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下午,人文社科大学举行招待会,接待美国士兵之心组织国际代表团并进行文艺交流。出席活动的有学校董事会、外交与国际培训合作部、退伍军人协会代表以及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美国代表团由作家、诗人、心理学家爱德华·蒂克教授博士率领,其他19名成员包括曾在越南和伊拉克战场作战的美国退伍军人、教授和大学生。代表团成员和越南讲师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在会上朗读、分享和感悟。无论是越南人还是美国人创作的战争诗歌,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战争似乎已经过去,但战争的记忆仍然让那些直接参与战争的人感到忧虑、痛苦,折磨着他们的灵魂,战争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退伍军人诗人们也互相分享了充满对家庭、祖国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热爱之作。同情、爱和治愈的氛围真正地蔓延开来,弥漫在与会者的心中。 “这是一场体现越美两国和解与友爱精神的文化艺术‘和解’”,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阮氏明泰博士说道。阮氏明泰副教授也是此次艺术合作交流项目的“桥梁”。副校长阮文金副教授在交流会上表示:“这次交流与工作会议与以往来我校工作的国际代表团截然不同。双方从未有过如此深刻而深刻的共鸣与分享。”爱德华·蒂克副教授表示,他和代表团成员将竭尽全力,帮助建立和推动他所任教的大学(包括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凯斯西储大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之间的交流活动、人才培养合作以及文学艺术交流。我想介绍范廷兰老师(新闻传播学院,大学退伍军人协会成员)的一首诗和美国代表团成员的一首诗。
一寸古堡土地
• 范廷兰
脚步轻柔,声音轻柔, 让我的战友安息在草地下。 广治的天空蔚蓝,风很大, 尽管噪音很大,但不要摇动树木。 脚步轻柔,声音轻柔, 古城如此广阔,我的战友却安息在草地下。 每一寸土地都是真实的生命。 今天,我哽咽了。 你在哪里? 古城以东,古城以西,还是石汉江底。 八十一个日日夜夜,大地和天空被炸弹和枪弹覆盖, 白沙被烤黄,河水倾斜。 点一炷香,哭一哭! 我默默地告诉自己。 花一分钟听你呼唤…… 你在哪里,我的朋友? 你躺在祖国的田野上, 在奔海河的战线上。 手里拿着枪,眼睛闪着光芒, 向敌人倾泻仇恨,然后安详地倒下。脚步轻柔,言语轻柔,让我的战友安息在草地下。广治的天空蔚蓝,微风徐徐,永远吟唱着不朽的歌谣!
携手治愈伤口
诗歌加布兹·乔法尼(代表团成员在观看越南儿童创作的和平画时写道)
(译者:诗人、翻译家阮潘贵梅)去年秋天,我指导高中生写诗,回应越南儿童所画的真相。我们从网上取画,在投影屏幕上观看孩子们的经历。我和我的学生谈论了战争带来的强烈感受,以及越南年轻人所画的真相。我们一起睁开眼睛,看到我们都身处其中。看到战争烧死了我们的儿子,活活烧死了我们的兄弟。我告诉我的学生,在他们的画里写下他们对真相的感受。写下他们将要创造的未来,以及他们希望的明天。我给他们读了未来的台词。我正在画的台词,我将画出人们与爱好和平的领导人手牵着手,用相机捕捉他们的温柔。春天孵化的蛋。现在,秋天来了。战争的水印仍然在我们表面留下皱纹。我在胡志明市的战争遗迹博物馆,我仍然看到我们的孩子如何以真诚回应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