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A:地方层面的国际合作——以岘港市为例(1997-2020 年)。

星期二 - 2023年7月4日 00:03
1. 博士生姓名:Do Phuong Thao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0年1月22日4.出生地点:岘港市
5. 承认博士生的决定: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2019 年 11 月 26 日第 4416/2019/QD-XHNV 号决定
6.培养过程的变化(如有):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2022年12月7日第3675/QD-XHNV号决定,关于延长博士生学习期限QH-2019-X(第二轮,第一次)。
7. 论文题目:地方国际合作——以岘港市为例(1997年-2020年)。
8.专业:国际关系 9.代码:9310601.01
10.科学顾问:TS教授。黄克南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 目的:以岘港市为例,阐明世界和越南地方层面的国际合作意识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岘港市国际合作成效的措施。
- 研究对象:世界部分国家及越南地方层面的国际合作,具体研究岘港市的国际合作。
使用的研究方法
- 一般方法:论文运用分析、综合、实证、比较、统计、预测等方法,分析地方国际合作的特点、作用、成果和前景。
- 历史和逻辑方法:考虑国际合作在地方层面从开始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内以及从世界到越南再到岘港市的空间顺序。用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来探求这一层次国际合作的本质、普遍性或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
- 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和评估国家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地方国际合作政策,特别是岘港市的政策。
- 个案研究法:以岘港市国际合作为例,分析地方国际合作的动机、作用、成果和前景。
- 专家法:通过实际工作,与国际关系专家以及中央和地方机关外交官员进行交流和讨论,收集地方对国际合作的信息和意见。
主要结果和结论
主要结果
- 本论文将有助于发展地方层面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是越南国际关系领域尚未受到太多关注的领域。
- 特别是在世界及越南的著作仅侧重分析地方层面的双边合作关系的背景下,本论文在系统化和分析地方层面的多边合作关系方面将具有新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 该论文将帮助越南中央机构和地方政府在当前一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制定适当的国际合作政策。
- 通过分析岘港市的案例,该论文将成为该市领导和外事工作人员以切实有效的方式研究、规划和实施国际合作政策的有用参考文件。
总结
——全球化、分散化、合作发展等国际关系主要趋势以及国际社会和一些主要国家政府的支持,为地方国际合作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实践上的这些新发展引发了理论和学术上的变化。次国家实体的外交活动开始引起国际关系及相关领域(如国际法、城市管理、公共行政等)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该主题的著作无论在概念内容还是研究领域和范围上都相当丰富多样。
- 迄今为止,尚无完全一致的概念来指代国家政府管辖下的地区和城市的国际活动。在越南,“外交”和“外交”两个概念经常互换使用,尽管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为与研究内容及世界实践保持一致,本论文一致采用“地方外交”和“地方国际合作”的概念,而非当今越南普遍使用的“地方外交”。
- 从主要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看,需要综合考虑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种国际关系理论,才能全面认识地方推进国际合作活动的动因。其中,自由主义是最合适的理论基础,因为自由主义承认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关系,并认为合作仍然是行为体间关系的主流趋势。
——本研究还留下了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努力构建次国家主体外交的分析框架。基于 Kuznetsov [2015] 的分析框架,本文作者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适用于岘港市以及越南各地的案例。基于这一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分析了影响地方国际合作的三组总体因素,包括国际因素、国家因素和地方因素。特别是对于岘港市而言,除了上述因素外,该市的国际合作活动还受到国内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地方政府外交活动有着悠久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是发展与其他国家/地方的双边关系和参与多边组织/网络。在合作方面,发展合作和气候外交是最受欢迎的两项活动。
- 越南各地方积极建立包括双边合作在内的友好关系并参与地方多边网络。双边关系和地方国际协议数量不断增加,在投资、贸易、教育培训、环境、边境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一些省市积极推动国际网络、论坛合作。但取得突出成绩的地方还不多,而且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机制或计划来协调和支持此项活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和障碍,为下一阶段的融合与合作进程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
- 尽管世界各国特别是越南的地方国际合作仍将面临许多挑战,但它将是当今多层次国际关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岘港市自1997年至2020年在国际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岘港市政府和人民积极主动融入国际、利用外部支持和资源为当地发展服务的意志和决心。为了提高岘港市国际合作活动的有效性,论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从政策和意识的总体解决方案到资源建设的具体计划,有效应用数字外交工具,加强和扩大与外国地方的双边关系以及提高岘港市在多边组织和论坛中的作用。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继续调整和更新地方国际合作分析框架,以适应现行法律规定和越南特别是岘港市新的实际情况。
- 继续补充和完善越南背景下的“地方国际合作”概念;明确“地方国际合作”与“地方外交”两个概念的区别。
- 进一步研究地方国际合作的一些方法和领域,包括地方发展合作、地方气候外交、地方多边合作等。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 Do Phuong Thao (2019),《从岘港市的角度看地方层面促进国际合作》,《外交杂志》(116),第 179 页。 8-11。
  • Do Phuong Thao (2019),《提升地方层面的多边外交:以岘港市为例》,《岘港社会经济发展杂志》(117),第 17 页。 8-13。
  • Do Phuong Thao (2020),《东西经济走廊区域联系的机遇与挑战》,可持续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二届越南中部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岘港。
  • Do Phuong Thao (2021),《地方层面的发展合作:以岘港市为例》,国际会议论文集:新形势下的安全与发展问题第二卷,河内。
  • Do Phuong Thao (2021),《印太战略与地方国际合作前景》,《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河内。
