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柯老师——受人尊敬的老师”

2015年11月16日星期一 20:34
“柯老师——受人尊敬的老师”

一年前的今天,人文学院的师生们不得不与一位在我看来无人能替代的老师告别。将近一年过去了,老师,校园依旧如故,老师们和我们依然如故,但为什么没有老师的陪伴,我们却感到如此空虚和失落?幸运的是,我曾有机会跟随老师学习越南文化基础这门课。但对我而言,成为老师的学生不仅仅是一件小事,我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不仅在人文学院,也在越南历史爱好者的论坛上。我的老师为人朴实,额头很高,总是给人一种若有所思、忧虑重重的感觉,让人觉得他似乎在思考着遥远的事情。我最难忘的、最真诚也最幽默的时刻,是在一堂关于越南文化基础的课上。老师在讲到越南人民的“特殊”性格时,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一堆用过的烟头。全班同学还没反应过来,老师就说:“越南人就是这么简单,抽完烟就直接扔进口袋,就这么简单,根本不需要垃圾桶。”说完,老师哼起了《Co gai doi duong》、《Truong Son Dong》和《Truong Son Tay》的旋律。全班同学都议论纷纷,窃窃私语说老师“以前肯定参加过艺术团”,才能唱得这么好。但我们并不知道,老师教给我们——这些战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对那些伴随我们走过岁月的歌曲知之甚少。我们追随无数士兵、女游击队员以及所有同胞的脚步,共同克服重重困难,才有了今天的越南。与以往的常规课程相比,他在每节课上朗诵的诗歌和演唱的歌曲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老师似乎想用充满爱国情怀的民歌、民谣和谚语,激发我们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作为一名历史讲师,同时也是青年团成员,我很容易理解老师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进一步了解他的生平后,我得知他曾是河内综合大学青年团的活跃成员。多年来,他先后担任历史系青年团、河内综合大学青年团和河内市青年团的组织者和领导人。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柯先生还曾担任历史系青年团书记、河内综合大学青年团副书记和书记、河内综合大学党委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河内市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在那个国家面临重重困难的年代,河内理工大学青年们克服重重挑战,投身于学习、科研、政治和社会活动,却始终未能留下太多关于老师的记忆,因为我们只上过他一个学期的课。但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一代学生来说,那段经历却弥足珍贵。人的品格并非言语所能表达,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我的老师为人朴实谦逊,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竞争社会中,金钱凌驾于情感之上,压倒人性,我却突然意识到,在这样的社会里,竟存在着如此令人敬佩的人格。我之所以提起这件事并非偶然,那是我们班和老师之间一段非常感人的回忆。那是在11月20日越南教师节那天,我当时是K57东方学班的班干部之一。按照低年级的传统,每逢教师节,我们都会聚在一起,计划如何庆祝,并准备一些小礼物来表达我们对老师们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感激之情。那一年,我的班长给每位老师都买了一条领带和一束鲜花。我们都等到上课的时候才把这些小礼物送给老师,当时我们并没有太在意礼物的价值,因为和老师们送给我们的礼物相比,这些礼物实在微不足道。但我们错了。就在那天下午,一个星期五的傍晚,最后一节课结束后,我们班同学还留在教室里。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向老师献花和礼物。在师生们温馨愉快的氛围中,大家纷纷向老师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并鼓掌致意。之后,老师轻轻地放下花束,拿起装有领带的礼盒,说道:“我没有收同学们礼物的习惯。我知道同学们送我礼物和鲜花都很用心,但请让我收下礼盒里的贺卡和花束,至于领带,我会把它还给同学们。”全班同学都还有些疑惑,老师接着说:“我不知道这个礼盒值多少钱,但我相信它是用你们的钱买的,也是你们的父母辛辛苦苦挣钱供你们读书的。所以,请让我把这份礼物还给同学们,把这份礼物送给这门课成绩最好的同学。如果那个人是……” “女人,就让她把礼物送给男朋友或者她爱的人吧。”老师的话让我的教室鸦雀无声,这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老师伟大人格中蕴含的深刻教诲。人生如白驹过隙,但在我的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时间的慢与静,不急不躁。老师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传递着对生活、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提到历史老师,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从外表到性格都散发着历史研究者深邃气质的老师,但我的老师却截然不同。他开朗乐观,永远充满活力,永远年轻,永远全身心投入到研究项目或讲课中。作为一名老师,他也曾是人文系的学生,他的老师们也都是他敬重有加、心怀感激的良师益友。这就是为什么在每一堂关于越南文化基础的课上,每当提到已故的陈国旺教授时,他总是满怀真挚和感激地对我们学生说“我的老师”这两个字。是的,就是这么简单,任何时代的老师都受到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尊敬,陈国旺教授也不例外。他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尊敬老师,重视教育”,尤其是在培养人才的道路上。这种精神代代相传,他也希望我们在这个师生关系有时变得模糊、扭曲甚至被遗忘的时代,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可以说,对我们每个学生而言,走进大学讲堂都是一个梦想。当梦想成真,是老师们给予我们翅膀,给予我们力量,并在我们人生跌倒或迷失方向时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正是如此,这所学校为我们带来了敬业的老师,他们热爱青年,致力于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不仅学习通识知识,还学习人性,领略祖国和民族每一首动听民歌的魅力。老师逝世已一年,但他的身影依然留在讲堂的每一处,每一根树枝,每一片草叶,他的身影都深深地印在人文学院一代又一代师生的心中。以上文字,是我——一位有幸成为您学生的学生——心中充满的真挚情谊,如同献上一束香烛,一枝芬芳的花枝,以表达我对您的敬意。

作者:范清松班 - K57 东方学系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