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讨会以线上形式举行,旨在讨论和评估欧盟印太战略自2021年9月正式宣布以来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研讨会还旨在评估欧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施该战略的前景。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党委副书记裴清南副教授;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驻越南首席代表弗洛里安·费耶拉本德先生;国际研究学院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全国众多国际研究/国际关系培训和研究机构的大量讲师和学生。
在会议的欢迎致辞中,副教授裴清南博士强调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并高度赞赏了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越南分会与大学的合作:“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的远见卓识和大力支持是促成此次学术合作的基石,使之不仅可行,而且前景广阔。今天我们双方共同举办的此次活动,正是这种高效且可持续合作关系的又一例证。”
国际研究学院院长、副教授陈天成博士高度赞赏双方的合作关系,并表示希望未来进一步推动国际研究学院在双方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讨论伊始,来自德国吉森大学(Justus-Liebig University Giessen)的德特勒夫·布里森博士(Dr. Detlef Briesen)——该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概述了项目第三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报告指出,世界正朝着新的多极化秩序迈进,欧盟需要制定一项战略来提升其全球影响力(德特勒夫博士)。
在此背景下,欧盟需要根据战略自主性制定自己的政策方向,并优先考虑在与印太地区的交往中建立关键的平衡(德国格里夫斯瓦尔德大学 Margit Bussmann 教授)。
关于欧盟与印度-太平洋地区国家双边关系的具体领域,报告重点关注以下几个主题:欧盟为实现最大效率而制定的重点互联互通战略(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裴鸿行博士),欧盟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潜力和优势(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阮文达博士),以及欧盟在处理区域问题时以价值为中心的做法的复杂性(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阮氏翠庄博士和阮氏美行博士)。
除了对研究团队代表分享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外,本次研讨会还拓展了关于重要区域参与者对欧盟在新形势下实施印太战略的看法。日本明治大学伊藤刚教授指出,印太地区是一个复杂的安全区域,日本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欧盟只有在能够化解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实施共同政策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参与该地区事务。越南国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阮氏秋香博士在评论韩国的观点时表示:“欧盟的印太战略为韩国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能够在与美国和亚洲国家等传统伙伴之外,寻求新的国际伙伴。在既有关系的基础上,韩国无疑将致力于加强与欧盟的现有关系,但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包括如何兼顾与伙伴的关系,以及如何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印度本地治里大学的库马雷桑·拉贾教授在评论印度的立场时表示:“印度对印太地区的战略重点是东盟的中心地位。这一战略与欧盟对该地区的战略相辅相成,欧盟的目标是维护该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其主要关注点是亚洲。欧盟也支持促进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各项措施。印度和欧盟的利益高度契合,双方都同意建立伙伴关系,以加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研讨会结束时,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驻越南首席代表弗洛里安·费耶阿本德先生再次强调:“印太地区已成为21世纪地缘政治的焦点。该地区地理位置上远离欧盟,但对欧盟的繁荣与安全至关重要。欧盟战略充分认识到印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战略和地缘政治重要性。”
| “欧盟在印太地区的合作方针:从战略到实践”研究项目由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与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在越南合作开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1年)分析欧盟在印太地区的合作战略及部分成员国的观点,以及越南的初步看法;第二阶段(2022年)考察印太地区重要国家对欧盟战略的看法和反应;第三阶段(2023年)研究国际形势变化对欧盟战略实施的影响以及欧盟在该地区合作的未来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