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副教授,Nguyen Van Kim 博士

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上​​午9:49

副教授,Nguyen Van Kim 博士

1. 简历

  • 全名:阮文金
  • 出生年份:1962年
  • 在学校工作时间:自1986年起
  • 学位: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联系地址: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历史系,河内 + 电话:(04) 38585284 (CQ), (04) 38511669 (NR) + 邮箱:nguyenvankimls@yahoo.com, kimnguyenvanls@gmail.com

2. 研究与教学

2.1 研究和教学领域
  • 古代和中世纪世界历史及世界文明史
  • 近代日本的社会经济史和国际关系
  • 16至18世纪东亚的外交和贸易关系
2.2 工作流程
  • 1986年至今:在河内科学大学(现为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工作
  • 1998年至2004年:世界历史系副主任
  • 2004年至今:世界历史系主任
  • 2000年至2009年11月:历史系副主任
  • 2009 年 11 月至今: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校长。
  • 1992年7月至1993年3月:在日本金泽大学和北陆大学实习。
  • 1995年6月至1996年6月:东京国立大学研究员
  • 2000年12月至2001年3月:东京国立大学研究员
  • 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 8 月:韩国仁荷大学客座讲师。
曾多次参加东亚国家的科学会议和论坛。现任职务:历史学院科学委员会委员、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越南国家大学区域研究与国际研究跨学科委员会委员;《东南亚研究》期刊(越南社会科学院)编委会委员;越南历史科学协会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部主任;东亚研究委员会委员、《韩国研究》期刊(韩国仁荷大学)编委会委员。2.3. 为HVCH和NCS提供指导和培训
  • 已培养博士人数:2人(1名主修博士,1名辅修博士)
  • 正在接受博士培训的人数:5人
  • 已培养硕士生人数:12人
  • 正在接受培训的硕士生人数:5人

