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艺术中的爱”这一普遍主题,该系列活动旨在唤起人们对“治愈”能力的感受、批评和对话,这种能力能够连接、抚慰和支持人类爱与艺术的精神,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紧张的社交距离背景下。因此,正如文学院艺术系主任兼系列活动策展人黄锦江博士所说:“入选的影片都具有当代元素,与疫情时期、保持社交距离时期、数字化时期以及人们日益失去互动、肢体接触等困难问题相关……与此同时,人们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缺失、生命的缺失,甚至精神的疲惫——正如韩秉哲所说——“疲劳病毒”的崩溃。当人们迷失自我时,他们也就同时失去了观察、触摸、联系和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意味着失去了爱与被爱的唯一途径。相反,在爱情中,他者不再是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所说的“地狱”,而是成为治愈的“源泉”、“可能性”和“潜能”。
2021年10月10日,首场电影放映会暨讨论会《挪威的森林》——爱的时光,生活的时光——圆满举行。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文学系陈氏实博士和河内戏剧电影大学理学硕士黄多武,以及约130名观众。在主持人文学系理学硕士黎氏俊的指导下,主讲嘉宾和嘉宾们对小说和电影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挪威的森林》,探讨文学与电影的融合问题,以及爱情与艺术的治愈力量。发言者表示,正是因为爱情,渡边彻这个角色才得以经历充满挣扎与痛苦的成长历程。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日本年轻人的故事,但越南年轻人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继首届活动成功举办后,2021年10月17日,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心有绕道》放映及讨论会再次举行。两位演讲嘉宾——政治学院的阮青松博士和文学学院的黄锦江博士,以及主持人阮氏碧女士(文学学院)和110位观众参加了此次活动。演讲嘉宾和嘉宾表示,这部电影结构复杂,剧本构思巧妙,但又不会让观众感到困惑,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深入探讨了人们在体验爱的积极和消极情绪时的内心世界。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这个人们倾向于选择刻意“遗忘”和逃避现实的时代,最终还是无法逃避自己的内心。只有直面并真诚地承认痛苦,我们才有机会获得快乐,继续前行。
该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放映和小组讨论,《触不可及》——在他人中找到自我活动于2021年2月24日下午举行,两位演讲者,阮翠玲博士(文学系)和阮氏碧女士(文学系),主持人范德明(电影俱乐部执行委员会主席)和80多名观众出席了活动。影片《触不可及》幽默、温柔却又充满深刻见解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演讲嘉宾们一致认为:艺术,人与人之间不分年龄、阶层、性格的爱情,是人们寻找自我、“治愈”内心创伤的途径。
尽管系列活动以线上形式举办,但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讲师、学生、研究生和电影爱好者。虽然这是2021年迎新系列活动,但正如文学院副院长阮氏南黄博士所说,电影放映和讨论已经超越了迎新系列活动的范畴,成为艺术爱好者在疫情期间交流分享深刻见解、寻求“治愈”的空间。
这一系列活动展现了艺术系在疫情期间致力于联系、互动、传播艺术知识和正能量的努力。电影放映和讨论环节也得到了来自校内外师生观众的积极反馈。河内戏剧电影大学硕士生黄达武(Hoang Da Vu)高度评价了这一系列活动的意义和组织:“这一系列活动的组织非常专业。通过参加这一系列活动,我有机会与许多老师互动,学到了很多东西。” 学生黄阮香(Hoang Nguyen Huong)表示:“我坐了几个小时,一点也不觉得无聊。老师们讲得非常好,我也很热情。影片中提到的很多问题不仅关乎电影本身,也关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