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研讨会的有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董事会成员、讲师、研究人员、学生,河内新闻与传播培训单位的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国家管理机构和新闻传播机构的专家、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研讨会开幕致辞中,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潘文坚博士向与会代表和教师致以最美好的祝愿,祝愿他们健康、成功、幸福,值此越南教师节42周年之际(11月20日)。他指出,教师们的陪伴,特别是那些身为记者和新闻传播领域专家的客座讲师们的陪伴,是学院在过去一年取得成功和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
潘文坚博士强调:在党的十三大决议中,政府赋予信息通信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牵头制定《2025年新闻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及2030年展望》。越南新闻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对整个新闻体系具有深远影响,涵盖专业化、国家管理以及新闻培训和研究等各个方面。此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出现和应用,也给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新闻传播学院拥有悠久的历史,并已成为提供深入系统新闻传播培训的领先机构之一,目前开设新闻学和公共关系两个专业。除了不断创新培训项目,整合现代化且高度实用的课程外,该学院还在筹备开设新的培训项目:多媒体传播。 “因此,在今天的研讨会上,我们真心希望听到许多意见、交流、咨询和建议,以便研究所能够继续创新和完善培训计划,以满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实践需求。”潘文坚博士表示。
潘文健博士在研讨会上发言
杜英德博士和潘文坚博士主持了讨论。
研讨会听取了许多意见交流和讨论,重点分析了以下关键内容:新闻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闻和媒体培训政策与战略;当今世界和越南新闻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闻和媒体培训现状;新闻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专业培训、基础知识(特别是伦理和法律知识)的配备问题;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和培训方法创新的要求。
越南之声的陈氏智博士分享道:近年来,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被反复提及,每个人都了解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数字化的重要性、数字技术以及数字能力在特定领域发展中的作用。然而,真正有效的数字化转型仍然相当有限。
据陈氏智博士介绍,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在新闻传播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各部委和管理机构提供政策建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培训机构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培训项目需要定期审查,以更新课程、提高实用性,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编辑、采访等特定技能,使他们能够自信地参与到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劳动力市场中。
与陈氏智博士观点一致的是,越南之声编辑部主任董孟雄博士也强调: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应届毕业生虽然知识储备丰富,但仍然缺乏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诸多技能。因此,我希望各培训单位能够着重加强与新闻传播领域相关单位、组织、管理和生产企业的联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也能有机会进行实践和实习。
阮文勇副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闻与传播领域拥有多年培训经验,就加强新闻与传播教学团队的专业培训和实践知识提出了具体建议:学校可以创造条件,让教职员工直接参与大型媒体机构的“实战”,应用数字化转型,以便他们能够获得最实用、最生动、最新的知识,并将其传授给同事和学生。
目前在新闻媒体机构、实习单位和招聘单位工作的记者们,针对当今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面前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非常具体的分析,同时为培训单位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越南信息通信部《信息与通信杂志》副主编、记者陈英图强调: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然而,新闻培训并非仅仅是追随这些变化,因为记者的核心仍然是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新闻思维。因此,培训项目仍然需要为学生提供系统深入的知识。越南国家大学-越南社会科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是,也需要加大对设备的投入,以便学生能够立即实践所学知识。有必要建立独立的Postcad和YouTube频道,以便学生在作品完成后立即上传。此外,还应开设短期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额外的技能(例如平面设计、阅读评论等),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视听趋势和新一代读者的喜好。
《丹智电子报》科技教育部主任黎宝忠记者表示:在当前自主性压力和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丹智电子报》或其他新闻媒体机构在招聘员工时,即使是应届毕业生,也需要具备全面的多媒体技能,例如:剪辑、拍摄、现场指导、后期制作等,尤其需要具备抗压能力。目前的学生虽然知识储备丰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强,但“实战”能力和多媒体技能却非常薄弱。因此,我希望学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增加实践课程,使学生在进入职场时不会感到措手不及,并有机会被大型新闻机构录用。
《新河内报》电子部副主任杜世勇记者强调:对记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构建信息,而技术只是向公众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和工具。因此,要向公众传递高水准且深刻的信息,就必须有具备良好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系统训练的记者。
阮黎廷贵大师(VTC学院)高度赞赏根据实际需求,构建包含众多新颖、吸引人且与时俱进内容的多媒体传播培训课程的想法。编辑委员会可以考虑增加部分实践技能培训课程的学分。
记者陶雄强(《电子与应用杂志》)强调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讲师们大胆地给学生布置小组作业,鼓励他们立即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就社会问题撰写简短报道,撰写内容发布到吸引最多读者的媒体渠道等等。
理学硕士黎氏通(国家公共管理学院)在研讨会上发言。
记者阮峰英(《经济-城市报》)在研讨会上发言
研讨会闭幕之际,潘文坚博士再次向出席研讨会并贡献了宝贵意见的专家、记者和学者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各位专家在本次研讨会上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闻媒体培训的理论与实践观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不仅帮助学院董事会制定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解决方案,以持续提升新形势下新闻媒体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新闻媒体培训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但绝不能偏离其核心价值和本质。本着这种精神,学院董事会将认真听取所有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和改进现有培训项目,并完善新的培训项目,以便尽快将其纳入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的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