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会开展关心干部公务员生活工作
行政
2012-03-23T01:57:50-04:00
2012-03-23T01:57:50-04:00
https://ussh.vnu.edu.vn/vi/news/tin-hoat-dong/cong-doan-truong-voi-cong-tac-cham-lo-doi-song-cho-can-bo-vien-chuc-6522.html
/主题/ussh_v2/images/no_image.gif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VNU
https://ussh.vnu.edu.vn/uploads/ussh/logo.png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工会自1995年起从河内理工大学工会中分离出来,成为直属于河内国家大学工会的工会。经过17年的运作和6次代表大会,大学工会组织日益完善,工作日益有效,工会会员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人文社科大学工会拥有460名工会会员,分布在19个系工会,其中教授05人,副教授70人,博士及理学博士140人。学校工会在工作中始终受到越南教育工会和河内国家大学工会的关注和指导,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董事会和其他政治、社会组织的密切配合下,为工会有效、务实开展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为顺利完成学校政治任务作出贡献。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工会自1995年起从河内理工大学工会中分离出来,成为直属于河内国家大学工会的工会。经过17年的运作和6次代表大会,大学工会组织日益完善,工作日益有效,工会会员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人文社科大学工会拥有460名工会会员,分布在19个系工会,其中教授05人,副教授70人,博士及理学博士140人。学校工会在工作中始终受到越南教育工会和河内国家大学工会的关注和指导,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董事会和其他政治、社会组织的密切配合下,为工会有效、务实开展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为顺利完成学校政治任务作出贡献。在学校教职工收入特别是广大教育系统收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年轻教职工、低收入服务对象收入困难的背景下,学校工会执委会把关注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教职工的工作安全感、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作为重要任务。在人文社科大学,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近年来,大学工会执委会与董事会协调,平衡资金来源,增加办公场所和设备,确保科研、教学和师生学习的质量不断提高。得益于此,官员和公务员的工作和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技能培养得到明显改善。工会在改善劳动条件的同时,始终关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密切配合学校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工资、奖金、病假工资、保险制度、教学津贴等制度和政策的正确、充分、及时和公平地执行。额外收入的实施越来越贴近每个人根据各自岗位做出的贡献,并且更加合理。此外,工会还关心和支持干部、公务员在机制、时间、经费等方面接受培训和提高政治、业务、技术素质。工会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关爱工会会员物质生活的活动,如:组织节日互赠礼物、慰问员工,当干部、员工或亲属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等。除配合同级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地解决全体工会会员的政策、制度外,还注重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工会以多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工会会员对一所具有悠久传统的学校、对教师职业、对英雄国家的自豪感。开展了多项竞赛运动,如对抗教育领域的成就病; “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大学教育管理创新 2010-2012;女干部“学业好——家务好”;开展基层文化生活创建活动,建立文化教师之家。或者组织“回归源头”活动,如前往广治城9号路长山陵园瞻仰英雄烈士遗容等;探访抗美救国时期干部、学生撤离的地方。工会活动尤其重视妇女工作。工会配合学校全面及时落实女教职工政策;注意改善物质生活,为妇女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创造一切条件。组织、动员干部、公务员进行年度健康体检;一年中重大节日举办烹饪比赛、足球交流会、艺术节……等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和协助部门工会在暑假、节假日组织员工参观考察,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同时为员工和公务员补充实践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表明,为有效履行保障干部、公务员权益的职能,工会和工会干部需重视并做好以下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执委会在代表大会期间提出的工作计划。 ——把关心照顾工会会员生活作为工会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让每一位工会会员把工会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工会干部必须真正成为同志、同事、亲密的朋友,了解同志们的处境和感受。 ——要与学校密切协商、协调,做好工作分配,做到人尽其才,为工会委员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既能完成好学校的业务任务,又有条件照顾家庭,安心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建议学校及时解决诸如:病假、产假等政策问题,确保劳动公平,鼓励工会成员积极工作。 - 协调工会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开展工会活动和学校整体活动。近年来,人文社科大学工会执委会通过扎实做好关心关爱干部公务员生活、维护干部公务员合法权益工作,为稳定思想、增强干部公务员安心工作、不断增强学校凝聚力、全心全意为学校和国家教育培训事业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