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电影需要有智慧、有理解力的年轻观众。

2013年10月14日星期一 03:25
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和越南电影学院联合举办的“越南纪录片周——人民艺术家邓一行电影作品推介会”活动框架内,2013年10月10日,在美池宿舍举行了学生与越南电影著名演员、导演的见面会和电影交流会。
Điện ảnh cần những khán giả trẻ có trí tuệ và hiểu biết
电影需要有智慧、有理解力的年轻观众。

Điện ảnh cần những khán giả trẻ có trí tuệ và hiểu biết
Manh Dat 已发送至 USSH

此次见面会旨在介绍和表彰历代艺术家对越南电影的重要贡献,同时搭建桥梁,拉近年轻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见面会的嘉宾包括人民艺术家导演邓一明、功勋艺术家导演友梅和功勋艺术家明珠。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为越南电影做出了诸多贡献。

交流会前,放映了邓一行导演执导的影片《Don’t Burn》,让学生们的情绪“暖暖的”。感受到年轻人对自己影片的热情,邓一行导演十分感动,说道:“这是我电影生涯中最珍贵、最无价的礼物。年轻观众的喜爱让我对越南电影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这位资深电影人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表示自己进入电影界纯属偶然。他出生于首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著名教授邓文五,家中兄弟姐妹均从事医学工作。他被安排学习俄语翻译。这份工作让他很快接触到了世界各地不同电影的文献资料。在越南上映的苏联电影翻译课程中,他有机会接触苏联和世界电影,积累了初步的电影艺术知识。尽管从未上过任何电影学校,但凭借着自己的才华、热情以及对民族文化和人文价值的热爱,邓一行很快成为越南电影界的领军导演,其一系列影片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例如:《十月何时来》、《番石榴季节》、《河上的女孩》、《1946年的河内冬天》、《怀念乡村》、《归来》、《别燃烧》……邓一行导演的影片以其通俗易懂、细腻动人的电影语言再现生活而备受赞誉,其作品充满诗意和人生哲理。他影片中的人物常常展现出人类灵魂深处不为人知的思想和情感,展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

其中,1981年拍摄的影片《十月何时来临》被誉为越南电影的经典之作,荣获1985年第七届越南电影节金莲花奖、1989年亚太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和平委员会奖状、1985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并被CNN评选为亚洲史上十八佳影片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导演邓一行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用一台老旧摄影机拍摄了这部电影,由于摄影机损坏了许多胶片,不得不多次重拍。

当学生问到“你觉得拍一部电影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导演幽默地回答道,“就是拍电影的时候,什么奖项都别想”。导演分享道,拍电影的时候,他只想着如何把电影的内容和想法最好地表达出来:“拍电影的时候,我就像在恍惚中一样,总是想着如何把表演做到最好,有时候连吃喝都顾不上……”从专业角度来说,导演邓一行认为,自己电影的成功源于运气好,找到了合适的演员:“如果没有艺术家明珠,没有人能把《河上的女孩》里的阮这个角色演得更好;如果没有艺术家友梅,他也不会把《十日谈》里的姜老师这个角色演得那么成功。”

功勋演员明珠,一位被称为“眼神灵动”的才华横溢的女演员,也分享了她对表演的热爱:“光有热爱是不够的,在任何领域,尤其是在表演领域,要想取得成功,你必须有真正的热情,为职业而生,为每一个角色而奋斗。”功勋演员明珠凭借许多决定性的角色而出名,曾凭借电影《河上的女孩》和《玩沙的女人》中的阮一角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近年来,她还因出演多部著名电视电影而被公众铭记,例如:《剩余》、《阮氏明开》、《省委书记》等……在粉丝眼中,明珠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拥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美貌,即使已经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她也总是想挑战自己挑战高难度的角色。

她说,曾经有一段时间,艺术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她决定暂时停止演艺生涯,三年不拍电影,去寻找新的工作。“但后来我对演戏‘上瘾’了,就像对海洛因上瘾一样,我无法戒掉,我带着更炽热的热情重回电影界。”——Minh Chau 谈到了她职业生涯的起起伏伏。

第三位嘉宾是功勋演员、戏剧电影大学导演系副主任胡梅,他以不同的方式保持着对电影的热爱。他曾因饰演Thu老师(电影《武大往事》中)和Khang老师(电影《十月何时来》中)而闻名,并于1985年获得第七届越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在成为一名演员之后,功勋演员胡梅选择了另一条与电影更紧密联系的道路,那就是成为一名导演。最近,胡梅导演作为电影《Mui Co Chay》的导演而取得成功,并获得了第十七届越南电影节银莲花奖(2011年12月)、越南电影协会金风筝奖(2012年3月)以及国防部颁发的战争题材优秀电影奖状。

当被问及“先做演员,再做导演,是优秀演员的普遍规律吗?”时,他说道:表演是一个有趣的职业,对于选择演员的人来说,很难放弃。但他本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演戏和师从多位导演之后,也想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将自己喜欢的人生哲理融入其中。于是,他转而学习导演,在年纪已大的时候,开启了这份崭新却又充满魅力的职业。他就是这样保持着对电影的热爱——这未必是大多数演员的必经之路,但对他个人而言,这是正确的选择。

除了生活故事和职业生涯故事之外,学生们还向艺术家们提出了一些“热门”问题,例如越南电影目前面临的困境、导致许多电影制作人误入歧途的观众口味变化、新旧电影制作方法之间的差异等……

功勋艺术家明珠坦言:她那一代艺术家,以及她的同辈人,只懂得演电影,觉得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不被太多金钱的诱惑所左右。如今的年轻人拥有更多选择职业的机会,但并非所有人都敢于放弃一切,用一生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

邓一行导演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对我来说,拍电影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了艺术,一种是为了商业。”现在很多电影人为了赚钱而拍电影,最大限度地迎合大众口味,拍出的电影人生价值取向很低。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它会毁掉整整一代观众,让他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不知道该珍惜什么人生价值。

要改变这种现状,这位著名导演认为,完全取决于年轻观众,他们拥有知识、理解力强、能够感知美。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学生将成为越南电影的未来观众——他们将拒绝无厘头的电影和简单的电影制作方法——迫使电影人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创作。

交流会的结束让许多学生感到遗憾,因为艺术家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答。但毫无疑问,艺术家们对职业的热爱,对角色的执着,以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对电影的热爱,都将成为年轻人人生中宝贵的教诲。

作者:清河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