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语言学:55年的科学研究

星期三 - 2011年11月2日 11:13
Ngành Ngôn ngữ học: 55 năm nghiên cứu khoa học
语言学:55年的科学研究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学系已走过半个多世纪(55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该系从1956年至1996年隶属于河内国家大学语言学院(现为1996年至2011年)发展成为如今的河内国家大学语言学系(现为1996年至2011年)。在55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除了为国家培养人才外,原语言学系和现语言学系的教师们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令人骄傲的科研成果。为了记录发展历程,本文将对河内国家大学语言学系55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进行总结。本文的研究范围涵盖曾在文学院语言学系工作过、曾任教于及现任职于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学系的教师的研究成果(包括因建设发展需要而调往其他机构的教师的研究成果,包括科研报告、期刊论文、已出版著作)。除结论外,本文还概述了该系及学院在以下7个主要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
  1. 越南语语音、词汇研究。
  2. 越南语语法、语义、语用学研究。
  3. 越南语体学和方言研究。
  4. 越南史研究。
  5. 越南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6. 比较语言学和区域语言学研究。
  7. 语言理论研究。
  8. 应用语言学和越南语言学研究。

1. 越南语语音与词汇研究

1.1. 关于越南语语音谈到原语言学系和现语言学系越南语言学家对越南语音的研究成果,可以提及曹宣浩(讨论越南语中一些短元音韵的音系解释,1962年,越南语中的音素问题 - “越南语的音素问题,1975年;音系学和线性度 – Phonologie et linérité,1985),作者:Nguyen Ham Duong(越南语中的音节——一个基本的信号单位,1964年;音节音素和非音节音素,1987), 阮潘景 (关于现代越南语尾音音系理论的几点看法,1964: 语言的音节性质:越南音系学非孤立论述简介,1978),Doan Thien Thuat(对越南语重音判定多音节词的贡献,1964,越南语音学,1977), Dinh Le Thu (论越南语音节首的喉塞音,1982年,越南语声母浊清对立的语音实现,1986年),Do Tien Thang(越南语调入门,2009)等等。在这些作品中,越南语语音作者:Doan Thien Thuat (1977) 和音系学和线性曹宣豪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1985)是两部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越南语语音段天授教授首次对越南语音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遵循东方研究方向,利用实验结果,同时考虑和提出最佳音系学解决方案来描述”越南语音系统,并根据其在越南音节四个组成部分的结构中的位置建立音位系统。越南语言学简史, Nguyen Thien Giap 2005: 152). 论证严密,表述清晰,继承欧洲音系学理论,结合东方理论和越南实践,至今越南语语音段天授编著的《越南语语音学》至今仍是越南语学院和文学院等多所高校培养项目中最权威的越南语语音学教材。曹选浩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认为越南语音节是一个整体,既没有声音材料,也没有功能基础,无法将其划分为四个音节要素,提出了“越南语非音节音系学”的概念。曹选浩认为,越南语音节虽然在音节构成上有所不同,但在功能上与欧洲语言的音素具有相似的功能。换言之,越南语音素是非音节音素或“大音素”,不同于欧洲语言的音素是音节音素或“小音素”。曹选浩的“超音节音系学”概念最早提出于越南语中的音素问题(越南语的音素问题,1975)然后在音系学和线性(1985年出版的《音系与线形》(Phonologie et Linéatité)一书在国内外语音研究界引起了很大共鸣。除了越南语语音问题之外,越南语书写和拼写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阮金丹写道在提高国语水平的问题上,1960年,越南语常用拼写词典,1974年,拼写笔记本,1979. 潘玉介绍如何利用词汇纠正拼写错误,1981年,纠正学生的拼写错误,1982。Doan Thien Thuat 讨论越南语音节中音的文体形式及小学一年级教学、1989年等1.2. 关于越南语词汇

