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文化研究和越南文化史专业

星期六 - 2025年7月26日 03:23
文化研究系于2020年在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学院正式成立,其基础是2000年成立的历史系越南文化史专业,其师资力量为1998年成立的文化研究系(原越南文化史系)的师资力量,陈国旺教授为系主任。
你是否曾经好奇过生活中那些看似细小熟悉的小事:为什么我们吃米饭、鱼露……而不吃面包、牛奶或酱油?为什么我们穿这种服装,其他民族的服装却不一样?什么是吊脚楼?什么是土墙茅草屋?……又为什么我们要祭拜祖先?什么是公社/宝塔/寺庙/神社/宫殿/宫廷……?为什么我们有压岁钱、拜年,甚至不扫地、不扫垃圾等习俗?……又或者婚丧嫁娶的习俗每个地方都不一样……这些都是文化价值观;而在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民族,这些价值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非常丰富,非常吸引人。学习文化,就是从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去理解文化价值观,进而理解文化空间、文化产业、文化认同、文化融合、全球化等更普遍的问题……;由此,要有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意识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保存和弘扬文化价值观;同时也要尊重其他民族、其他空间的文化价值观。
文化研究系于2020年在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学院正式成立,其基础是2000年成立的历史系越南文化史专业,其师资力量为1998年成立的文化研究系(原越南文化史系)的师资力量,陈国旺教授为系主任。
自成立以来,文化研究系就根据教育培训部的精神,为越南国立大学下属单位开设越南文化基础综合课程:"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国家文化价值观和越南文化遗产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1]; 同时,还为热爱文化、有热情学习文化的历史系学生开设了越南文化史专业。越南文化史专业的学生将学习3年的普通历史专业,第4年将分专业学习,在历史专业的知识基础上更深入地学习文化学习的科目,例如:文化遗产;宗教、信仰和节日;风俗习惯;文化接触和交流;文化空间;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性别文化......越南文化史专业已经维持和培养了25年,已有500多名学生毕业。
 
1
越南文化史专业学生在岘港-会安进行毕业实习 
在越南文化史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展培养专业,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文化人才的需求,2020年,历史学院正式开设文化研究培养项目,该项目是一门跨学科、现代化、实践性强的培养项目,旨在让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越南文化和世界文化有深入而基础的了解。
该培训项目旨在跨学科、现代化,帮助学生拓展文化领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能力和创造力。文化研究专业的学生有机会丰富多元的文化领域,如: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文化元素:宗教、信仰、风俗、习俗、节日、节日等;当代问题: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与媒体、数字时代的文化融合与交流……
学生可以选择在以下专业方向上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 文化研究
  • 文化管理
  • 文化产业
  • 遗产经济学
除了理论知识外,学生还注重通过与现实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实践技能。许多课程包括: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化社区与实践、文化机构、文化接触与交流……组织在开放的讲堂进行学习,例如在地方、博物馆、文化创意中心进行调查……学生从第二年开始进行与该主题相关的实践实习文化实践(实习期约7-9天),并在第四年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期约10-14天)践行专业技能,引领未来。
2
K65文化研究专业的学生在民族学博物馆练习文化机构课程
3

K67文化学生实践越南文化基础课程文庙国子监遗址
4K65文化研究专业学生在顺化实习毕业
5K66文化研究专业的学生在广南省美山市完成实习

 
历史学院的文化研究培训由以下团队负责高素质的全职讲师,教学热情历史学院的老师,其中最直接、最亲密的是文化研究系的老师;同时培训项目还得到了首席研究员从:文化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隶属于越南社会科学院;越南国家文化艺术学院、河内文化大学、文化体育旅游部专家与许多其他文化和艺术组织。
 
6
2025年担任文化研究系专职讲师,在宁平进行调查
 
培训方向包括文化研究、文化管理、文化产业与遗产经济学,该计划旨在培训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能够从事研究、教学、文化管理、传播、旅游、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文化研究专业和越南文化史专业的学生可以继续在研究生阶段攻读两个专业:文化研究硕士、文化管理硕士和文化管理博士,就读于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学院;同时还有机会在国内外其他培训单位学习。
座右铭是“学会理解 - 学会创造 - 学会整合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学院文化研究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能力、开放思维和灵活适应能力的人才,为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教育培训部 1995 年 1 月 10 日第 173/VP 号公报。
 

作者:阮氏怀芳博士 - 文化研究系主任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对文章进行评分

最新新闻

旧闻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