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细致严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该研究团队取得的卓越学术成就,也体现了该国一流培训中心人类学研究的深厚底蕴。正因如此,新书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专家、研究人员、讲师、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学生以及相关协会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参与。
人类学与宗教学系主任、副教授阮长江博士在新书发布会上致开幕词。
在开幕致辞中,人类学与宗教学系主任阮长江副教授强调,这两本书是在社会网络的背景下,经过细致、严谨和高度实践性的研究过程而写成的,深入渗透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学研究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作品着重分析社交网络在越南社区和民族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从多维度探讨技术对文化和社会交流的影响。
越南民族学和人类学协会主席、前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校长林巴南副教授主持了两本书的介绍会。
当社交网络成为人类学研究的对象时经过三年的酝酿,《从人类学视角看越南的社交网络与族群》一书终于出版,主编阮文秀副教授(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人类学系前系主任,现任该校人类学与宗教学系讲师)及全体作者满怀热情地投入其中。本书共九章,重点探讨越南各族群如何看待和使用社交网络,以及在数字环境中如何表达文化认同。从苗族、泰族到城市青年群体,本书将社交网络不仅视为一种沟通工具,更将其视为一个身份认同、反思和文化协商的空间。
本书从人类学视角出发,在国家和国际层面,开辟了社会网络与族群、族群与社会网络研究的新方向;提出了新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并鼓励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索越南的社会网络与族群,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对象。研究还揭示了社会网络对越南族群的深远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副教授、博士阮文秀(Nguyen Van Suu)是《从人类学视角看越南的社会网络与族群》一书的编辑,她分享了该书的研究和出版过程。
与此同时,副教授王春廷博士的著作《多角、街头摊位与脸书》共分四部分,采用学术自传体风格,反映了从传统交流空间向技术交流的转变。该书为读者带来了诸多重要发现,例如脸书在少数民族青年中普遍使用,并且是维系和重塑民族文化认同的工具。作者强调,身份认同或某种民族刻板印象也会影响脸书上的互动。
点击此处阅读本书
副教授、越南民族学研究所前所长、著有《Goc Da, Quan Coc and Facebook》一书的Vuong Xuan Tinh博士与读者分享了他的见解。
参与讨论的还有陈友山博士(应用文化研究所所长,老街省文化、旅游和体育厅前厅长),他的主题是“社会网络在连接民族群体中的作用”;裴氏碧兰博士(民族学和宗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她的主题是“社会网络在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地位中的作用”。
两项研究成果的发布,促进了人类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跨学科学术交流。这两部著作——《从人类学视角看越南的社交网络与族群》和《Goc Da、Quan Coc与Facebook》——内容丰富、视角新颖,不仅是极具价值的学术贡献,也为当今越南的社交网络、族群和文化认同研究开辟了诸多新途径。
此次活动也展现了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人类学与宗教学系在推动与当代议题相关的科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营造了一个开放、多维和深入的学术知识交流环境。这是越南人类学在阐释、反映和伴随现代通信技术影响下发生的快速社会变革方面所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一步。
作者们向参加新书发布会的个人、组织和代表赠送了书籍。
参加新书发布会的科学家们与作者们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