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隆重推出《新冠疫情下东南亚及周边地区的国家政策与国际关系》一书

2021年11月17日,星期三,上​​午7:41
11月16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与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举办了题为“东南亚及周边地区新冠疫情期间的国家政策与国际关系”的新书介绍研讨会,众多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嘉宾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IMG 8666

本书汇集了2021年5月由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和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KAS)联合举办的以“东盟与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的研讨会上的观点、研究成果和讨论内容。书中,作者们通过研究,探讨了各国政策有效性的不同方法,特别强调了同时保障人民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这一“双重”目标的可行性,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资源。此外,研究还指出了东盟国家及周边地区抗疫政策的局限性和优势,并从中总结了经验教训。
 
IMG 8705
德特勒夫·布里森博士
 
德国吉森尤斯图斯·李比希大学的德特勒夫·布里森博士是本书的联合编辑,他介绍了本书收录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东南亚国家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以及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部分国家的应对政策;第二部分探讨了东盟框架内以及东盟成员国之间为应对疫情而开展的合作;第三部分介绍了印度、欧盟、日本、斯里兰卡和中国等东南亚以外国家的疫情防控经验,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借鉴。


大卫·佩恩先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越南国际项目管理专家大卫·佩恩先生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表示,自越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该机构就与越南卫生部各部门保持联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越南各机构和部门开展合作,旨在提高疫情防控效率,促进创新,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营造公平透明的环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度赞赏越南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所做的努力。

IMG 8665
武春荣博士
 
越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武春荣博士在进一步探讨东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合作时表示:东盟合作仍面临挑战,但东盟已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集体努力,例如:提出疫情防控议程并制定多边应对战略;在需要时向其他国家提供和支持信息。东盟也是协调财政和技术资源以支持成员国的中心。关于建立东盟专属的疫苗研发供应链的可能性,东盟国家可以共享疫苗类型和技术,建立疫苗共享基金;并与韩国等其他国家合作发展该供应链。

IMG 8670
副教授帕特里克·齐根海因博士
印度尼西亚总统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帕特里克·齐根海因博士评论了印尼政府抗击疫情政策的局限性和积极方面:2020年,由于未能实施强有力的社交隔离措施,印尼政府因抗击疫情缺乏积极性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然而,印尼并未实施严格的社交隔离,因此非正规部门的企业和个人在疫情期间得以生存。在印尼一些经济困难的地区,实施过于严格的社交隔离措施是不现实的。但另一方面,印尼也从2月和3月开始积极推行疫苗接种计划;目前疫苗接种率已达到50%,雅加达的接种率本可以达到100%。
 
IMG 8680
副教授库马雷桑·拉贾博士
 
印度本地治里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主任库马雷桑·拉贾副教授强调,各国知识体系和文化的差异是各国实施具体政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例如,印度实施社交隔离措施时,由于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建立在政治和文化基础之上,因此引发了诸多问题。此外,在西方国家,医疗能力反映了政府的能力以及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印度目前尚不具备建立足以满足民众需求的医疗体系的能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脱节。在印度,民众不相信疫苗,而是信赖传统民间疗法。因此,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是:限制民族主义,并强调建立全球合作体系,以协调抗疫工作。
 
IMG 8695
副教授,陈宣柏博士
 
河内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研究所卫生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陈春白博士就越南抗疫措施的积极方面发表了评论。他指出,在第四波疫情中,越南的政策与世界许多其他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越南的优势之一是其强大的预防性卫生系统,检测和收治能力非常强。另一个优势是疫苗接种速度非常快,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完成了两剂疫苗的接种。越南还建立了有效的追踪机制。目前,统计数据显示越南人口约1亿,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拥有社交媒体账户;政府已通过这种方式向民众传播抗疫信息。越南还为民众和社会实施了社会保障方案。此外,还有一些文化和社会因素会影响抗疫形势;各地在抗击疫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目前各地抗疫自主权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因此,越南很可能已经准备好迈向新的常态。

作者:Thanh Ha,Tran Minh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