除了语音学之外,越南语词汇也是语言学系/学院越南语学家开创并留下印记的领域,其中阮文思(Nguyen Van Tu)和阮天甲(Nguyen Thien Giap)都曾为此领域做出过开创性的工作。阮文思在其第一部和后续关于越南语词汇的著作中,例如从研究在《概念语言学》(1961 年)中,现代越南语词汇(1968年),越南语单词和词汇(1976)中,对越南语词汇的词语、词语识别、词义结构、语义关系、来源和使用范围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为越南语词汇在全国特别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其次,阮天甲继承了阮文思等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著作对越南语词汇进行了深入、科学、系统的研究。越南语词汇(1975年)和越南语词汇(1985)受到词汇学研究者的高度评价,此外,大部分著作中也提到了词汇学内容。语言学导论由语言学系/学院的教职员工和讲师编撰(见第7节)。除了研究越南语词汇系统外,研究人员还深入研究了词汇系统中的小语义词汇组,例如同音词组(阮天甲:关于越南语同音词现象的一些思考1971),同义(Nguyen Van Tu:越南语同义词词典,1980年,越南语同义词,1982),成语(Nguyen Thien Giap:越南语成语概念探析,1975),汉越词汇(Nguyen Thien Giap - Vu Duc Nghieu:小学中越笔记本,1999)等