3. 已发表的作品

3.1. 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用书(专著、教科书、参考书)
  1. 今日日本(与副教授范鸿松博士合译)。理论信息出版社,河内,1991年。
  2. 南太平洋国家(与武阳宁教授合著)。真理出版社,河内,1992年。
  3. 了解东亚-东南亚部分地区农村管理组织经验(与潘大端教授、阮智定博士合著)。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5年。
  4. 越南语词典(樱井由美夫教授、桃木史郎教授合著)。东京,道宝社,1999年。
  5. 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原因与后果世界出版社,H.,2000 年。
  6. 世界历史的一些主题(与 Vu Duong Ninh 教授合著)。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1 年。
  7. 近代日本-越南历史交流:日本街头陶瓷贸易(樱井清彦教授和菊地精一教授、编辑共同撰写),出版社。多霍萨,东京,2002 年。
  8. 15至17世纪日本与东南亚的关系.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H.,2003年。
  9. 日本与亚洲——历史联系与社会经济转型.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H.,2003年。
  10. 东亚-东南亚:历史与现状(合著)。世界出版社,2004年。
  11. 历史学院——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合著)。世界出版社,河内,2006年。
  12. 日本历史(由副教授阮国雄共同撰写,阮国雄担任主编)。河内,Gioi出版社,2006年。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亚一些国家的改革运动(与 Vu Duong Ninh 教授合著)。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4. 越南乡村——多元与集中(合著)。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H.,2006 年。
  15. 东南亚——传统与融合(与 Vu Duong Ninh 教授合著)。世界出版社,河内,2007 年。
  16. 世界历史的一些话题,第 2 卷(与 Vu Duong Ninh 教授合编)。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7. 16至17世纪越南在亚洲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合著)。世界出版社,H.,2007 年。
  18. 狮与龙:四个世纪的荷越关系(合著者)。Boom,阿姆斯特丹,荷兰,2007 年。
  19. 南方社会科学(裴世强教授博士),南方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2007年。
  20. 对近代韩国与越南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与副教授尹大荣博士和阮孟勇硕士合著),韩国首尔成均馆大学,2009 年。
  21. 东亚——港口开放的第三只眼(合著). 韩国仁荷大学出版社,2010年。
  22. 文明而英勇的首都河内可持续发展,为了和平(合著)。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H.,2010。
  23. 升龙-河内教育:过程、历史经验和发展方向(副教授、理学博士阮海克,Cb.)。河内出版社,H.,2010。
  24. 升龙-河内的外交事务活动(副教授 Pham Xuan Hang 博士主编)。河内出版社,2010 年。
  25. 郑强勋爵:生活和事业(合著)。文化信息出版社,河内,2010年。
  26. 李朝(1009-1226)(Nguyen Quang Ngoc Cb. 教授、博士)。河内出版社,H.,2010。
  27. 胡志明市展望升龙-河内千年之旅(合著)。胡志明市综合出版社,2010年。
  28. 一些历史和社会问题(潘辉黎教授)。国家级社会科学项目“南方地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世界出版社,河内,2011年。
  29. 越南人民与大海(Cb.)世界出版社,H.,2011。
  30. 东亚世界中的越南——跨学科和区域研究方法。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年。
3.2. 文章(发表于专业期刊、国内和国际科学会议论文集)
  1. 澳大利亚的发现。河内科学大学学报,1993 年第 3 期(41),第 41-44 页。
  2. 荷兰人——在日本的早期岁月。历史研究杂志,第 4 期(275),1994 年,第 54-59 页。
  3. 关于日本历史上的德川时代,我有一些思考。历史研究杂志,第 6 期(277),1994 年,第 54-61 页。
  4. 古代和中世纪时期印度在东南亚的贸易活动(译者)。 Karashima Noburu 教授,《历​​史研究杂志》,第 3 期(280),1995 年,第 67-81 页。
  5. 德川时代与日本现代经济发展的前提。历史研究杂志,第 5 期(288),1996 年,第 62-66 页。
  6. 越南学生在日本的学习现状。日本研究杂志,1996 年第 3 期(7),第 54-57 页。
  7. 德川时代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研究杂志,第 2 期(225),1997 年,第 60-70 页。
  8. 德川时代日本武士阶层的经济地位。日本研究杂志,1997 年第 1 期(9),第 22-27 页。
  9. 德川时代日本商人阶层和商业活动的一些特点。历史研究杂志,第 2 期(291),1997 年,第 51-58 页。
  10. 德川时代的日本教育体系:典型特征。历史研究杂志,第 5 期(294),1997 年,第 59-70 页。
  11. 关于15世纪越南黎朝政府行政制度的一些问题(译文)副教授姚高雄博士,《越南国家大学科学学报》,河内,1997 年第 1 期(第十三卷),第 12-25 页。
  12. 通过神父亚历山德罗·瓦利尼亚诺的视角,了解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日本。历史研究杂志,1998 年第 2 期(297)和第 3 期(298),第 57-62 页和 66-72 页。
  13. 财阀——指现代日本社会的发展、经济和政治地位。日本研究杂志,1999 年第 3 期(21),第 32-40 页。
