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已至,熟悉的庭院披上了一层纯白的苏阿花,微风拂过,花瓣轻柔地拂过肩头。岁月缓慢而执着的车轮,让泛黄的墙壁褪色,但在与骄傲而冰冷的冬天携手,迎接充满生机的温柔春天的那一刻,仿佛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砖路上,细小的红褐色斑驳陆离,蜿蜒穿过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一排排的教室,如同经年累月烈日暴晒和暴雨冲刷而来的温柔而沉重的溪流……所有这些色彩,所有这些悸动,我称之为灵魂深处的角落——人文之地。
其实,我选择三月作为人文主题图片的背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有人说过:“爱,就是爱。”我们可以给出无数个理由来解释我们为什么爱一个人,但最终,所有的理由都浓缩成一个词——“爱”——一种难以定义却又无比强烈的情感。所以,就让三月这个月份的迷茫、羞涩和依恋成为我写作的借口吧,让我得以写下我心中那片名为“人文”的角落。
我二十岁,去过很多地方,渴望仰望天空,看到的总是金黄和湛蓝的阳光。无论看向哪个方向,都能看到宽阔的道路迎风而立,笔直的线条,以及那些傲然耸立却在我眼中显得冷漠疏离的尖角。漫步在电子科技学校的校园里,站在城郊绿荫环绕的校道下,深深吸入青草和树木的芬芳,我感觉自己仿佛要融化……然而,我从未在任何地方感受到过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大门内散发出的那种奇特的沉稳与宁静。有人说我在人文学院里太过温柔,以至于害怕轻柔的脚步或爽朗的笑声会打破笼罩在那里的厚重而静谧的迷雾,所以总是踮着脚尖,小心翼翼。我只能以一个淡淡的微笑回应。近三分之二的十年光阴荏苒,人文学院秉承着塑造社会、塑造越南无数人民性格的基础科学的深厚底蕴。人文学院走着一条独特而与众不同的道路,在外界的算计、竞争、喧嚣和斗争如影随形之际,它却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复兴古老的文化价值和生活之美。我喜欢人文学院的学生们手捧泛黄的旧书,步履轻盈而沉稳。就连他们朴素褪色的校服也让我感到亲切温暖。尤其令我喜爱的是人文学院学生们那清澈而亲切的笑容。我喜欢用“人文”这两个字来称呼我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它概括了这所学校所有最典型、最独特的特质。每次我念出这两个简单的字眼,都像是在呼唤我的爱人。
有人告诉我,人文学院很美,但却缺乏其他学院那种活力和激情。但人们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风雨之后,最终需要的不还是两个字:平静吗?对我而言,我把所有的尘埃都留在了这所名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的校门外。我停在一排被日晒雨淋褪色的石凳旁,闭上双眼,聆听时光透过挂在我肩上的细小凤凰叶低语,它们如同久违的灵魂轻柔的抚摸,将一丝温暖注入我的心房,驱散每日奔波的疲惫,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人生的起伏跌宕中,生命之血始终不息地流淌,连接并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诞生于此的学生,让每一天,每一刻,这些年轻的心灵都将对人文的热爱带到这广阔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给予的爱,才是永恒的爱。
作者:Nguyen Thi Nga - 班级:K59 教育学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