2. 越南语语法、语义和语用语义研究

2.1. 关于越南语语法越南语言学的另一个方面是越南语法,包括词汇和句法层面,这对语言学系/学院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大影响。2.1.1. 法律层面可以看出,越南语的构词单位和构词方式问题通过阮金丹(Nguyen Kim Than)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深入而多样的表达(越南语法研究-第1卷,1963年)、阮太璨(越南语语法:单词 - 复合词 - 组词,1975),曹宣浩(论语言的语言学地位,1985年,名词功能和词语位置,1985),阮天甲(越南语中的单词和单词识别,1996),其中阮太乾的研究,尤其是越南语语法:单词 - 复合词 - 短语 (1975)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苏联东方学家关于形状(形态音节),Nguyen Tai Can 已经建立了语言越南语中,语法单位的功能类似于欧洲语言中的词素,可以系统地描述越南语的构词模式。“正是运用和阐明‘语言’的语法价值的提议,带来了关键性的变革,为越南语言学家们在描述越南语时的认知带来深刻的革新,使得对当代越南语结构的描述更加现实、更加真实。。该著作所描述的越南语名词短语结构(采用按分布位置描述的方法)对词类分类做出了许多改进和变化,这是语法研究和描述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武德义,2011)。由此形成了基于单位研究越南语词汇结构的理念。语言,俗称综合大学的概念,后来在曹宣豪和阮天甲的研究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语言不仅具有像词素一样的位置,甚至具有“相当于”在欧洲语言中”(曹宣浩)。词汇层面的另一个问题也引起了我系越南语学家的注意,那就是越南语词类问题,词类分类表留下了阮金汤和阮台参的痕迹。阮金汤(1963)根据一般意义和句法关系这两个标准对越南语词类进行分类,而阮台参(1975)则仅依据纯语法标准:能否组织短句(主要标准)和能否组织小句(附加标准)对越南语词类进行分类,从而将越南语词类和小类的界限划分得相当清楚。阮台参和阮金汤的词类概念被丁文德后来的研究工作吸收和发展。越南语语法 - 词类(1986)和越南语词汇讲座-从功能角度来看,(2010)。丁文德的这两部著作系统深入地探讨了越南语词类问题,不仅对越南语词类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还从词类的性质、态度和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通过它们在短句结构中的作用来表达。阮洪昆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词类区分的问题论越南语词类的区分(2003),其分类完全基于词语的功能。语言学系/学院的研究人员不仅对定义和描述越南语词类系统感兴趣,还对描述词类、子类或短语的语法特征和功能感兴趣,并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工作,引起了 Nguyen Tai Can(现代越南语中的名词类,1975),阮金丹(越南语动词,1977),阮莱(越南语中表示运动方向的词组,1990),或 Nguyen Van Chinh 的关于特定功能词的文章,例如(2000),使满意(2001),合身新的 (2002),保持(204),不是(2005)等。特别是曹宣浩等关于越南语单位名词和块名词分类的著作(越南语中的两种名词,1980年;越南语中单位/质量的区别以及词类的概念,1988),关于句子的结构(论英语名词短语的结构越南,1998;段落和段落结构,1998)为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2.1.2. 句法层面语言学系/学院的语言学家也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越南语法的研究著作:学习 越南语语法,T2(1964)阮金丹深受俄罗斯“祖先”理论的影响,越南语语法(1975 年,俄语)作者:Nguyen Tai Can 及其合著者(IX Bystrov 和 NV Stankievich),越南语语法 – 句子(1980)黄仲平的《汉语语法》将传统语法与结构语法融为一体,研究 核心层级视角下的越南语语法研究Luu Van Lang (1970) 的《主谓结构》表现出一种分离主义倾向,越南语句子成分(1998)Nguyen Minh Thuyet 和 Nguyen Van Hiep 倾向于 SE Jakhontov 的句子组成理论,越南语——功能语法草稿(1991)曹宣浩遵循功能语法的指导,越南语法(2009)阮文协根据语义语法的方法对越南语法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阮文协(2009)就世界句法理论对越南语法研究的影响所作的评论是:“可以说,世界上大多数重要的句法理论都在某些方面对越南语法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句话也完全适用于语言学系/学院的越南语法研究,这表明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语言学系/学院的语言学家也与世界主要语言学流派保持着联系。尽管上述研究成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科学价值,但每一项成果都在越南语法研究的潮流中留下了学术印记。可以说,尽管存在争议,越南语——功能语法草稿其中,曹宣豪的著作影响最为广泛。该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反欧洲中心主义的精神,按照功能语法的方向研究越南语的句法结构,用主题谓词结构来描述越南语句子的句法结构,而不是传统的仅适用于欧洲语言句法的主谓结构。另一方面,该著作越南语法阮文协(Nguyen Van Hiep)最近出版的著作(2009)从语义语法的角度描述了越南语的语法结构,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在识别、分类和描述越南语句子成分的方法方面,尽管作者仍然倾向于使用主谓结构,并做了一些修改。可以说,语言学系/学院的越南语法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知道如何将其应用于越南语实践。在句子层面之上,值得一提的是陈玉森(Tran Ngoc Them)对段落、文本和文本连接的研究,其中越南语文本链接系统Tran Ngoc Them 于 1985 年撰写的《越南语篇语法》被认为是第一部系统的研究越南语篇语法的著作,为后来的文本和话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之一就是越南语语音联想系统阮氏越清(1999年)。语言学系/学院的语法学家除了对越南语句法进行系统研究外,还深入研究了越南语的具体结构或句型,为厘清越南语的句法图景做出了贡献:结构“名词+is+名称”“(Nguyen Duc Dan、Tran Ngoc Them),没有主语和补语的句子(阮明水,1981年)主语位于谓语之后的一种句子类型。(阮明水,1983年)越南语句子宣告的结构(阮洪昆,2001)根据主题-表达结构分析简单的越南语句子(Dao Thanh Lan,2002)越南语被动语态问题(Nguyen Hong Con,2004)越南语语法 – 简单的双成分句(Nguyen Cao Dam,2008)等。2.2. 越南语语义学和语用学在越南语的语义语用层面,词义和句义两个层面也都有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关于越南语词语意义的研究,可以在阮文思、阮天甲等的大部分词汇学教材(见1.1节)以及《语言学导论》教材的词汇学部分(见下文第7节)中找到,这些教材从语义成分(比喻意义、概念意义、语用意义、结构意义)、意义数量(单义、多义)、语义关系(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语义迁移(隐喻、转喻)等多个方面对越南语词语的意义进行了分类和描述……最近,黎光添通过发表多篇文章,对语言符号的意义,特别是越南语词语的词汇意义,发表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语言信号解读的进展(2005),词汇功能语义层次和类型(2006),在专著中系统地介绍语义(2007)。关于词语的语法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越南语方位词的语义阮莱(2001),越南语虚词的语义和逻辑,阮德丹(否定与反驳,1983年,空词语义1984年,拍品语义 - 语法1987年,连词的逻辑,1994年,逻辑和越南语, 1996 等), 虚词的语义学-语用学和越南语 Le Dong (越南语虚词的语义与语用, 1991, 1992) 等。越南句子的语义语用方面是语言学系/学院众多研究人员关注的一个方面。如果说在受传统语法影响的越南语法著作中(Nguyen Kim Than 1964、Nguyen Tai Can 1975、Hoang Trong Phien 1980),句子意义的问题往往被消解在根据信息结构对句子进行分类和描述中,那么在受后期功能和语义趋势影响的著作中,句子意义的分析和描述则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进行。忽略语义语用的对立,可以看出越南语:功能语法概述(1991) 曹宣豪 (1991) 区分了多达 5 种不同类型的句子意义:表达意义(通过谓语框架表达)、逻辑语言意义(通过话题论元结构表达)、情态意义(通过情态手段表达)、言外行为(通过标记言外目标的方式表达)和交际焦点(通过句子的交际结构表达)。越南语法(2009) 阮文协将句子的意义/信息分为六种类型,但将其简化为两个层次:语义层次有情景意义(即表达意义)、情态意义(不包括惯用情态)、题旨意义(相当于曹宣豪的逻辑语言意义);语用层次有切分现实(陈述-报告)、强调-通知焦点和惯用力度(言语行为)的信息。曹宣豪和阮文协的这些著作确实标志着越南句子语义语用层次研究迈出了新的一步。其他语义语用问题,如言语行为、隐性和显性言语、预设、会话分析、论证等,在阮德坛(逻辑和越南语,1996年;语用学 T1,1998), 阮天甲(越南语学习工具, 2000). 尤其是董乐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论文结构的语义-语用学(1993),强调现象的语义学-语用学 (1995) 以及合法性问题(1996 年);作者:Nguyen Van Hiep情态动词和情态助词(2005年,2007年),常规语言(2006)和越南语句子的主题意义(2006);作者:Nguyen Hong Con信息结构(2001)、信息焦点(2004)和句法变化 句子的方法(2009 年、2010 年),作者 Dao Thanh Lan,关于语言方面越南祈使句的语义(2005 年、2007 年、2010 年)。