  14. 19 世纪日本改革进程中外间大名的作用——提出的科学问题。历史研究杂志,1999 年第 3 期(304)和第 4 期(305),第 66-74 页和第 53-63 页。
  15. 江户时代日本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些典型特征。经济研究杂志,第 3 期(250),1999 年,第 58-65 页。
  16. 16至17世纪越南部分贸易港口在东海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在:海上丝绸之路。(Sakurai Kiyohiko 教授 – Kikuchi Seiichi Cb. 教授),昭和大学出版;日本东京,研究论文第 6 号(日文),2000 年,第 45-52 页。
  17. 越南北部三角洲村庄的结构及其与黎朝的关系(译者)余仁顺教授,《历​​史研究杂志》,2000 年第 3(310)期和第 4(311)期,第 22-35 页和第 69-78 页。
  18. 江户时代的经济转型:现代日本发展的前提; 东亚日本研究会议,泰国塔玛萨大学,2000 年 3 月 14 日至 15 日。江户时代日本的社会经济变革:现代日本发展的前提。经济研究杂志,第 6 期(265),2000 年,第 53-57 页。
  19. 江户时代日本村庄及村落关系的一些典型特征(与越南村庄的比较) 载于:第一届越南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第三卷,河内Gioi出版社,2001年,第562-571页。
  20. 11至13世纪东北亚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的李朝; 在李公源与李朝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1-286页。
  21. 李朝法律——唐朝法律的吸收及其对李朝刑法的影响李公源与李朝(与李美善合译)。余仁善教授,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5-234页。
  22. 返回日本——实地考察和科学交流。科学信息,昭和大学,东京,日本,第12期,2001年,第5-8页。
  23. 日本开放——分析江户幕府与西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历史研究杂志,2001 年第 3 期(316)和第 4 期(317),第 71-78 页和 75-85 页。
  24. 24.16至17世纪东海的贸易体系及越南部分商港的位置(从地理和人文条件角度看)。历史研究杂志,第 1 期(321),2002 年,第 45-52 页。
  25. 25.16至17世纪日本与暹罗的贸易关系。日本研究杂志,2002 年第 2 期(38),第 61-70 页。
  26. 16至17世纪日本与菲律宾的贸易关系。东南亚研究杂志,2002 年第 2 期(53),第 26-38 页。
  27. 27.16至18世纪越南与日本的贸易关系。经济研究杂志,第 3 期(286),2002 年,第 56-67 页。
  28. 邓仲政府的海上贸易政策; 出自:日本-越南近代历史交流——日本街头与陶瓷交流(樱井清彦教授-菊池诚一教授),东京,土方所出版社,2002年,第75-88页。
  29. 与日本有着历史和传统文化联系。日本研究杂志,第 4 期(323),2002 年,第 58-69 页。
  30. 通过一些历史资料和历史著作对邓仲进行研究; 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探讨越南中南部地区的历史研究现状奈良基金会出版社,日本(日文),2002 年,第 111-114 页。
  31. 黎圣宗——一些外国历史学家的评论和评价中的生平与事业。越南国立大学科学杂志,第 3 期(第十八卷),2002 年,第 25-38 页。
  32. 论越南和日本历史上两个政府并行存在的机制。历史研究杂志,第 1 期(326),2003 年,第 62-74 页。
  33. 琉球王国与东南亚国家在15至16世纪的贸易关系。历史研究杂志,第 3 期(328),2003 年,第 57-69 页。
  34. 现代琉球与中国、日本的关系。历史研究杂志,第 4 期(329),2003 年,第 58-71 页。
  35. 江户时代日本的城市社会与市民文化。文化艺术杂志,2003 年第 8(230)期和第 9(231)期,第 90-99 页和第 110-114 页。
  36. 会安研究——取得的成就和提出的科学问题。国际会议论文集:保护和弘扬会安古镇的价值昭和大学出版社,东京,日本(日文),2003年,第107-112页。
  37. 日本江户时代参勤工系——发展过程、目标和机制。科学会议论文集越日关系:历史与现状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89-114 页。
  38. 江户城与近代日本都市化的发展特征; 在:东亚 - 东南亚 - 历史与现状世界出版社,2004 年,第 145-164 页。
  39. 通过一些史料了解16至18世纪大越与琉球王国的关系。杂志 日本和东北亚研究,第 5 期(53),2004 年,第 62-72 页。
  40. 日本:三次开放国门的机会——三种选择; 国际会议:东方与西方的交融及日本人类学,香港大学,2005 年 3 月。日本——三个机会,三种选择。历史研究杂志,第 5 期(336),2004 年,第 48-60 页。
  41. 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日本的经验。经济研究杂志,第 9 期(316),2004 年,第 67-78 页。
  42. 第二届越南研究会议的新成果。文化与艺术杂志,第 9 期(243),2004 年,第 102-106 页。
  43. 10至15世纪大越与东海贸易 在:东亚-东南亚:历史与现状(与 Hoang Anh Tuan 博士合译)。桃木史郎教授,世界出版社,河内,2004 年,第 309-330 页。
  44. 17世纪登外的对外贸易和越南与日本的关系。历史研究杂志,2005 年第 3 期(346)和第 4 期(347),第 19-29 页和 67-73 页。
  45. Oc Eo - Phu Nam:历史地位和区域关系。《科学杂志 - 社会科学与人文》,越南国家大学,河内,2005 年第 1 期(第 XXI 卷),第 42-57 页。
  46. 承诺与不承诺:美国对“越南问题”的政策以及西贡政府的最后日子; 在:越南处于国家统一、创新和一体化的进程中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3-445页。
  47. 10世纪东亚历史背景下的越南。科学杂志 - 社会科学与人文杂志,越南国家大学,河内,2005 年第 3 期(第 XXI 卷),第 17-30 页。
  48. 越南历史上的胡氏王朝城池和胡氏王朝时期越南胡朝城寨研究(大泽真澄教授 - 菊池诚一教授);第一卷,由日本东京昭和大学出版(日文),2005 年,第 125-129 页。
