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素质是基础。
人类学系党组特别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定期密切指导和全面教育本系教职工、学生和学员,使其始终践行和培养革命伦理,成为全国领先的人类学研究和培训中心之一的教职工、讲师和学生的风范。

党组书记阮文秀向学生陈氏仁提交了接纳新党员的决定。
在2017-2020学年期间,人类学系在教职工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新增1名副教授;经济与社会人类学系新增1名讲师,使该系教职工总数达到16人(包括14名讲师和研究人员,其中1名副教授,5名副教授,9名博士,4名博士,2名硕士和1名学士)。除常驻教职工外,该系还加强了国际客座讲师队伍建设,积极推动该系在国际化方向上的教学质量提升。仅2019年一年,该系就接待了8位来校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国际学者。 2020 年上半年,该学院迎来了 4 位外国教授来此合作:菲利普·泰勒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誉教授)、弗兰克·普罗尚博士(2019-2020 年富布赖特讲师)、安妮-玛丽·希尔斯顿博士(澳大利亚政府志愿讲师)、埃米尔·潘尼耶博士(法国开发署研究员)。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研究生硕士论文答辩仪式
关注国际出版
在科研方面,党组指导推进科研成果,特别是国际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以满足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国际化的要求;推动举办系列科学研讨会;指导推进科技应用和咨询工作,通过西北重点科技项目、民族科技项目等向中央机关提供专家意见……

2019年,该学院的越南学生和国际学生前往太原省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过去三年(2017-2019年)中,人类学系一直是全校国际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单位之一。该系教职工在科研活动和国际论文发表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林伯南先生担任国家级课题负责人;阮文征先生和阮氏秋香女士在2017-2019年间取得了较高的国际论文发表成绩;林明洲先生在2019年取得了杰出的国际论文发表成绩……此外,该系在国内的科研和出版活动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每年发表数十篇论文/书籍章节;仅在2018-2019学年,该系就出版了4部专著/参考书。

2019年,党组、人类学系董事会成员以及国内外科学家出席了弗兰克博士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举办的学术报告会。
国际交流项目是一大亮点。
多年来,人类学系党委指导推进和提升国际合作质量,将国际合作与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阮文绍秘书长和阮长江副秘书长于2019年5月出席了在富安举行的可持续发展科学会议。
本学院已与国际合作伙伴建立并有效实施了3个师生交流项目,具体包括:与哥廷根大学(德国)文化与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的师生交流项目(2017、2018、2019和2020年),该项目派遣2名讲师和6名博士生前往哥廷根大学进行教学和学习,同时哥廷根大学也派出5名讲师到本学院进行教学和学习。2019年,本学院与乌普萨拉大学(瑞典)的师生交流项目也得以实施,该项目派遣1名讲师和2名博士生前往乌普萨拉大学进行教学和学习,同时乌普萨拉大学也派出1名讲师和2名博士生到本学院进行教学和学习。 2017 年、2018 年和 2020 年与苏黎世大学(瑞士)社会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系合作举办的暑期课程,共有 3 名讲师和 8 名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教学/学习。

2018年,人类学系举办了“越南数字人类学:趋势、潜力和前景”研讨会。
这些国际合作活动的有效实施,为学院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了在国际化环境中,尤其是在知名大学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机会。仅2019年,学院教职工和学生通过这些交流项目获得的直接资助总额就超过10亿越南盾。在海外教学活动中,党组人员直接参与与合作伙伴开展交流与合作项目。
此外,党委还有效地指导国际科学家来学院进行教学和研究的联系、发展和接待工作,为学院营造日益国际化的学术环境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弗兰克·普罗尚博士(美国)、菲利普·泰勒博士(澳大利亚)、安妮-玛丽·希斯尔顿博士(澳大利亚)、埃马纽埃尔·帕尼耶博士(法国)、劳拉·安德烈亚教授、约万·莫德博士(德国)、安妮卡副教授(瑞典)等科学家。
作者:人类学系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