3. 越南语文体学与辩证法研究

3.1. 关于越南人的学习风格文体学被认为是越南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与越南语的功能变体密切相关,并且与文学密切相关。从语言学院成立之初,文体学就被引入语言学系的教学和研究中,首先是文体学课程潘玉,然后修辞学课程阮潘景(1959年)现代越南学习风格黄仲平(1973年)著。在继承和发展这些早期成果的基础上,阮友达出版了以下教材。现代越南学习风格(1999),越南文体和功能风格(2000),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内外广泛使用。本系/学院的越南语文体学研究不仅停留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面,还对越南语不同功能文体变异,特别是艺术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出了宝贵贡献:论阮攸《翘传》的语言风格潘玉(1985)诗意的语言阮潘景(1988年)语言与文学创作作者:Nguyen Lai (1991)现代语言学视角下的越南诗歌作者:Mai Ngoc Chu (1991)诗意的语言(1993)和越南诗歌语言(1996)阮友达等人也关注新闻语言和媒体。丁文德(政治和社会新闻话语在英文和越南文报纸中的重要性,1999年;20世纪初越南新闻语言:越南革命新闻语言观察(1925年至1945年期间),2000年),Nguyen Thien Giap(《人民报》和其他多家报纸关于新闻语言的文章).- 潘玉的研究著作也从不同角度提及了阮攸、胡志明等伟大文化人物的语言风格(了解阮攸在《翘传》中的风格,1985)阮潘景(学习胡志明主席语言的第一步,1965年;阮杜《侨传》中的押韵,1969年等);阮莱(胡志明语言的思想深度和革命远见,1989年;胡志明与越南语的发展,1998;越南语与伟大的文化人物胡志明,2003)、阮天甲(胡志明主席习语教学,1988年) 阮友达 (阮攸在《乔传》中巧妙运用“春”字2002年,胡志明诗歌的隐喻特点2005)等3.2 关于越南方言除了功能性文体变异之外,地理方言和社会方言作为越南语的地理和社会变异,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越南地理方言研究的创始人和最有贡献者是黄氏珠,他撰写了以下越南方言研究著作:全国各地越南人(1989),方言学Viet (2005)。在这些作品中,尤其是在越南方言学,作者提出了科学划分越南方言的标准,描述了方言的特点,并根据越南语的地域性,找出了方言的变化规律。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唯一一部关于越南方言的研究著作,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大学教材。除了地理方言外,越南语的地理方言和社会方言问题在阮金山(河内人民的讲话,1982年;关于湄公河三角洲口音,1984) 以及最近的 Trinh Cam Lan 的作品迁往首都的社区的语言转型(以河内义静社区为例,2007 年,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社会地理方言问题。

