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阴雨过后,光线开始闪烁,成排的树影在别具特色的红砖院子里投下。我坐在凉爽的石凳上,静静地观赏玩耍,享受着充满生机的自然清新之感。几群学生围坐在一起,聊天、打趣、集体学习……景象突然变得异常宁静,我不禁好奇,我的这所学校之旅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
红白相间的栅栏巍然屹立,庄严地矗立在学校的正中央。如果不是父亲开车带我经过,并告诉我这所学校,我或许根本认不出它的存在。当然,每当提到某所学校,学生们的潜意识里都会浮现出那排经典的黄色房屋,但我想强调的是,这里建筑的低调。在主干道上,隐藏在浓荫背后的是一块小小的招牌(如今招牌和树都消失了……),上面写着:“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我迅速地向父亲挥手告别,任由雨滴漫不经心地落下,仿佛对那些匆匆而过的新生毫不在意。他们渴望、忧郁、疲惫……几乎每个人都带着难以言喻的表情。雨一直下个不停!时近入秋,雨水没有带来炎热天气里令人不适的湿气,反而在空间的缝隙中吹进一丝凉意,让人与人之间更亲近,更快地熟悉起来。我沉浸在闪亮水泥场地上飞舞的雨滴中,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时候走进学校的。我又想起了学校的名字——它是唯一促使我报名参加入学考试的纽带,让我把它变成了我必须实现的最重要的目标——当然,我做到了。我去找到预约单上写的门牌号和房间号,尽管(又)迟到了,我还是悠闲地走了进去。
微笑……那天也下着雨……阳光突然照在我的脸上,让我瞬间回到现实。已经快两年了。人们都说大学时光飞逝,转眼间四年就过去了,真的不算长!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租房住或住在宿舍的人来说,这段时间有些特别,有些陌生;但对于一个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虽然我的家乡是广义——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中部省份),近两年的时间比高中时光更快、更匆忙、也更无聊。如果你说我不懂得享受生活,那完全不是。我仍然努力参加青年团和社团活动,履行干部的职责,但在高中时期,我并没有关注过这些。这就是区别——而这些努力正是为了让我的大学时光更有意义、更难忘。我尝试了很多以前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公开演讲、小组作业……一切都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让我有点跟不上节奏,很难跟上。还有,和一个和我一样爱跑来跑去的人坐在图书馆看书的感觉,填写借书登记表的感觉,被提醒那些应该知道的事情时傻傻的感觉,适应科研理念的感觉,以及在选课那天不断按下电脑键盘上F5键的独特感觉……这些感觉真的很特别。
大学就像一个微型社会——确实如此。但我在这个微型“人文”社会中的体验与我在原生社会中的任何体验都截然不同。原因很简单,我每天都接触这个微型社会,这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在严酷的“原生”社会中行事。在知识方面,我积累了近50个学分,但在行为、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方面,我确实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而我的工作——就像所有学生一样——就是筛选出必要且适合自己的东西。这些信息来自于老师们教给我的故事。高中的老师就像一本按部就班编写的教科书,我觉得我必须正确地阅读每一步。但人文社科大学的老师则不同。他们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每节课他们都扮演着讲故事的角色——讲述他们人生经历和多年积累的知识中的长短故事。这些故事一直跟随着我,并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跟随我,当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嘀嘀嘀”——那熟悉的闹钟声响起,将我从恍惚的思绪中唤醒,也几乎将我从沉睡已久的坏习惯中唤醒。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玩耍,我必须改掉这些坏习惯,让自己坐在这所陌生而又熟悉的学校的椅子上,表现得更好、更有效率。我第一次见到这所学校时,天空还在下雨,而现在,天空又放晴了……这才是我人文社会科学大学之旅的真正开始吗?
作者:Vuong Huyen Trang - K58 - 旅游学院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