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印度文化最深刻的印记巴厘岛最显著的印度文化标志是宗教。据当地人说,超过70%的巴厘岛居民信奉印度教。在这次旅行中,学生们参观了巴厘岛最神圣、最具代表性的寺庙,例如塔曼阿尤寺、圣泉寺和伦普扬寺。每座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社区凝聚力的中心,体现了人们对印度教神灵的虔诚信仰。
印度研究专业的学生参观了巴厘岛皇家寺庙——塔曼阿尤寺。
东方学学生参观圣泉寺和伦普扬寺
巴厘岛最引人注目的两项仪式分别是圣泉寺的梅鲁卡特(melukat)和海边的巴纽皮纳鲁(Banyu Pinaruh)仪式。梅鲁卡特仪式让人联想起印度恒河沐浴的习俗,人们相信圣水可以洗净污秽,赐予祝福;而巴纽皮纳鲁仪式则在萨拉斯瓦蒂节之后举行,强调净化灵魂,并从大海中汲取新的能量。这两项仪式都体现了印度文化对巴厘岛宗教生活的直接影响。
游客在圣泉寺进行 Melukat 净化仪式
建筑——印度教与本土风格的和谐融合印度的影响在巴厘岛的寺庙建筑中也显而易见。塔曼阿尤寺以其多层塔楼(梅鲁塔)而闻名,其灵感源自印度神话中的圣山须弥山。而伦普扬寺则以其传说中的“天堂之门”而著称,既具有艺术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宗教哲学。这两座寺庙都展现了印度教建筑风格与巴厘岛自然和文化环境之间巧妙的融合。
塔曼阿尤寺院内的多层塔楼建筑(梅鲁)。
伦普扬寺庙群的分叉式坎迪本塔尔门建筑。
精雕细琢的神像是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
巴厘岛居民的住宅建筑不仅在宗教领域,也在日常生活中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许多房屋采用红砖砌成,不涂油漆或石灰,与传统的印度风格相似。然而,屋顶则采用东南亚风格的瓦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和谐感。此外,许多餐厅、酒店或市场的入口也带有浓厚的印度教建筑风格,表明印度文化的影响不仅深深扎根于宗教领域,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生活——印度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学生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印度文化渗透到巴厘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印度教神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这三位至高神。特别是象头神伽内什——智慧与幸运之神——经常出现在餐馆、酒店或商店门前,象征着祝福与和平。
象头神伽内什(智慧和幸运之神)的雕像经常出现在旅游景点的入口处。
巴厘岛人也保留着祈祷的习惯。每天早晨,他们会在家门口、学校或商店门口摆放用鲜花、树叶和香烛制成的祭品,称为“canang sari”。这不仅是一种祭祀仪式,也是对神灵表达感恩之情,以及祈求生活平衡与和谐的愿望。大多数家庭会在院子里或大门前设置小型神龛,方便祭拜。因此,无论在公共场所还是私人空间,人们都能轻易感受到与印度教相关的信仰和习俗。
巴厘岛实习之旅让我们有机会观察并亲身感受印度文化在这个岛屿上的独特存在。从宗教、建筑到日常生活,处处都体现了印度与巴厘岛之间紧密的联系。这些并非仅仅是“痕迹”,而是已成为巴厘岛身份认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次旅程圆满结束,收获颇丰,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其回响至今仍萦绕心头,这段旅程也将成为实习团队每一位成员难以忘怀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