4. 越南语史研究

继承国内外研究成果,近几十年来,本系越南语学者将越南语史作为研究重点之一,主要关注两个问题:1)确定越南语的起源和发展阶段;2)研究越南语的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具体阶段越南语的某些方面和状态。第一个问题主要在范德阳(Pham Duc Duong)等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及(论越芒语族的渊源关系1979;来源越南血统:从前越芒到普通越芒,1983), 阮太璨 (试图划分越南12世纪的历史,1998年)、陈智多(关于越南语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2004;越南历史教科书(草案), 2005). 其中,英语史教科书陈智多(Tran Tri Doi)2005年出版的《越南语(草稿)》是第一部以大学教科书形式系统阐述越南语起源问题,并将其与同族语言和方言联系起来的著作,概述并简要分析了越南语在历史上的发展阶段。第二部作品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其系列著作涵盖了越南语历史的许多具体问题,包括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以及语言文化史和语言接触史等。其中,关于越南语音史,最突出的是以下著作:汉越读音的起源与形成过程 (1979) 越南语历史语音学教材(1995)阮太坎。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方式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中越是目前越南语音史研究最完整、最系统的著作,其中“对越南语语音的起源关系、越南语与相关语言、越南语与汉语的接触关系、汉语对越南语及越南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等问题,都以一致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在总体背景下进行了合理的评价,使问题得到了全面的认识和呈现”(武德义,2011)。越南语音史教材(草稿),1995年阮太勤对越南语音体系起源和发展进行阶段性考察的著作也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评价。最近,陈智多发表了关于越南语音史和越芒语研究的成果,重点研究了声调体系的形成过程以及清音和鼻音化规律,其著作如下:越芒语族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1)为越南语及同族其他语言的起源和语音史研究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关于越南语词汇史,武德义和黎光添两位学者的研究值得关注,他们在此课题上坚持不懈、深入细致。武德义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历史上越南语词汇发展趋势的文章。(越南语中一组词的相似度和分离度,1999年;越南语发展中单音节化和多音节化趋势的一些后果,2004;通过一些词典的文献了解20世纪下半叶越南语词汇的发展,2009) 和文本中的古越南语词汇 (通过17世纪国语的三个文本了解越南语词汇和语法的一些差异, 2010; 对三部 17 世纪越南文献中的古词进行调查,2010;对一些 Nom 文本中的古越南语词汇进行初步调查,2011;越南古代文学词汇的形成与发展特点,2011)。项目越南语词汇简史作者的著作基于同名科学主题(2009年被接受),系统地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向考察了越南语词汇史,该著作将于近期出版,无疑将对越南语词汇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黎光添(Le Quang Thiem)对近代越南语词汇史的研究很感兴趣,并撰写了许多关于该主题的文章(《Dong Kinh Nghia Thuc》文本的一些语言问题2001年,20世纪前30年(1900-1930年)越南社会政治词汇的变迁,2001),并于2003年出版了专著越南语词汇史-1858年至1845年期间,重建动荡历史时期越南语词汇的丰富图景。 - 关于越南语的历史语法,语言学系/学院的研究人员主要关注功能词领域以及 15 世纪以来 Nom 和民族语言文本的一些语法现象:Vu Duc Nghieu 对 Nom 文本中功能词的含义和功能感兴趣(“不,也许,不”等词组的含义和功能从 15 世纪至今的发展,1986年;《国家诗集》和《弘德国家诗集》中的15世纪越南空词,2006;射雕英雄传有声版空话,2010) 也关注这个问题越南语历史发展中的单音节词、单音节化和多音节词、多音节化(2004), 越南语孤立双音节词汇单位在某些东南亚语言的语境中(1999年)。丁文德关注17至19世纪越南语的虚词和语法现象(从17世纪天主教会的一些文献看越南语动词助词的语法特征,1981年;对17世纪越南语词类语法特征的一些评论,1983年;越南语句法结构在18世纪一些民族语言文本中的总体表现,2002;越南文学语言一百年,2004; 通过对文本的观察评论17至19世纪越南某些语法现象的变化方向(Nom和Quoc Ngu)(2011),以及20世纪越南语法的变化,其研究成果通过4个科学专题(1997年至2005年)和教科书展示。越南历史讲座(20 世纪),2005 年出版。 - 文字和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也受到特别重视,其中 Nguyen Tai Can 撰写的有关 Nom 文字和 Nom 文献的有价值的研究著作(关于Nom脚本的一些问题,1985年;Kieu 故事文件:Duy Minh Thi 版本 1872,2002;侨故事文献:从维明氏版本到侨樱茂版本(2004),关于17-18世纪的国语和国语文本,作者:Nguyen Tai Can 和 N. Stankiev

作者:行政

 标签:消息科学研究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