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国际科学会议“13世纪世界背景下的白藤和陈朝”

2018年12月23日,星期日,上午8:23
2018 年 12 月 22 日,越南广宁省下龙市与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合作举办了“13 世纪世界背景下的白藤与陈朝”国际科学会议。

参加研讨会:

- 广宁省方面有:武氏秋水博士(广宁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氏幸女士(广宁省文化体育厅厅长)和陈文荣先生(广安市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 越南国家大学方面有:阮金山副教授(越南国家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武明江教授(越南国家大学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阮光玉教授(越南国家大学越南研究与发展科学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方面有:范光明教授(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阮文金教授(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研究与发展科学研究所、河内师范大学第一分校和第二分校、鸿德大学、越南军事历史研究所和广宁博物馆等培训和研究机构的41份报告。此外,还有来自大阪大学、昭和女子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研究所、韩国研究所和立教大学的国际学者出席。

在越南古代和中世纪历史上,陈朝大越民族抗击蒙古的三次战争,特别是1288年的白藤战役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彰显了大越的成熟,也展现了越南人民对抗外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团结一致的精神。同时,这些事件也对地区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后,陈朝通过国内的和解政策和巧妙的外交手段,维护并巩固了大越的和平,开启了越南的繁荣时期。

2018年是纪念白藤战役战胜蒙古-阮军730周年(1288-2018)和陈仁宗皇帝逝世710周年(1308-2018)。在此背景下,举办了题为“十三世纪世界背景下的白藤战役与陈朝”的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旨在认识和评估白藤战役胜利和抗击蒙古-阮军在越南民族史、地区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和关键地位。会议还有助于阐明陈朝在抗战中的贡献,以及战后时期开放进步的政策,特别是陈仁宗皇帝的民族和解思想。

广宁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武氏秋水博士代表省政府表示,她非常荣幸广宁省能够成为此次国际会议的举办地,该会议旨在探讨对越南建国和保卫国家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陈朝。此次会议丰富了白藤战役和陈朝的研究资料,有助于将文化和历史价值传承给后代,并提升这片圣地的旅游吸引力。武氏秋水博士希望,科研机构和高校能够继续加大对科研成果的投入,为广宁省的社会文化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与广宁省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Vu Thi Thu Thuy 博士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

越南国立大学副教授阮金山博士代表该校强调了本次会议的重大科学和政治意义。会议提供了一个跨学科和专业视角,回顾和分析第三次白藤战役胜利研究成果的机会。从更广阔的层面来看,会议将13世纪陈朝统治下的大越地区与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在抵御蒙古入侵方面的经验进行比较。此外,与会代表还将就如何弘扬陈朝、广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文化价值提出科学论证和建议。

副教授阮金山博士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在全体会议上,研讨会听取了两份报告:

阮光玉教授(越南研究与发展科学研究所)的论文《白藤传统》回顾了白藤在938年、981年三次胜利以及1288年达到顶峰的历史发展。论文由此肯定了白藤传统的存在——它是越南人民优秀品质的结晶,例如爱国主义、消灭侵略者的意志、人民战争中地方力量的联合与巧妙运用以及面对危险挑战的奋起反抗。

Nguyen Quang Ngoc教授博士发表论文

桃木史郎教授(日本大阪大学)的论文《陈朝历史的多层次视角:全球史方法的新进路》简要介绍了全球史方法。该论文运用这一视角,阐明了陈朝时期大越的诸多问题,例如13世纪的全球化进程、温和派国家的地位、武士阶级的作用、小农社会的形成……

桃木史郎教授博士发表了一篇论文

全体会议结束后,研讨会继续进行,下设两个小组委员会:

第一场研讨会:“13世纪全球背景下的蒙古帝国与大越民族”,演讲主题包括:李康汉博士(韩国研究所)的“高丽王朝对蒙古元军入侵威胁的回应”;阮秋贤博士(河内国家教育大学历史系)的“13世纪北方入侵压力下陈朝与南宋和蒙古元朝的关系”;四日市康弘副教授(日本立教大学文学院)的“战争和蒙古统治(蒙古治下的和平)影响下的亚洲海上贸易”;陈氏泰霞副教授(西贡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的“一些俄罗斯历史著作中关于13世纪大越军队和人民抵抗蒙古的战争的描述”。大学),“蒙古征服西亚:1258 年巴达战役”,阮文金教授(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校长)博士著。段松英(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著。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第二场专题研讨会“白藤之战:新文献,新视角”将带来以下报告:黄英俊副教授(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的“陈朝与13世纪对蒙古-元的三次胜利:历史气候学视角”;邓宝海副教授(北京大学)的“论白藤之战与蒙古-元战俘”;阮氏翠副教授(清化鸿德大学)的“陈朝及其对清化地区第二次抗击入侵者战争(1285年)的影响”;邓鸿山副教授(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历史系)的“通过陈朝考古文献了解蒙古入侵越南”;以及“教育——陈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形成”。杜香草博士(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学院)的《儒家知识分子阶层》、黎氏莲博士(越南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白藤战场上的木桩场的作用——来自近期考古成果的新认识》、马克·斯塔尼福斯教授(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和木村淳博士(日本东海大学)的《白藤战场上木桩场的作用——来自近期考古成果的新认识》。

在会议闭幕致辞中,武明江教授总结了会议提出的几个要点。首先,评估白藤战役的胜利,不应仅仅关注军事层面,而应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例如,为了实施人民战争战略,陈朝必须保持与民众的密切联系,以吸引地方力量的参与。其次,有必要将这一事件置于区域乃至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并将陈朝与其他越南乃至世界王朝进行比​​较。从全球视角出发,学者们才能得出更加全面、客观和丰富的结论。第三,有必要将会议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切实的产品和资源,为广宁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例如,以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重现白藤战役,将更能凸显这场战役的历史文化价值。基于此,武明江教授高度赞扬了组委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工作精神,并宣布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

武明江教授博士在会议闭幕式上致闭幕词。

作者:陈明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对文章进行评分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