  49. 越南处于国家统一、创新和一体化的进程中(与 Nguyen Van Khanh 教授合著)。社会科学信息杂志,2005 年第 5 期,第 24-29 页。
  50. 50.15至17世纪琉球王国与朝鲜的关系;(与 Nguyen Manh Dung 合著)。历史研究杂志,第 10 期(353),2005 年,第 38-49 页。
  51. 17至18世纪东京的对外贸易及区域关系。文明的和谐与繁荣——历史的变迁:现实、表象与想象,北京论坛,中国,2005 年 11 月 16-17 日,第 78-93 页。
  52. 红河流域越中经济文化交流进程及其在区域关系中的应用.科学期刊 - 社会科学与人文期刊,河内国家大学,第 1 期(第 XXIII 卷),2006 年,第 9-26 页。
  53. 越南南部——海洋经济环境和区域关系。历史研究杂志,第 1 期(357),2006 年,第 34-45 页。
  54. 越南的日本研究——特点和趋势;(与 Nguyen Manh Dung 硕士合著)。东北亚研究杂志,2006 年第 2 期(62),第 52-64 页。
  55. 论越南和日本历史上的关系、经济和文化交流。东北亚研究杂志,第5期(65),2006年,第36-47页。
  56. 邓仲在区域权力关系和互动中的作用。历史研究杂志,第 6 期(362),2006 年,第 19-35 页。
  57. 通过历史、实地考察和考古资料对云屯商业港口系统进行了研究。考古学杂志,第 4 期(142),2006 年,第 46-65 页。
  58. 50年——历史系科学研究历程。历史研究杂志,第 9 期(365),2006 年,第 3-11 页。
  59. 世界历史系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 历史系.东南亚研究杂志,第80(5),2006年,第51-59页。
  60. 17世纪东京的对外贸易和地区关系th- 十八th世纪《历史研究杂志》,第 1 卷,第 1 期,2006 年,第 72-82 页。
  61. 16至17世纪,Pho Hien和Domea在Dang Ngoai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历史研究杂志,第 3 期(371),2007 年,第 3-11 页。
  62.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在:世界历史的一些主题,第二卷,(Vu Duong Ninh 教授 - Nguyen Van Kim Cb.),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H.,2007 年,第 162-204 页。
  63. 越南的韩国研究——从日本研究的建立中汲取经验,东亚世界韩国研究国际研讨会,仁荷大学-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胡志明市,2007 年 2 月。越南的韩国研究——构建日本研究的一些经验;《东北亚研究杂志》,2007 年第 7 期(77),第 66-73 页。
  64. 论越南传统与对外贸易活动——历史现实与认知;(与 Nguyen Manh Dung 合著)。历史研究杂志第 8 期(376)和第 9 期(377),2007 年,第 21-37 页和第 19-31 页。
  65. 东海——区域安全与合作问题(历史视角及越南海上立场视角)科学会议论文集:东盟:回顾与展望 40 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174-194 页。
  66. 20世纪的越南th世纪:从对抗到合作 从文化历史视角出发的探讨东亚历史和解国际论坛;主办方:韩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东北亚历史基金会,首尔,2007年10月。转载于东南亚研究越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2007 年,第 24-33 页。
  67. 17至18世纪从东南亚到日本的帆船历史研究杂志第 11 期(379)和第 12 期(380),2007 年,第 15-25 页和 44-51 页。
  68. 对日本和世界文明的独特视角。对梅尾忠夫所著《历史的生态视角》一书的介绍和分析,世界出版社,2007 年。《历史研究杂志》,2008 年第 2 期(382),第 73-80 页。
  69. 室利佛逝海事机构和区域关系。东南亚研究杂志,第 1 期(94),2008 年,第 3-18 页。
  70. 70.东南亚古代社会的印记。历史研究杂志第6期(386),2008年,第25-39页。
  71. 越南——民族统一的动机和进程国际会议论文集“政治统一与历史教育”,首尔国立大学,首尔,2008年2月20日至23日。越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越南——民族统一的动机和进程东南亚研究,2008 年,第 10-18 页。
  72. 关于东北亚国家教育模式和传统组织方式的一些思考.东北亚研究杂志,第5期(87),2008年,第21-27页。
  73. 范顿研究:历史、成就和科学问题。“云屯商港——历史、经济潜力和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广宁省云屯,2008 年,第 602-613 页。
  74. 为越南国教寻找道路。文化艺术杂志,2008 年第 9(291)期和第 10(292)期,第 17-21 页和第 17-22 页。
  75. 从7世纪到16世纪的南方历史研究——实践、认知和方法。研讨会论文集:南方地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和方法,H.,2008 年 8 月 12 日,第 51-62 页。
  76. 16至17世纪东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东亚世界认知及区域背景下的越韩关系”研讨会论文集。越南历史学会-韩国历史学会(越韩双语),首尔,2008 年,第 205-225 页。
  77. 通过阮长祖的部分作品了解世界观和越南的地位.会议论文集:现代越南-韩国比较研究。越南国家大学-仁荷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韩国),H.,2008。
  78. 越南历史上铸币和货币使用的一些一般特征;(菊池诚一教授、樱木真一教授合著),(日文),昭和女子大学,东京,第12卷,2008年,第159-164页。
  79. 15世纪东亚地区历史和政治背景下的大越。历史研究杂志,2009 年第 2 期(394),第 33-45 页和第 3 期(395),第 24-29 页和第 47 页。
  80. 凡屯商业港的系统性和规模——对商业港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历史研究杂志,第 9 期(401),2009 年,第 3-19 页。
