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韩国、澳门、台湾、菲律宾、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学者参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会议邀请到了旅游学术界的顶尖专家,例如: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的萨宾·马歇尔教授、英国伦敦大学的迈克尔·希区柯克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诺埃尔·B·萨拉查教授以及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艾伦·卢教授。越南方面,来自越南旅游管理机构、旅游发展研究机构和旅游培训学校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副教授陈氏明花博士(副校长)向国内外来宾致欢迎辞。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四位顶尖学者进行主题演讲。
萨宾·马歇尔教授的论文《这是旅游吗?社会可持续性与流动旅游和移民之间模糊的界限》阐明了流动性、旅游和移民之间的区别,并特别关注难民或被迫移民的案例。认识到对这些非法旅游形式的研究将为旨在增强社会可持续性的政策制定者开辟新的视角。文章还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这一问题,在这些国家,自由旅行不像在发达国家那样容易。个人受到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因此这些问题不能用传统概念来解释,而必须关注现实中以及特定地方背景下的流动性趋势。

诺埃尔·B·萨拉扎尔教授发表了题为“移民与流动旅游:是时候将可持续性纳入讨论”的演讲。他提出了移民与旅游之间的关系问题,旅游业通常关注游客的流动,而移民则关注移徙工人的流动。在全球化和社会不平等的背景下,关注移徙工人的流动与旅游业的关系……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艾伦·卢教授就“移民与社会可持续性:旅游业与长期吸引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文章阐明了分散的移民群体对旅游业发展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可持续性的益处和影响。由于与故土的历史和血缘联系,移民始终渴望返回故土,并通过汇款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自身形象……这些活动有助于积累社会资本,增强社会可持续性,并将旅游业与海外社区联系起来。

迈克尔·希区柯克教授发表了题为《香港与澳门: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城记》的演讲。文章指出,两座城市旅游业的共同特点是:都曾是殖民地,于上世纪90年代回归中国;都拥有庞大的游客群体;且都具有多元的民族结构。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澳门当地居民通常更热情地欢迎游客。相反,香港对游客的态度却饱受诟病,以至于人们不得不质疑香港旅游业的社会可持续性。这一对比为研究人员在思考不同地区旅游活动的社会可持续性问题时提供了借鉴。

研讨会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会议还发布了萨宾·马歇尔教授(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的著作《旅游与家园记忆:移民、流离失所者、流亡者和离散社区》(2017 年);以及诺埃尔·萨拉扎尔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著作《意义重大的流动性:关于旅行意义的人类学思考》(2018 年)。

作者:Thanh Ha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