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校退伍军人协会专题会议的有副教授、学校副校长邓氏秋香博士、退伍军人协会领导和前任领导、学校工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各院系领导、职能部门领导代表以及学校广大学生。特别地,记者苏光行上校(越南人民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记者处处长,现为越南老战士协会宣传部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
邓氏秋香副教授在欢迎辞中强调:老战士协会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其中包括参加保卫祖国战争的士兵教师,和平恢复后,他们回到学校继续教学。尽管大多数教师白发苍苍、年事已高、健康状况有所下降,但他们仍然是“先锋队”,从业务工作到社会活动等各项活动中的模范领袖,仍然积极参与人文社科大学的共同成功并做出重要贡献。
邓氏秋香副校长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仅是一个学习、肯定和颂扬“河内——空中奠边府”胜利在越南人民战争史上的伟大价值和意义的机会,而且也为学校年轻一代学生提供了一次非常直观、生动、有吸引力的历史课,培养了他们对祖先辉煌胜利更多的热爱和自豪感。
邓氏秋香副校长致贺词并代表学校董事会向学校老战士协会执行委员会敬献一束鲜花。
邓氏秋香副校长向苏光行上校敬送了一束鲜花以及学校和老战士协会的感谢信。
苏光行上校表示:“河内——空中奠边府”大捷已过去半个世纪,但至今该事件仍然具有价值,不仅是河内的伟大历史事件,也是越南人民的伟大历史事件,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像今天学校老兵协会这样的主题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们有机会回顾这次事件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性,并讨论当前背景下越美关系的一些问题;培养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上一代光荣历史的自豪感、增强建设和平、强大的越南的责任感。
可以说,在1972年最后几天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决定利用美国军事的三大支柱之一、美国空中力量的象征(B.52武器),以便能够以决定性的军事胜利在巴黎会议的谈判桌上取得优势。并且当时美国自信能彻底胜利,其目标是“让北越回到石器时代,迫使越南签署内容有利的《巴黎协定》。美国动员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空军力量(占当时美国飞机总数的近50%),配备了最现代化的“不可侵犯”装备。越南能够击落一架B.52,这是美国和全世界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这一纪录此前只有越南创造过。
苏光幸上校以鼓舞人心、英雄般的嗓音,满怀激情地讲述越南军民在12个昼夜中创造的奇迹,并以生动逼真的历史人物和史料佐证:河内奠边府大捷在空中书写着传奇:特种部队(地面部队)能够与美国B52战机对抗,直接攻击乌塔保机场(美国认为不可侵犯的空军基地)。越南特种部队仅2名情报兵就在起飞前摧毁了8架B.52; 12个昼夜(1972年12月18日至29日),越南军民共击落飞机81架,其中B.52飞机34架(仅河内就击落B.52飞机25架),F.111飞机5架,各类战术飞机42架……美帝国主义B.52飞机对河内、海防、太原及北方部分地区进行12个昼夜的大规模战略袭击,彻底失败。痛苦而灾难性的失败迫使美国坐到巴黎会议的谈判桌上,宣布从越南撤军。这次胜利是1975年春季大捷、彻底解放南方、统一国家的重要前提。
苏光行上校肯定地说:越南与美国作战并战胜美国,不是靠现代尖端武器,而是靠军队和整个民族的智力、勇敢和勇气。
苏光行上校满怀热情地讲述越南军人在河内天空12个昼夜的艰苦战斗中创造的奇迹。
新形势下,越美关系仍需顺应当代世界大势,但必须牢记几代父辈和祖父辈的浴血牺牲,才能采取适当、灵活的行事方式。
范公一副教授在闭幕致辞时代表学校老战士协会向苏光幸上校表示感谢:通过讲座,苏光幸上校带来了关于1972年最后12个昼夜民族历史上极其激烈但又极其英勇的战斗时刻的极其激动人心的氛围,不仅历史资料是最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有吸引力的、深入的分析,而且向听众传达了情感,对祖先的光荣功绩深感自豪......范公一副教授希望在协会未来的各项活动中能得到苏光幸上校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