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学校老战士协会专题会议的有学校副校长邓氏秋香副教授、协会领导及前任领导、学校工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各院系领导、职能部门代表以及学校广大学生。记者苏光幸上校(越南人民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记者处处长,现任越南老战士协会宣传部干事)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邓氏秋香副教授在欢迎辞中强调:“老兵协会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其成员包括那些曾参加保卫祖国战争的士兵,和平恢复后,他们回到学校继续教学。尽管大多数教师都已白发苍苍,年事已高,健康状况也略有下降,但他们仍然是“先锋队”,在从专业工作到社会活动等各项活动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并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共同成功做出重要贡献。”
邓氏秋香副校长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仅是一个学习、肯定和缅怀“河内——空中奠边府”胜利在越南人民战争史上的巨大价值和意义的机会,而且也为学校年轻一代、大中小学生上了一堂非常直观、生动、有吸引力的历史课,培养了他们对祖先辉煌胜利的热爱和自豪感。
邓氏秋香副校长致贺词并代表学校董事会向学校老战士协会执行委员会敬献鲜花。
邓氏秋香副校长向苏光行上校敬送了学校和老战士协会的鲜花和感谢信。
苏光行上校表示:“河内空中奠边府大捷已过去半个世纪,但至今,这一事件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河内乃至越南人民的伟大历史事件,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教训。老战士协会今天举办这样的专题活动意义重大,让我们有机会共同回顾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探讨当前形势下越美关系的若干问题,培养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怀,缅怀先辈的光辉历史,增强建设和平强盛越南的责任感。”
可以说,在1972年最后几天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决定利用美军三大支柱之一、美国空中力量的象征——B.52武器,以决定性的军事胜利在巴黎会议的谈判桌上占据优势。而当时的美国自信将彻底获胜,其目标是“让北越回到石器时代,迫使越南签署内容有利的《巴黎协定》。美国动员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空军力量(接近当时美国飞机总数的50%),配备了最现代化的“不可侵犯”装备。越南能够击落一架B.52,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此前都无法想象的,也是当时唯一仅在越南创造的纪录。
苏光行大校以催人奋进、英雄般的嗓音,用生动逼真的历史人物和史料,满怀激情地讲述着越南军民在12个昼夜中创造的奇迹:河内奠边府大捷在空中书写着传奇:特种部队(地面部队)能够与美军B.52战机对抗,直冲乌塔堡机场(美军空军基地被视为不可侵犯),仅越南特种部队2名情报兵就在8架B.52战机起飞前击落了它们; 1972年12月18日至29日的12个昼夜中,越南军民共击落敌机81架,其中包括B.52型飞机34架(仅河内就击落B.52型飞机25架)、F.111型飞机5架、各型战术飞机42架等。美帝国主义B.52型飞机对河内、海防、太原及北方部分地区进行12昼夜大规模战略空袭,彻底失败。这是一次惨痛而灾难性的失败,迫使美国坐到巴黎会议谈判桌前,宣布从越南撤军。这场胜利是1975年春季伟大胜利、彻底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重要前提。
苏光行上校肯定地说:越南与美国作战并战胜美国,不是靠现代尖端武器,而是靠军队和整个民族的智力、毅力和勇气。
苏光行上校热情地讲述了越南军人在河内上空12个昼夜的艰苦战斗中创造的奇迹。
新形势下,越美关系仍需顺应当代世界大势,但两国人民必须牢记祖辈和父辈的浴血牺牲,才能采取适当、灵活的行动方式。
在闭幕致辞中,范公一副教授代表学校老战士协会向苏光幸上校表示感谢:通过讲座,苏光幸上校给听众带来了极其激动人心的氛围,讲述了1972年最后12个昼夜中我国历史上极其激烈但又极其英勇的战斗时刻,不仅历史信息更新、具有现实意义、引人入胜、分析深刻,而且向听众传达了情感,对祖先的光荣功绩深感自豪……范公一副教授希望在协会未来的各项活动中能得到苏光幸上校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