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者方面,有:Le Xuan Hy 和 Marky Mark(美国西雅图大学);Tran Van Doan 教授(台湾国立大学);Pascal Bordeaux 教授(胡志明市极东学校);Valentine Zuber 教授(法国巴黎极东高等教育学院);Michael Dickhardt 博士(德国哥廷根大学)……
研讨会共有 30 多份报告,并在 4 个小组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宗教与文化——一般理论问题;越南宗教与文化的理论问题;当今世界和越南宗教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宗教与文化:以佛教为例。
在开幕报告中,杜光雄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当代宗教研究中心)提到了尼尼安·斯马特于1997年提出的观点,即从五个维度研究宗教:教义/哲学维度;实践/仪式维度;宗教/情感体验维度;社会/制度维度;伦理/法律维度;物质/宗教艺术维度。尼尼安·斯马特还认为,文化是一个整合信仰和人类价值观的系统。在现代社会,宗教及其各种形式更加普及,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文化的价值观会抹杀其独特的要素——而这些要素恰恰是民族认同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该报告认为,在研究宗教与文化的关系时,必须关注后现代文化和后现代宗教的挑战;文化和宗教转型因素,例如:人类异化(难民、劳动力输出)、信息异化(大众传媒爆炸……)、与意识形态和意识价值观的异化(自由、民主、人权等意识形态……)。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在各小组委员会中讨论了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即分析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历史和当代的维度。其中,学者们尤其关注的一个议题是:当今越南的宗教如何在社会和文化层面发挥作用,既维护又丰富了各自宗教的身份认同;宗教文化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以及“构建具有民族认同感的文化”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作者:Thanh Ha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