  • Do Phuong Thao(2022),“地方政府的气候外交——以岘港市为例”,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社会会议,河内。
  •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Do Phuong Thao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0年1月22日
  4. 出生地:越南岘港市
  5. 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于 2019 年 11 月 26 日颁发的录取决定编号 4416/QD-XHNV
  6. 学术流程变化: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于 2022 年 12 月 7 日颁布的第 3675/QD-XHNV 号决定,关于延长 QH-2019-X 研究生学习时间(第二序列第一次)。
  7. 正式论文题目:地方层面的国际合作——以岘港市为例(1997-2020)
  8. 专业:国际关系
  9. 代码: 9310601.01
  10. 导师:Hoang Khac Nam 教授、博士
  11. 论文新发现总结:
论文目的与目标
- 目的:以岘港市为例,阐明世界各地和越南地方层面对国际合作的看法和实践。
- 目标:世界各地及越南地方实体的国际合作,以岘港市的国际合作为例。
研究方法
- 一般方法:本论文运用分析、总结、论证、比较、统计和预测等方法来分析地方国际合作的特征、作用、成果和未来。
- 历史和逻辑方法:这些方法用于考察国际合作从诞生至今以及在从越南到岘港市的空间序列中的发展,并找出这种现象的性质、普遍性或客观发展的规律。
- 政策分析方法:讨论和评估中央和地方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岘港市的案例。
- 案例研究法:以岘港市国际合作为例,说明地方国际合作的动机、作用、成果和前景。
- 专家方法:作者通过工作实践、讨论以及与国际关系专家以及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外交官员的交谈,收集有关地方国际合作的信息和观点。
主要结果和结论
主要成果
- 本论文将有助于发展地方层面国际合作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是越南国际关系学科尚未受到足够重视的新课题。
- 特别是在世界和越南的其他研究仅集中于次国家双边关系的情况下,本论文将通过系统化和分析这一层面的多边合作,做出新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 该论文将为越南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在一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制定适当的国际合作政策提供参考。
- 以岘港市为例进行研究,该论文将有助于岘港市领导和官员探索、制定和有效实施与外国伙伴的合作关系。
结论
- 国际关系的主要趋势包括全球化、权力下放、合作发展,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一些主要国家为地方层面的国际合作铺平了道路。这些新举措引发了学术和理论领域的变革。次国家行为体的国际行动受到更多关注。国际关系及相关学科领域学者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也日趋多样化。
- 目前尚无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来表示次国家实体的国际行动。在越南,“对外关系”和“外交”这两个词虽然含义不同,但可以互换使用。论文中采用“次国家外交”和“地方国际合作”的概念来代替越南常用的“地方对外关系”一词。
- 从主要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看,需要综合考虑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理论,以全面了解次国家行为体国际行动背后的动机。其中,自由主义应是最合适的理论,因为它承认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关系,并肯定在多行为体关系中合作仍然是主要趋势。
- 分析框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以库兹涅佐夫(Kuznetsov)[2015]的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适用于岘港市以及越南其他地区的案例的分析框架。从这个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地方国际合作的三组因素,包括国际因素、国家因素和地方因素。就岘港市而言,除了上述一般因素外,该市的国际合作还受到越南因素和岘港市内部因素的影响。尽管所有这些因素都很重要,但城市内部的因素才是决定因素。
- 次国家行为体的国际行动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其中最受欢迎的两种形式是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这些实体促进了与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关系,并加入了多边组织和网络。在合作方面,合作发展和气候外交被认为是最典型和最吸引人的活动。
——越南各省积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参与地方网络。双边协议数量和关系不断增加,在投资、贸易、教育培训、环境、边境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些地方在多边网络和论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显著的成果仍然有限,越南仍然缺乏独立的机制或计划来协助地方外交。对此,探讨其中的思考和阻碍,以便汲取必要的教训,服务于下一阶段的融合与合作。
- 尽管世界各国尤其是越南地方层面的国际合作将面临诸多挑战,但这一行动将是当今多层次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此,1997年至2020年期间岘港市国际合作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该市政府和人民的决心和努力。该市积极整合利用外部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论文提出了岘港市更有效开展国际合作的几组措施,包括政策制定、提高认识、能力建设、利用数字外交、改善现有联系和建立新关系,以及更好地参与多边网络。
  1.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根据越南和岘港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实践,继续调整和更新论文的分析框架。
- 进一步明确“地方国际合作”的概念以及“地方国际合作”与“地方对外关系”的区别。
- 详细研究地方层面国际合作的一些形式和方面,包括发展合作、气候外交和多边合作。
 
 
  1. 论文相关出版物
  • Do Phuong Thao (2019),《加强地方层面的国际合作——以岘港市为例》,《对外关系评论》(116),第 8-11 页。
  • Do Phuong Thao (2019),《促进地方层面的多边合作:以岘港市为例》,《岘港社会经济发展评论》(117),第 8-13 页。
  • Do Phuong Thao (2020),《东西经济走廊区域联系的机遇与挑战》,可持续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二届越南中部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岘港。
  • Do Phuong Thao (2021),《地方层面的发展合作:以岘港市为例》,国际会议论文集:新形势下的安全与发展问题第二卷,河内。
  • Do Phuong Thao (2021),《印度-太平洋战略与地方国际合作前景》,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河内。
  • Do Phuong Thao(2022),“地方政府的气候外交——以岘港市为例”,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社会会议,河内。
                                                                                                           

作者:USSH媒体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