  81. 开放时代之前的东亚贸易网络及其发展后果:以会安为例.东北亚研究杂志,第3期(97),2009年,第54-68页。
  82. 云屯 - 大越国际海港亚洲世界历史学家协会第一届大会论文集,2009 年 5 月 29 日至 31 日,日本大阪,DVD,2009 年。
  83. 东亚“海洋网络”在港口开放及后续发展之前的形成:以会安为例(专题文章),《韩国研究杂志》,仁荷大学,2009 年 5 月,第 49-78 页。
  84. 越南社会十六th-十八th越南与日本之间的几个世纪及陶瓷交流,第一届 KASEAS-CSEAS 联合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的相互依存——移民、投资和文化流动,韩国,2009 年 6 月 19-21 日。《东北亚研究杂志》,第 7 期(101),2009 年,第 15-29 页。
  85. 日本中央直辖市政府组织和管理模式(以江户-东京为例)越南国家大学越南研究与发展科学研究所:《关于构建我国当今中心城市特有的组织和国家管理模式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09 年。
  86. 李朝时期云屯商港及对外贸易关系. 科学会议“李朝千年及升龙都城”论文集,河内人民委员会,世界出版社,河内,2009 年,第 190-203 页。
  87. 古代泰国王国的商业活动。东南亚研究杂志,第 7 期(112),2009 年,第 3-10 页。
  88. 泰国原材料产区及传统手工艺品生产.东南亚研究杂志,第2期(119),2010年,第12-20页。
  89. 16至17世纪东亚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东北亚研究杂志,第1期(107),2010年,第12-27页。
  90. 山罗半岛 - 西北 - 北印度支那:潜力和地位. “创造社会经济活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越南国家大学河内分校-图卢兹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Le Mirail, H.,2010 年。越南历史科学协会:《过去与现在》杂志,第 367、368 和 369 期,2010 年 11 月至 12 月,第 12-26 页、第 30 页和第 32-35 页。
  91. 大越文化通过陈朝部分贵族的行为和意识,对周边国家做出回应。.文化艺术杂志,2010 年第 3(309)、4(310)和 5(311)期,第 21-25 页。
  92. 文明与帝国:回顾东亚国家的发展道路历史研究杂志第 2 期(406),2010 年,第 3-19 页。
  93. 邓仲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回应. 科学期刊 - 社会科学与人文期刊,越南国家大学,河内,2010 年第 2 期,第 71-84 页。
  94. 李-陈时期升龙-大越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历史研究杂志第 7 期(411),2010 年,第 19-33 页。
  95. 通过西方人的评论和评价,了解17至19世纪的升龙-河内; (与 Nguyen Manh Dung 合著),《胡志明市迈向升龙千年 - 河内》,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 - 文化、体育和旅游部 - 胡志明市国立大学,2010 年,第 492-526 页。
  96. 通过一些西方历史资料了解黎贞时期大越的对外贸易; 刊载于:郑强勋爵——生平与事业,文化——信息出版社,河内,2010 年,第 412-449 页。
  97. 寻找一片土地——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对会安古城的研究” 作者:Kikuchi Seiichi 教授。《历史研究杂志》,第 10 期 (414),2010 年,第 70-74 页。
  98. 麦氏王朝的工商业经济历史研究杂志,第 12 期(416),2010 年,第 3-18 页。
  99. 关于古代和中世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特征、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几点思考. 会议论文集: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与培训——成就与经验,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2010 年,第 313-336 页。
  100. 真腊王国的形成与发展。东南亚研究杂志,第 10 期(127),2010 年,第 13-22 页。
  101. 关于陆真立和翠真立之间的分离。东南亚研究杂志,第 11 期(128),2010 年,第 3-10 页。
  102. 陆灿立和翠灿立之间的关系。东南亚研究杂志,第 1 期(130),2011 年,第 3-19 页。
  103. 邓特朗的商品和货物来源. 2010 年日本东京昭和大学“会安与江户”国际会议论文集。历史研究杂志第 4(420)期,2011 年,第 3-17 页。
  104. 从海洋神话到海洋文化层——历史和民族文化研究中对海洋和岛屿的认知历史研究杂志,第 9 期(425),2011 年,第 3-20 页。
  105. 知识资源:联系与社会经济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南国家大学河内分校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南特大学,2011 年,第 135-148 页。
  106. 越南历史上的海洋思想、保护主权和海洋资源的政策. 第五届全国海洋科学与技术会议论文集,自然科学与技术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337-347页。
  107. 7至16世纪越南南部——面貌、历史和文化特征; 刊载于:文化和社会认同的一些问题,世界出版社,2011 年,第 93-114 页。
  108. 西方殖民入侵和吞并东南亚之前的背景(与副教授 Tran Khanh 博士合著),东南亚研究杂志,第 10 期(139),2011 年,第 3-19 页。
  109. 云屯商港——潜力与发展势头历史研究杂志第 12 期(428),2011 年,第 3-15 页。
  110. 在古老占族地区从事燕窝开采的行业. 日本昭和大学科学杂志,2012年。
  111. 在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挑战和解决方案,《越南高等教育创新——现状与解决方案》科学会议论文集,越南国家大学,2012 年,第 52-69 页。

