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士生姓名:黄文迪普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7年8月31日 4. 出生地:谅山
5. 2016 年 9 月 30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关于承认博士生的第 3253/2016/QD-XHNV 号决定。
6. 培训流程的变化:
- 将培训期从 2019 年 10 月 1 日延长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
- 2021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期间恢复工作。
- 2020年11月更换主讲教师
7. 论文题目:富寿地区东山遗址前遗迹体系及其在红河三角洲青铜时代中的地位
8. 专业:考古学 9. 代码:62 22 03 17
10. 科学顾问:副教授邓洪松博士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 该论文综合分析了富寿地区东山文化遗址之前的文献资料,并将其置于红河三角洲青铜时代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了居住区变迁的过程以及遗迹、器物、经济和技术类型的变化。
该论文阐明了富寿地区东山文化之前的文化发展与其他红河三角洲地区存在差异。具体而言,该地区以冯原文化和古门文化最为集中和突出,而东斗文化则鲜为人知。这与富寿以外地区东山文化之前的文化发展截然不同。
本论文以历史上的环境变迁证据为基础,分析了文化变迁。环境和生态变化是导致居住空间、农业发展、冶金技术以及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这些变迁体现在石器和陶瓷文物中。
12.实际应用:
- 该论文的内容和有关文物和文物系统的信息可以帮助富寿市的遗产管理机构和博物馆进行考古遗产的管理、保护和价值推广;应用于地方历史的研究、教学和宣传。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 Hoang Van Diep (2019),“Phung Nguyen文化居民居住空间的转移”,考古学(6),第25-36页。
- 黄文叶 (2023),《从中部到低地:红河三角洲青铜时代从冯原时期到同都时期的过渡》,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越南国立大学出版社,河内,ISBN 978-604-9990-98-4,第 497 – 517 页。
- 黄文叶 (2023),《富寿省的 Go Mun 文化遗址及其在前东山时期红河三角洲地区的作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越南国立大学出版社,河内,ISBN 978-604-9990-98-4,第 475-496 页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HOANG VAN DIEP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7年8月31日 4. 出生地:谅山
5. 录取决定:2016年9月30日由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的第3253/2016/QD-XHNV号决定
6. 学术流程的变化:
- 将培训期从 2019 年 10 月 1 日延长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
- 2021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期间恢复工作。
- 2020年11月更换主要主管
7. 论文题目:富寿地区东山前考古遗址体系及其在红河三角洲青铜时代的作用
8. 专业:考古学 9. 代码:62 22 03 17
10. 导师:副教授邓洪松博士
11.论文新发现总结:
本论文汇编了富寿省东山文化遗址之前的文献资料,并将其置于红河三角洲青铜时代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向居住区的过渡过程以及居住空间类型、器物、经济和技术的变化。
该论文阐明了富寿省东山文化之前的文化发展与其他红河三角洲地区存在差异。富寿省以冯原时期和古门时期最为集中和突出,而东斗时期则非常微弱。这与富寿省以外地区东山文化之前的文化发展截然不同。
本论文以历史上的环境变迁为证据,分析了文化变迁。环境和生态的变化是居住空间、农业发展、冶金技术以及文化变迁的根源,这些变迁体现在石器和陶瓷文物中。
12.实际适用性:
论文内容及有关文物体系的信息,有助于富寿省的文物管理机构和博物馆管理、保护和推广考古遗产及考古学的价值;可应用于地方历史的研究、教学和宣传。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
14. 论文相关出版物:
- Hoang Van Diep (2019),“Phung Nguyen文化居民居住空间的转变”,考古学(6),第25-36页。
- Hoang Van Diep (2023),“从中部到低地:红河三角洲青铜时代从冯原时期到同豆时期的过渡”,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越南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ISBN 978-604-9990-98-4,第 497-517 页。
- Hoang Van Diep (2023),“富寿省的戈门文化遗址及其在红河三角洲东山前时期的作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论文集,越南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ISBN 978-604-9990-98-4,第475-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