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讲师上学天数的总结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上午11:31
2012年,新加坡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与新加坡国际基金会(SIF)合作举办了“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课程,共包含四期课程,共有39位该校青年讲师参加。2012年3月15日,该校组织了一次与会讲师会议,总结并分享了第一期课程的成果,并为2012年5月下旬、8月和12月的后续课程做准备。该校副校长阮文金副教授博士出席了会议,并听取了讲师们关于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分享。

讲师的求学时光

历史系讲师张碧行(Truong Bich Hanh)在参加课程前分享了她的教学方法:“一个悖论是,讲师每天都要做报告,或者参加大大小小的研讨会,却从未接受过演讲技巧方面的培训。问题在于,我完全是凭直觉行事,并不了解这些技巧的名称或方法,无法系统有效地运用它们。” 参加课程后,年轻的讲师们与专家们学习和分享了知识与技能,他们表示所获得的成果非常有用,可以创造性地应用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中。国际关系系讲师阮氏翠庄(Nguyen Thi Thuy Trang)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吉见和乔恩·布雷特的TetraMap图。这个模型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突出特点、兴趣和风格。由此,我更加意识到如何为风格、兴趣和习惯各异的学生准备和传授知识……” 文学系讲师迪乌·蒂兰芳(Dieu Thi Lan Phuong)分享道:“我是谁?——我是谁?”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新知识。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可以属于四种人格类型(土、风、水、火)之一,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容易接受和适应差异。这让我们能更好地与数百名学生相处……尽管这门课程的知识对讲师们来说并非完全陌生,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取得的成果感到惊讶:“我参加过很多关于演讲方法、教学方法的课程……因此,在参加这门课之前,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以为会听到一些我已经知道的内容,但我非常惊讶。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更有效……我深受老师们的教学风格的影响,现在去上课时,我感觉精力充沛。我的这种能量也传递给了学生。”——杜洪阳讲师(语言学系)。

结果

越南语研究与越南语学院讲师范翠芝表示:我或多或少地运用过一些方法,但并不经常使用,而且我通常只将其视为教学经验。然而,在上一门课程之后,我认真思考并将其提升为一种真正的教学方法,以后会定期运用……
迄今为止,我主要专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常常忽略了提高他们专注力和知识吸收能力的重要性。而正是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他们在长时间课堂上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的技巧……
— 阮氏翠庄 – 国际研究学院
“迄今为止,我主要专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却常常忽略了提升他们的专注力和知识吸收能力。而正是这些启发性和激励性的技巧,才能帮助学生对课堂更有热情,提高他们在长时间课堂上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阮氏翠庄讲师(国际关系学院)。陈夏秋讲师(心理学院)分享道:“这门课程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只是课堂上的‘讲师’,而应该成为‘引导者’。我应该不断改变,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这就是这门课程带给我的深刻精神意义……”

建议

年轻的讲师们不仅满足于这些成果,他们还希望课程结束后,能够更有效地继续分享知识、技能和经验。“我希望参与本次课程的讲师们能够建立起一个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维护,并与学院的其他同事分享。”——潘鸿江讲师(管理科学学院)。阮氏英秋讲师(心理学院)则表达了她对这一理念的担忧:我们是否应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并与讲师们共同做出改变?因为在课堂上,需要一些核心成员(就像一个核心小组)来激发活力。然后,这个核心小组会将这种活力传递给其他学生。学生始终是培训过程的中心,因此,正如杜翠兰科讲师(历史学院)所说,正因为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才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传播和知识获取能力。其中,讲师负责“设计”、“监督、执行”教学方向和解答问题(这比单纯传授知识要困难得多)。历史系讲师丁氏翠贤提出了一项非常实用且具体的建议:我们应该引入知识和技能。该项目将使学院所有讲师能够适应管理和监督机制……从而同步、全面地创新学院的教学方法,以实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使命。其他一些讲师也提到,在当前条件下应用创新方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例如:桌椅的固定摆放使得课堂组织难以进行;教室安装的是白色玻璃,导致使用媒体和幻灯片时屏幕的显示效果不佳;阶梯教室的扬声器无法连接到电脑……在总结发言中,副教授阮文金博士强调:下学期,学院将创造条件,使讲师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创新方法。讲师们需要将课程中所学知识有效且恰当地应用于越南的实际情况。副主席表示,他希望该校的青年讲师们能够尽快达到国际水准,并自信地参与国际大学的教学工作。该校青年讲师课程设计与教学培训项目已经结束,部分讲师,如阮秋江、黄秋霞(新闻与传播学院)、华玉潭、杜鸿阳(语言学院)等,已经并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中。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青年讲师运用这些创新方法。

作者:阮杭

 标签:消息社会文化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