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仁文的旧时节》

2015年11月16日星期一 21:15
《仁文的旧时节》

新的风季已然来到街头。纤细优雅的步履,包裹着那颗在春雨点滴与三月阳光和风之间,迟疑握手前,熙熙攘攘的年轻灵魂。每一步,都是一段回忆,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愫,或许我会将它珍藏在旧季节的秘密抽屉里。因为旧季节不再需要秘书,而是忠实细致地记录着生命的支流。

说到其中一条支流,我想借用已故音乐家文高(Van Cao)在《第一个春天》中的歌词:“平凡的季节,快乐的季节,如今已然到来。”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亲手拿起笔,用几笔简单的铅笔,勾勒出一幅在河内,在这所小巧美丽的学校里,漫步的岁月。那些年,依然在教室里辛勤地学习,在尊敬的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习,与来自不同地方、来到河内求学的朋友们一起玩耍,这些或许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经历。但对我来说,那些“平凡的季节”在内心深处,是许多其他季节并非偶然延续的结果:告别的季节、考试的季节、开学的季节,或许,在告别“平凡的季节”之后,还会留下许多其他的天空。因此,就像一只渴望自由的鸟儿,是时候放下它狭隘的心灵了。在仁文大学最初那些快乐的回忆中,我看到了“快乐的季节,如今已然到来”。

择日入校的那天,万里无云。清晨的阳光金灿灿的,仿佛在路上撒下蜂蜜。我的心突然感到一阵欣喜,因为我突然想起了五月稻米的芬芳,与祖母家夏日的天空交织在一起。一段记忆在兴奋和深深的感激中涌现。熟悉的乡村嗅觉闻到熟稻的香味,清晨饱餐一顿的糯米饭,精制鱼露的咸香交织在一起,我的精神仿佛已经足够强大,可以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的新挑战。只等着触碰试卷,在夏日清新的空气中沙沙作响,一切便会被情感和思绪的洪流席卷而去,让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写作中。在那一天写下的字里行间,祖国的景象与阮科艳的“国”融为一体,带着对这片宁静土地的深厚情感。也许,在我即将踏入的人生阶段里,寄托心灵和青春热情的地方,也有“国”的人民,也有那片鲜活而充满激情的故乡的人民。

在旧时季节的朦胧中,我总是记得在学校的第一个秋天。那是一种轻盈温柔却又深刻大胆的印象。那时,我已经是个学生,悄悄地走进那所我年少时曾模糊地称之为“大写字母大学”的大学的大门。秋日古老,略带岁月的气息,弥漫着草叶的芬芳。我想象着自己聆听着秋日的声音。秋叶落在台阶上,淅淅沥沥。一滴一滴,凝结在长长的电线上,像一列火车,从北向南蜿蜒而去,最终停在空无一人的车站。街道突然变得遥远,人们的心也变得遥远。午后的校园静谧无声,一种奇异的宁静。这份宁静并非让人因为对荒凉土地的怀念而立即感到焦躁不安,而是在一个足够亲近而温暖的空间里,将整个童年包裹在院子角落里,像一座盖了十多年的房子的屋顶一样,上面沾满了青苔。有时,我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躲藏的地方,观察着眼前生命线的流动。

昔日的季节又回来了。清澈。甜蜜。摆渡人与秋天,我似乎从这个意象中感受到某种暗示。或许它出自文学作品。又或许,摆渡人的形象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如果是这样,那份崇高的职业为他们选择了一个诗意的开端,当知识之舟划起第一桨,驶入初秋的时节。我暗自想,人们也是其中凝结的一点秋意,那么我亲爱的摆渡人,就是一个温暖的秋天,一个生机勃勃的秋天,一个热情奔放的秋天。再多一点的秋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秋天温柔、柔美,如同炉火般热情奔放。那秋天,我想像石兰笔下翁村飘逸的绿色稻穗一样,作为礼物,送给我的老师们,他们“不慌不忙”,从容不迫,一点一滴地教导着我,就像一个尚且笨拙、欠缺的小学生。如果我能成为秋天,我愿成为没有季节的秋天。那个秋天,永远留存着遥远而灿烂的岁月的影像。

我那艘昔日的季节渡船,已穿越时光河流的支流,浸润在四季的变迁中,转眼间,又开始了另一段旅程。我的渡船,我的学校,正如诗人谢兰园的诗句所写:

“当我们生活时,它只是一个居住的地方。

当我们行走时,大地突然变成了我们的灵魂。

再说说旧时节。其实,天地四季,没有一个季节叫旧时节,但我还是喜欢这么叫它。旧时节,如同时间流逝般,带着同样的感恩,流逝又重演;旧时节,如同抽屉,珍藏着一切美好,却又脆弱不堪,唯恐在遭遇意外时,碎成碎片,然后像记忆的尘埃一样,不经意间,零星地飘落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旧时节,也是青春年华里那些无尽的忧虑,那些模糊的担忧,那些尚未尝到酸甜苦辣的甜蜜思绪。最重要的是,当季节流逝,万物皆变,如同秋去夏来,唯有旧时节,承载着悲欢离合,承载着对美好回忆的留恋,以及对逝去事物的珍惜。

旧季是否也是一种“记忆的浪费”?在那里,我们陶醉于“经过多年蒸馏,蒙上时间尘埃”的葡萄酒的细腻滋味,浓郁着牛奶的浓厚奶酪味,清淡着乡村草菇的清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从非常简单的步骤加工而成,却需要细致入微的呵护。如同我们依然会轻咬或品味逝去旧季的味道,即使我们知道它有时只是“被碾碎”或“腐烂”了。无论如何,旧季都是我们值得紧紧抓住的宝藏,踏上探索生命岛屿的旅程。因此,旧物虽然不如新物般诱人,但有时也会努力挣脱废弃的外壳,披上绿色的外衣,让自我不再孤单。

在仁文的最后几天,我感觉自己的脚步慢了下来,脚步的每个动作都慢了下来。或许是为了捕捉那些只存在于这里,至少在我的小眼睛里才有的独特印记。一束向日葵挂在E栋六楼的阳台上,一排紫薇树固执地等待着五月最后一场雨的绽放,一对梧桐树,在M栋尚未重建的岁月里,早已黯淡地凋零……又一个苏阿花季过去了。校园里的花儿落了,枝头留下几朵稀疏的花。晨露交织成片,仿佛织入衣襟,令人心生眷念。

记忆的季节在我心中游走。

作者:Vu Tien Dat - K56 韩国研究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