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在考完文学科目后,都表示:C组的文学考试比较难,但是很有趣。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考试,都一定能够很容易地对优秀考生进行分类和选拔。这三个问题都要求考生具备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参加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试的考生范氏恒(来自太平省)表示:C组的文学考试虽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但难度较大。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如果考生没有仔细阅读题目,那么提问的方式就可能误导很多考生。要做好这三个题目,不仅要记住答案,还要了解作品、了解作者,懂得比较分析。 “我完成了 70%,但我不确定!”当 C 组文学考试同时包含 11 年级和 12 年级课程的作品时,许多考生感到惊讶。社会辩论题中提到的问题是被认为是当前年轻人感兴趣的问题:“责任感和不负责任”。如果对社会和紧迫的社会问题不了解,这个问题就不容易回答——文学专业阮氏杏评论道。虽然考试题目以课程内容为主,但很多考生遗憾地跳过了知识复述题(第一题)。考生丁氏碧华(宁平人,在潘廷约中学参加考试)表示遗憾:“我当时主观臆断,只看阮俊、春耀,而忽略了作家胡志明,所以这道题丢了分。”

在可选部分,两个句子(IIIa 和 IIIb)中,问题要求表达对两首诗(Tràng giang 和 Day thon Vi Da)新诗运动中的两部著名作品(句子 IIIa)的感受,以及在两篇文章“Da 河的摆渡人”(Nguyen Tuan)和“谁命名了这条河”(Hoang Phu Ngoc Tuong)(句子 IIIb)中表达对两条河的抒情特征。考生要想取得高分,就需要懂得比较两首诗歌和散文在内容、艺术风格、艺术形象等方面的共同点。文学考试时长为180分钟,但很多考生在2/3的时间内就离开了考场。考生吴越协(河内)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参加了考试,他伤心地说道:“我已经尽力了,但只考到了这一步,所以我用完了资金,不得不通过考试。考试进行得并不顺利。”许多其他早期候选人在被问到时只是默默地走开。可以说,对于C类考生来说,以上分析的文学考试在筛选和选拔人才方面是合理的。它可以看作是一个鼓励创造性教学的文学主题。但正因为如此,很少有考生能够获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