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初秋的清晨,夏雨仍未散尽,我来到了仁文学校。正因如此,我最爱的、最令我动容的仁文学校,总是在雨天。正如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总是深刻而难以磨灭。开学第一天,大雨倾盆,但这丝毫没有掩盖这所美丽校园的魅力。雨滴淅淅沥沥,树梢摇曳,仿佛都在热情地欢迎着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新成员们。
我在这所学校学习两年了——两年不算长,但对我来说也不算短,足以让我感受到这里的美好,从风景到校园里的人们。我曾经以为上大学会很无聊,不会有像高中那样一起玩耍、尽情玩乐的好朋友,不会有可以像朋友一样倾诉心事的老师,不会有管理员提醒我们忘记带东西,也不会有校门口的小贩经常给我们加肉……但人文大学似乎证明我错了。大学朋友?我还能在哪里找到如此可爱、充满热情的人呢?必须承认,我们非常合得来,世间万事无巨细,故事、荤段子等等,我们无话不谈。在学校的午后,我们坐在AB操场的石凳上,在绿树成荫的凤凰树下,阳光倒映在仁文楼黄色的墙壁上,或者在C楼的小教室里,午休时分,我们半闭着眼睛,听着素未谋面的朋友们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日益加深。而当你在课堂上为我们点名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更是感到无比亲近,彼此的爱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说到人文学院的老师们,尤其是文学院的老师们,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我只是个大二学生,学校里还有很多老师我没上过课,但我上过的老师个个都令人尊敬。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都不一样,有的老师很随和,有的老师则非常严格。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老师都非常爱他们的学生,他们都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我们。人文学院里有很多年纪大的老师,但我最喜欢、最尊敬的就是这些老师。虽然他们不再年轻,身体也不如从前,但他们仍然每天来上课,仍然和我们学生敞开心扉地交流,让我们不禁感叹:“老师们真好!”
这里的朋友和老师不仅让我对大学有了不同的认识,其他人也让我更加热爱这所学校。比如学校食堂的麦叔叔和乌特姐,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那里工作了,但他们亲切的笑容和我们大一时每次去食堂吃的饭菜,我都会永远铭记在心。还有一位非常特别、很有趣的人,人文大学的学生可能都认识他——那就是在学校后门卖面包的小哥。他的面包真是太好吃了!我相信人文大学的学生们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的面包好吃,还因为他幽默风趣、慷慨大方,说话也妙语连珠。
提到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却不提及校园美景,实在是一种遗憾。因为从入学第一天起,这里的景色就深深吸引了我。凡是曾在这里求学,凡是曾踏入阮廌街336号校门的人,怎能忘记这里的景色?夏季,成排的绿树遮蔽阳光;秋季,小径被染成一片火红;冬季,树叶凋零,为来年春天萌发新芽做好准备。榕树和凤凰木争奇斗艳,在蝉鸣声中竞相展现紫红的色彩;初秋时节,乳花树散发出浓郁的芬芳。我也很喜欢花坛旁整齐的石凳,它们总是热情地欢迎我们学生前来玩耍、休憩、享用点心,并与他们分享故事。凡是在校园里闲逛的人,肯定不止一次看到过那两只白鸡在C栋的楝树盆边跑来跑去,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来,总会问:谁在养这些鸡?还有那些不知从何而来的鸽子,总在校园里觅食,每次有人经过,它们都会被吓一跳,飞走。每当我们看到这些鸟儿,我们学生都会互相说那句熟悉的谚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足以说明我们有多爱我们的学校。我说过我喜欢在雨天看仁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喜欢晴天的仁云。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校园里,在树枝上摇曳,仿佛在砖地上翩翩起舞。太阳一定非常喜爱仁云!阳光灿烂的日子里,E家的院子看起来就像被涂成了一半白一半黑——白色的是阳光的颜色,黑色的是H家投射在操场上的影子。仁云很美,无论天气如何都非常美。
关于这所学校,我还有很多话想说,很多事想写。因为这里是我生活过、正在生活、并将永远生活的地方,我的青春在这里得以延续。我的学生生涯已经过半,只剩下两年的大学时光,我还能坐在教室里吗?在这两年里,我能否发现我挚爱的仁云中学的全部美好?仁云中学不仅给予我书本知识,赋予我应对人生挑战的技能,更在我心中培育了一颗热爱生活的灵魂。因此,不仅是我,所有仁云中学的学生都无比珍惜在这里学习的日子,这样,当我毕业时,想起仁云中学,就会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让我永远想要重温,并由衷地说:谢谢你,仁云中学!
作者:Doan Kieu Anh - K58 CLC 文献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