4. 研究课题

4.1. 主持并接受
  1. 16至17世纪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国家大学水平科学课题。编号 T.2001.05,2002。
  2. 15至17世纪日本与东南亚的关系。国家大学水平科学课题。编号 CB.01.41,2005 年。
  3. 16至17世纪越南与日本的贸易关系。该项目由住友基金会于 2006 年资助。
  4. 古代东南亚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及区域关系。越南国立大学重点科研课题。代码 QGTĐ。04.09。越南国立大学,2006。
  5. 外国人眼中的越南河内升龙。国家级科学项目“从升龙-河内汲取外交政策经验”项目经理。项目编号 KX 09-03(副教授,范春航博士,项目经理),2007 年。
  6. 越南南部,公元7至16世纪。“南方地区形成与发展过程”项目科学课题(潘辉黎教授,项目负责人)。科技部,2007-2011年。
4.2. 以成员身份参与
  1. 印度支那:起源与历史问题。部级科研课题(负责人:武明江教授)。河内国家大学,1987-1988年。
  2. 传统价值观与当今越南人民。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 KX 07-02(负责人:潘辉乐教授),1995-1997 年。
  3. 农村社会政治机构。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 KX 08-09(负责人:潘大端教授),1995-1997 年。
  4. 11至19世纪东北海港系统——历史与现状。河内国立大学重点科学课题。代码 QGTĐ.04.10(Nguyen Quang Ngoc 教授、博士)。 VNU 河内,2006-2007。
  5. 东亚一些国家的改革运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越南国家大学河内分校特殊科研课题。编号 QG.04.17(负责人:武阳宁教授)。越南国家大学河内分校,2006-2007。
  6. 升龙 - 河内教育,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时期首都教育和培训发展的方向。国家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 KX.09.07(负责人:副教授阮海克博士),科技部,2007-2009 年。
  7. 升龙——河内作为国家的政治和行政中心——管理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国家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X.09.02(负责人:副教授武文泉博士)。科技部,2007-2009年。
  8. 对构建我国当前中央直辖城市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具体模式进行研究。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KX 02-03/06-10(负责人:阮光玉教授)。科技部,2007-2010年。
  9. 东南亚殖民时期及民族解放史(16世纪至1945年)。该课题属于部级科学计划。项目编号:144/KHXH-HDKH-B07(负责人:副教授、理学博士 Tran Khanh)。越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2007-2010 年。
  10. 日本的道路和模式——发展理念、价值观、意义和经验教训。该课题属于国家级独立课题:胡志明时代越南发展理论及其在21世纪初的应用。课题编号:DTĐL 2008G/09(负责人:副教授,To Huy Rua博士);中央理论委员会。
  11. 云屯——越南的国际商业港口。科学课题组 A(重点课题),越南国家大学,代码:QGTĐ 10.25(负责人),越南国家大学,2010-2012 年。

5. 奖项

  • 该项目获得二等奖(无一等奖):“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原因与后果“2000年越南历史科学协会颁发的Pham Than Duat奖。
  • 项目奖

作者:行政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