都红了。
旅游学院二年级学生李阿妮(蒙族,山罗省)分享道:“我住在美池宿舍,在这里做停车场管理员,月薪120万至200万越南盾。河内出现首例病例时,我无法返回家乡,因为家乡没有手机信号和网络,无法在线学习。自从要求隔离以来,工作一直暂停,我主要吃泡面。4月11日,收到校长送来的礼物,我非常感动,立即主动表示要参与给其他学生送礼物的活动。我觉得自己不仅应该接受礼物,也有责任去支持其他处境相同的学生。”
要发送的消息
旅游学院的丁一黎老师参加了4月18日的赠送活动。老师们认为“给予的方式比给予的东西更有价值”,因此决定直接将礼物送给孩子们。乐老师说,仅此次,学院就有14人参加,为50名灾区学生送去了礼物。 “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只有亲密无间、相互理解、共情共情,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这项工作体现了这所拥有75年历史的学校的校名精神。”乐女士强调道。
与黎老师同一批“发货人”的国际关系学院吴俊胜老师表示,参加这批发货的老师们都做了精心准备,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发放前,老师会提前发邮件或者短信告知学生。老师们不仅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给学生们送去了学校和爱心人士的爱心。 “那些第一次收到援助或由家人援助的人都发了邮件或短信表示不再接受援助。这表明,即使他们面临困境,也懂得放弃接受他人援助的机会。这有助于传播这项活动的人道精神。”唐先生补充道。
该校校长兼“托运人”范光明先生表示,他视学生为家人。看到他们每顿饭都吃得很艰难,学校决定采取行动。学校希望通过食物、生活用品、个人物品等方面的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们减轻困难,同时也给他们送去鼓励,共同努力,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谈及礼物的来源,学校领导表示,呼吁教职工、教师积极参与支援。人们捐钱,人们提供实物援助,每个人都想为帮助孩子们做出贡献。一些讲师还呼吁校友、个人和外部组织与学校携手合作。本着这种精神,许多赞助商都参与其中,以便该计划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下去。
据河内新政
作者:杨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