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位文学专业的学生——通识……河内国家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北方恢复和平后第一所基础科学教育培训机构。阮如坤巽教授是河内国家大学的首任校长,并一直担任此职直至1982年退休。1995年9月,在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基础上,成立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成为河内国家大学的骨干成员院校。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与众多著名教授的名字紧密相连,例如:邓泰梅、陈文娇、陶维英、陈德草、曹春辉、黄春二、丁春林、潘辉黎、河文坦、陈国旺、阮泰干、丁嘉庆、黄如梅、黎廷奇、陈廷辉、潘玉、曹春豪、河明德、潘居德……这支由全国顶尖教授和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曾在这所学校工作,倾注了他们的精力和智慧,不仅创造、建设和巩固了越南科学的核心和最根本的价值观,而且还培养、指导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总书记阮富仲是河内国家大学文学院第八届毕业生(左二站立者,摄于1965年2月美池宿舍)。
阮富仲总书记于1963年至1967年就读于河内国家大学文学院,师从何明德教授(人民教师)。在《印度支那大学百年校庆——河内国家大学》年鉴中,他回忆起初次入学时的激动和自豪:“1963年9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聚集在黎圣宗街1号教室(现黎圣宗街19号楼)。点名之前,我在陶丹花园玩耍。抬头望着校门口,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越南大学’的字样,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初次见面时,我们都有些腼腆,但彼此熟悉之后,我们发现所有的朋友都很优秀,他们不仅是北方文学院的佼佼者(当时南方尚未解放),更是全省的顶尖学生……”
此时,我国人民为保卫祖国而进行的抗美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敌军加大了对北方的轰炸力度。战争导致学校分散:第一年在朱朗地区上课,第二年迁至美池地区,1965年至1967年,河内大学的师生疏散到北泰省(现太原省)大子县。
阮富仲总书记前往太原省大子镇,探望了在学校疏散期间收留他和河内国家大学学生的家庭。
在炮火连天的年代,尽管饥寒交迫,学校师生仍决心好好教书、好好学习,努力为战斗和生产服务,决心建设和培养一支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为未来的国家建设事业做好准备。
当时,文学院有130多名学生,背景和年龄各不相同,但阮富仲同志却被组织委以重任,担任班级青年团书记。1967年,在丁家庆教授的指导下,四年级学生阮富仲以《与诗人苏友一起研究民间诗歌》为题,成功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成为班上唯一获得满分的学生。同年,他还荣幸地加入了党,这在当时的学生中极为罕见。
阮富仲总书记在河内国家大学文学院第八届文学班(1963-1967)同学会上拍摄纪念照。
1967年毕业后,学校原本打算留他担任讲师,但上级决定将他调到《学习杂志》(现《共产党杂志》)工作——该杂志是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现越南共产党)的理论和政治机关刊物。在《学习杂志》工作期间,他被国家派往苏联实习,在苏联社会科学院(隶属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学习并完成博士论文答辩。1983年回国后,他继续在《共产党杂志》工作,先后晋升为部门副主任(1983年10月)、部门主任(1987年9月)、编辑委员会成员(1989年3月)、副总编辑(1990年5月),最终于1991年8月担任《共产党杂志》总编辑。他先后被国务院大学教授委员会授予党建领域副教授(1992年)和教授(2002年)职称。
1996年,他被上级任命为河内市委副书记兼大学委书记,负责党的宣传工作。1998年2月,他被上级调入中央,负责党的思想文化科学工作,并担任中央理论委员会副主席。2000年,他被任命为河内市委书记。此后,他继续担任多项重要职务,例如国会主席(2006-2011年)、2011年当选越南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并于2016年和2021年连任……
2010年,阮富仲同志访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时,以文学院校友的身份动情地说道:“我在这所学校长大,永远为学校的传统和声誉感到自豪。” 多年前,阮富仲在《共产党杂志》担任副总编辑时,经常为文学院的学生讲授专业课程。他为人朴实,乐于搭乘文学院年轻讲师的自行车,往返学校授课,然后再送他回阮尚贤街。
……致越南教育和培训领域根本性和全面性创新的发起者阮富仲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培训事业。他亲自签署并颁布了2013年11月4日第29-NQ/TW号决议,题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一体化的背景下,对教育培训进行根本性和全面性创新,以满足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该决议是在国家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世界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背景下颁布的。第29-NQ/TW号决议在振兴国家教育事业中发挥了尤为重要的历史性作用,标志着党的教育培训发展思想和战略视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体现了党为国家短期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而进行教育创新的战略决心。
经过十余年的实施,我国教育培训取得了长足进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为提高人民知识水平、开发人力资源、关注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转向全面发展学习者的素质和能力、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增强高等院校自主性、逐步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趋势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国际标准,越南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十年前,全国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仅为15%左右;目前,这一比例已翻了一番多,达到32%左右。在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已接近80%(其中超过20%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2018年,越南国家大学及其胡志明市分校首次跻身夸夸雷利·西蒙兹世界大学排名前1000强,这在越南高等教育史上尚属首次。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将越南国家大学的社会科学领域排名世界前501-600强。
2010年,时任越南国家大会主席的阮富仲总书记访问了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庆祝该校建校65周年,并获颁胡志明勋章。
阮富仲总书记始终强调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重要作用,因为这是一门研究人类、研究与人类、人类与社会相关问题的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帮助人们从多元视角看待生活现实,解释和阐释社会运动和发展进程,探究人类生活中各种事件和现象的起因、后果和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帮助人们预见、评估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避免变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提供科学见解,帮助政治组织、国家和社区寻求更合理的发展战略,帮助决策者更有效地制定、颁布和实施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发展政策。
阮富仲总书记生前始终提醒学院董事会,要特别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巩固学院作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顶尖人才培养和研究中心的地位,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研究、创造和传播为己任,切实为国家建设、国防和国际一体化事业做出贡献。他特别指示学院科研人员要集中精力开展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项目,为国会、党政机关等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阮富仲总书记——一位伟大的知识分子、越南革命的杰出人才、思想家、文化家、党和人民的杰出领袖、河内国家大学的优秀校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对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师生的热忱将永远传承下去,并成为大学发展战略的指路明灯。
如今学校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声誉,是历代师生近八十年来辛勤耕耘、精心培育的“文学传统”、“人文精髓”和“人文核心价值”的融合。正如阮富仲总书记每次视察学校时都亲切地告诫教职工的那样,传统是一种资源,一种需要不断培育、传承和发扬的内在力量,才能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师生敬献一根香,缅怀阮富仲总书记的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这是总书记留给越南全体党员和各界人民的著作之一。
越南共产党电子报: 阮富仲总书记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回忆
越南共产党电子信息门户网站 - 总书记: 阮富仲总书记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回忆
记录:总书记阮富仲——一位忠诚、睿智、堪称楷模的领导人
阮富仲教授,从普通科学大学的学生一路奋斗成为河内市委书记
与八年级(K8)班和阮富仲老师的美好回忆
阮富仲总书记对所有人的关爱
(VTC1)阮富仲总书记——从文学系学生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泰国与阮富仲总书记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