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文学系的一名学生——普通……河内国立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朝鲜恢复和平后第一所基础科学教育和培训机构。 GS。阮如昆嵩是河内理工大学第一任校长,并一直担任该职位直至退休(1982 年)。 1995年9月,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在综合科学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基础上成立,成为河内国家大学的支柱成员大学。
学院的创建和发展历程伴随着著名教授的名字,如:邓泰梅、陈文饶、陶维英、陈德草、高春辉、黄春意、丁春林、潘辉黎、河文新、陈国王、阮太疆、丁家庆、黄如梅、黎廷祺、陈廷有、潘玉、高春豪、河明德、潘古德……。国内顶尖教授和科学家汇聚一堂,在学院内辛勤工作,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不仅创造、建设和肯定了越南科学的核心和最基本价值观,而且培养、指导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阮富仲总书记是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八届毕业生(左二,摄于1965年2月,美池宿舍)
阮富仲总书记1963年至1967年就读于河内大学文学系,班长为人民教师何明德教授。在《印度支那大学——河内国家大学百年校庆》纪念册中,他回忆起第一次踏入这所学校时的激动和自豪:“1963年9月初,一个美丽的早晨,我们聚集在黎圣宗街1号(现黎圣宗大楼19号)的1号教室。点名前,我站在陶丹花园里玩耍。抬头望向校门,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越南大学’三个字,心中充满了兴奋和自豪。初次见面时,我们还有些羞涩,不敢轻易打招呼。但看到我们的朋友,他们个个都是‘超级’,如果不是北方文学系(当时南方尚未解放)的第一名或第二名,那也是全省的顶尖人物……”
此时,我人民抗美救国战争进入激烈的高潮,敌人加大了对北方的轰炸和袭击。战争导致学校分散,第一年在Chua Lang地区就读,第二年迁至Me Tri地区,1965年至1967年,河内大学师生疏散至北泰省(现太原省)大慈县。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看望了在太原省大慈县学校撤离期间收留他的家人和河内国立大学学生。
在炮火纷飞的年代,学校师生不畏饥饿、寒冷、艰苦,立志教好、学好,努力为战斗和生产服务,决心建设和发展一支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未来做好准备。
当时,文系有130多名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学生,但阮富仲同志受到组织信任,被赋予班团书记的重任。 1967年,在阮富仲大学四年级丁家庆教授的指导下,以“与诗人苏友的民间诗歌”为题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成为该班唯一获得最高分的学生。也是在这一年(1967年),他荣幸地被录取入党,这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阮富仲总书记在河内国家大学文学系文学八班(1963-1967届)会议上合影留念
1967年毕业后,学校本想留校任讲师,但上级组织决定将他调到越南劳动党(现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政治机关——《学习》杂志社(现《共产党》杂志社)工作。工作期间,曾被国家公派赴苏联实习,在苏联社会科学院(苏共中央直属)学习并完成博士论文答辩。 1983年回国后,继续在《共产党》杂志社工作,先后任该社副社长(1983年10月)、社长(1987年9月)、编辑部委员(1989年3月)、副总编辑(1990年5月)、总编辑(1991年8月)。 1992年被国务院党建工作委员会授予副教授称号,2002年被授予教授称号。
1996年,他被上级调任河内市委副书记兼大学部部长,负责市委宣传工作。 1998年2月,他被上级任命到中央负责党的思想文化科学工作,兼任中央理论委员会副主席。 2000年调任河内市委书记。此后,他继续担任国会主席(2006年-2011年)、2011年任越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等多个重要职务,2016年、2021年再次当选……
2010年,阮富仲同志在访问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时,以文学院老校友的情怀动情地说:“我在这所学校长大,永远为学校的传统和品牌感到自豪”。多年前,阮富仲在《共产主义杂志》工作期间,曾担任副总编辑,定期为该校文学专业学生讲授专业课程。他简单而快乐,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让学院的一位年轻讲师载他去学校上课,然后再送他回阮常贤小区。
…成为越南教育培训领域根本性和全面性创新的发起者阮富仲总书记特别重视教育培训工作。他亲自签署并颁发了2013年11月4日第29-NQ/TW号决议,题为“在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和国际一体化框架下,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根本性和全面创新,以满足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该决议是在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世界进入工业革命4.0时代的背景下发布的。第29-NQ/TW号决议在国家教育振兴事业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历史性意义,标志着我党对教育培训发展战略构想和愿景迈出新一步,彰显了革新教育事业、服务国家近期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心。
实施第29-NQ/TW号决议十多年来,我国教育培训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为提高人民知识水平、开发人力资源、关心培训和培养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知识传授转向学习者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创新通识教育项目,扩大高校自主权,逐步向世界先进国家教育发展水平靠拢。
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按照国际标准逐步提高。十年前,全国高校讲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仅为15%左右;如今,这一比例已增长了一倍多,达到约32%。在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比例已接近80%(其中20%以上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 2018年,越南高等教育史上首次,河内国立大学和胡志明市国立大学跻身Quacquarelli Symonds排名的世界前1000所大学之列。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将 VNU 的社会科学领域评选为全球前 501-600 名。
2010年,时任国会主席的阮富仲总书记视察了越南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庆祝该大学建校65周年,并授予该大学胡志明勋章。
阮富仲总书记始终强调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别重要作用,因为这是关于人、关于人、人与社会问题的科学领域。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帮助人们对现实生活有多元的视角,对运动和发展的过程进行解释和阐释,探究人类生活中事件和现象的原因、后果、相互关系,预测其变化趋势,从而帮助人们预测和计算,以尽量减少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或避免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提供科学见解,帮助政治组织、国家和社区寻求更合适的发展战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有效地制定、颁布和实施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发展政策。
阮富仲总书记生前经常提醒学校董事会特别重视培养质量,继续肯定学校作为全国领先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培训与研究中心的声誉,其使命是带头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研究、创造和传播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知识,为国家建设、捍卫和融入国际社会事业做出有效贡献。他特别建议学院科研人员重点开展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项目,为国会、党、国家和政府机构的政策建议做出切实有效的贡献。
伟大的知识分子、越南革命的伟大人才、思想家、文化家、我党和人民的杰出领导人、河内国家大学的优秀校友——阮富仲总书记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对人文社科大学师生的关爱之情将永远传承,成为学校发展战略的指引。
学院如今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声誉,是近八十年建设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学院师生辛勤培育的“文学传统”、“普遍国粹”和“人文核心价值”的结晶。传统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内在的力量,需要不断培育、繁衍和弘扬,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作出贡献——正如阮富仲总书记每次视察学校时亲切地嘱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那样。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师生向阮富仲总书记的精神敬献一炷香,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这是总书记给全体党员和越南各阶层人民留下的著作之一。
越南共产党电子报: 阮富仲总书记与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的美好回忆
越南共产党电子信息门户网站-总书记: 阮富仲总书记与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的美好回忆
记录:阮富仲总书记——忠诚、睿智、模范领袖
GS。阮富仲:从大学生到河内市委书记
与八年级(K8)和阮富仲先生的美好回忆
阮富仲总书记对全民的深情
(VTC1)总书记阮富仲——从文学系学生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与阮富仲总书记在泰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