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青年团活动和青年干部科学研究工作

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晚上11:16
在胡志明市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共青团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范德英硕士(大学青年团副书记)对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青年团的活动和青年干部的科研工作进行了评价。
Hoạt động Đoàn và công tác NCKH của cán bộ trẻ
青年团活动和青年干部科学研究工作
在胡志明市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共青团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范德英硕士(大学青年团副书记)对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青年团的活动和青年干部的科研工作进行了评价。 2009-2012年,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将专业工作、咨询和支持团员学习、教学和科研作为一项重点活动。作为面向干部团员的典型活动,该校青年团于2011年5月12日成功举办了“青年干部科研活动”研讨会,吸引了众多团员参加,并在年鉴中刊登了14篇报告。此次研讨会为全校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提供了一个回顾、交流和探讨当前青年干部科研工作相关问题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他们向学校领导和上级青年团提出了建议。本文总结了研讨会的讨论内容,并对学校青年团未来规划和任务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1.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原河内科技大学和文学院)历经65年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是越南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领先中心,其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声望日益提升。秉持着建设高质量、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方针和目标,学校始终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校明确指出:“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重点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肩负着引领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知识创造、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使命,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 自1956年河内国家大学第一代干部队伍建立以来,尽管当时的干部队伍以青年为主,但除了教学之外,科研工作也备受重视。学校历代师生都为此感到无比自豪,因为在建校初期,文学院和历史学院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教师。尽管他们当时年纪尚轻,却很快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和智慧,成为学校、业界乃至全国的骄傲和楷模。历史系的青年干部林、黎、谭、王等,在学校学习仅三四年后,便开始发表他们毕生的研究成果。1960年,32岁的林丁春出版了《1897-1914年越南史》;25岁的黎辉出版了《黎朝初期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23岁的何文谭编辑并注释了《都底志》;26岁的陈国旺翻译并注释了《越南史》。与此同时,出现了“四大支柱”的联合研究成果:越南原始共产主义政权史、越南封建政权史……也是在那几年,文学系的干部们:33岁的丁嘉庆翻译并注释了《天南五禄》;27岁的何明德撰写了《文学作品与文学体裁》;26岁的潘居德参与编写了《爱国革命诗歌初选》……当然,当时的青年团活动还不够活跃,青年团在这些个人成就中所起的作用也难以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想在科学事业上起步并取得成功,越早越好。而他们,这所学校的第一批青年干部,在我们今天这个年纪——胡志明共青团员——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青年团深知青年团组织在支持成员发展技能、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能力、作用和责任,近年来始终注重专业活动,尤其重视干部成员的科研工作。青年团实施了多个项目,包括由国际组织资助的大型项目(例如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提升青年干部教学能力项目”)。此外,青年团还组织了多次面向青年干部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青年团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内容涵盖科研方法、报告撰写技巧、如何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等。最近一次是2011年5月举办的“青年干部科研活动”研讨会。近年来,学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青年团及其成员对自身日益重要的贡献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根据人事组织部和科研管理部的统计,近年来,学校青年干部的科研水平和成果持续提升。截至2011年1月,35岁以下(1976年及以后出生)青年干部人数为220人,占全校干部总数的45.6%。其中,拥有硕士学位141人(硕士1​​25人,博士16人),占64%;其余人员正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主持实施校级科研课题的青年干部人数为24人,占30人总数的80.00%;2009年为28人,占33​​人总数的84.85%;2010年为17人,占19人总数的89.47%。相应年份,本校青年干部获批的国家级大学课题数量分别为:12/37 (32.43%)、14/39 (35.89%) 和 13/15 (86.66%)。每年,青年教师在国内外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均占全校论文总数的约30%。具体而言,2007-2008学年为168/619 (27.14%),2008-2009学年为178/625 (28.48%),2009-2010学年为185/676 (27.37%)。如今,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各级重要科研课题的负责人都是35岁以下的教师已不再是稀奇事。员工每年发表10篇以上研究论文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一些员工还经常参加国外的科学会议和研讨会,并在国际上发表论文。

3. 然而,仍然有一些观点对年轻一代缺乏信心。许多留在学校的新干部缺乏自信,有时甚至对自己的科研生涯和未来坎坷的道路感到迷茫。这时,人们会将现在的年轻一代与前几代人进行比较。比较越多,他们就越感到担忧和不安。如今的社会与以往不同!对教职员工的要求和条件也不同!在当前形势下,年轻干部从事科研工作有很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有利条件体现在他们生活和工作在一个物质条件日益改善、数字技术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外语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障碍、挑战和问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让许多年轻教师感到担忧。首先,与其他许多工作和社会成本相比,教师的收入普遍较低。这让他们对目前的工作缺乏安全感,难以全身心投入科研。除了教学工资外,参与科研项目带来的额外收入也微乎其微。对许多人来说,如果想增加收入,他们会选择其他兼职工作,而不是科研。其次,对许多教职工,特别是那些刚入职、所在院系并非科研重点部门的教职工来说,即使是最低级别的科研项目,提出和注册也是一大难题。普遍的心态是恐惧。恐惧的是评审过程,恐惧的是能否完成。因为如果项目无法完成,将会导致诸多后果:影响竞争、无法获得职称、被扣除工资……如果不懂经济核算,许多领导会报告“亏损”。第三,即使有些教职工不太在意实施成本,发表科研论文也是一大障碍。许多教职工无法达到年度科研标准工时,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注册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以及如何向专业期刊投稿。第四,大多数青年干部仍在接受研究生培训、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工会和行政工作上:工会干部、工会成员、学术顾问、培训助理、政治助理、学生事务等等……特别是对于青年女干部而言,她们还要承担母亲身份、家庭责任等诸多其他方面的负担……4. 如何提高青年干部——肩负着大学和国家科学未来重任的人——的科研意识、兴趣、能力和质量,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落实这一问题的责任和方案并非青年团一人所能承担,它需要坦诚严肃的认识和评估;需要积极恰当的政策体系;需要同步一致的协调;需要全体人员的坚定决心。在这一共同的使命和责任中,党委、校务委员会和各职能部门的指导、引领和领导,以及各院系的人员建设和培训战略规划,自然发挥着关键作用。全校青年教职工对学校认可和高度赞赏他们的作用和能力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也对近年来学校优先支持青年教职工从事科研的具体政策感到欣慰。更重要的是,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切实有效的创新。作为学校青年的政治组织,学校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也因此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在为党员,特别是党员和教职工提供科研咨询和支持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显然,学校青年教职工是一支强大而有力的力量,在青年团组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持青年干部发展专业技能和专长,促进青年干部从事科研,应继续作为学校青年团未来工作的重点。青年团需要在内容和运作方式上不断创新,朝着更加务实有效的方向发展。为了使科研活动真正成为青年干部中日益壮大的运动,青年团组织需要更加积极地创建更多平台,特别是创造更多参与科研和发表科研成果的机会。此外,学校青年团也需要调研、提出建议,并指导学校领导和上级青年团制定和规划面向全体干部的政策,特别是面向青年干部的科研工作政策。然而,或许首要的责任在于我们每一个青年干部。如果每个人都不努力尝试、不积极进取,无论政策多么完善、措施多么积极,都无法取得成效。如今,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即使是杰出的人才,也难以成名,难以确立自己的专业声誉。然而,如果他们在这个年纪还没有找到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道路,那么可能就为时已晚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对未来充满信心,走好自己选择的道路。

作者:行政

 标签:工会活动消息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