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胡志明关于和平、友谊与发展的世界的思考

2024年10月25日,星期五,上午8:53
这是今天(2024年10月25日)在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举行的国际科学会议的内容,众多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
有意义的科学活动有助于加强越中关系
由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以政治学系为中心)主办,并与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合作举办的“胡志明——为了一个和平、友谊与发展的世界”国际科学会议,是为纪念越南与中国建交75周年而开展的一项意义重大的学术活动。
此次会议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科学院、大学、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的科学家关注。尤其荣幸的是,会议邀请到了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黄镇教授和中央理论委员会前常务副主任、中央宣传部前常务副部长、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首任校长、该校科教研委员会主席冯友富教授。
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校长赖国庆副教授强调,胡志明主席留下的遗产巨大且意义深远,需要继续得到尊重、研究和实践应用。
在会议开幕致辞中,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校长赖国庆副教授表示,胡志明主席是越南革命的杰出领袖,同时也是20世纪世界众多革命领袖(包括毛泽东主席)的亲密战友。胡志明主席毕生致力于革命事业,在理论上构建了全面而深刻的思想体系,在实践中不仅为越南人民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也为建设一个和平、友好、发展的世界而不懈奋斗。
副教授赖国庆博士强调,胡志明主席留下的遗产巨大且意义深远,需要继续得到尊重、研究和实践应用,尤其是在人类的伟大目标“和平、友谊与发展”仍然受到霸权野心以及世界各地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冲突的严重挑战的背景下。
以“胡志明——为了和平、友谊与发展的世界”为主题的国际科学会议,汇聚了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旨在肯定和阐明胡志明生平、事业和思想中的伟大价值,并在共同努力建设和平、友谊与发展的世界的过程中弘扬这些价值;促进越中两国学术交流和友好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阮文昭副教授博士作了研讨会的开幕报告。
在开幕致辞中,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阮文昭副教授强调,此次会议恰逢胡志明抵达中国广州一百周年(1924年11月11日—2024年11月11日),更显意义非凡。这被视为胡志明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里程碑,因为在广州,他不仅拓展了国际视野,还与革命先驱会面,为越南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由于这一联系,胡志明的思想得以持续传播,并激励着世界各地,从亚洲到非洲再到拉丁美洲的众多民族解放运动。
其深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内容肯定了胡志明思想的价值。
本次研讨会分为两个主要工作环节,重点研究胡志明关于人民和国际团结的思想;胡志明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其在国际一体化背景下的应用。
国内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向本次会议提交的90余篇论文,具有深刻的科学和实践价值。论文涵盖了诸多方面,例如:胡志明——和平文化的象征;胡志明关于和平、友谊和全球发展的思想特色;胡志明关于和平外交和国家间友谊的思想;胡志明——确立国际团结战略并构建越南共产党国际关系的人物;胡志明和平思想的永恒价值;胡志明关于国际团结的思想如何应对当今越南外交领域的一些挑战;胡志明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及其在越南共产党中的应用;胡志明解放哲学与佛教解放哲学的比较研究;基于胡志明思想的宗教团结;运用胡志​​明和平思想预防和解决当前冲突等。
这些丰富的议题不仅体现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也再次印证了胡志明思想在解决当前全球问题上的当代价值。为了进一步弘扬胡志明主席关于和平、友谊与发展的思想,会议组委会希望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和传承胡志明思想价值观的同时,重点探讨其思想在当今新时代的价值、应用和创新发展,并运用胡志明思想为应对世界面临的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黄陈教授——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中间就座者)
黄陈教授在分享其对胡志明主席在中国革命活动的研究和评价成果时指出:“我认为,胡志明在中国的革命活动中,他在理论、新闻和文学等方面的成就丰富了他的思想宝库,并确立了他作为‘文化名人’的历史地位。” 黄陈教授在缅怀和深切缅怀胡志明主席的贡献时强调,胡志明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化名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1987年大会决议中授予胡志明“民族解放英雄和杰出文化名人”的称号。
中央理论委员会前常务副主席冯友富教授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
冯友富教授在回顾胡志明理论体系的成就时,分享了他的感受。“胡志明主席的和平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构建和平。”冯友富教授肯定地说:“胡志明是真正和平的捍卫者。”胡志明关于和平、友谊与发展的思想是伟大的,它近一个世纪以来都具有宝贵的价值,并将永远对越南人民和全人类具有价值。
 
副教授,裴廷峰博士 - 胡志明市国家政治学院
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副教授裴廷峰博士在题为《胡志明关于将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的思想》的演讲中强调,从建国之初到走出国门寻找拯救国家和人民的途径,胡志明以深刻的科学视角认识到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团结精神、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自律、自信、自力更生、民族自豪感,并与殖民地人民以及世界革命进步力量团结一致,共同为和平、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而战。
在此背景下,必须弘扬自力更生精神,助人为乐,寻求国际支持与援助,与所有民主国家交好,拓展国际友谊与合作。副教授裴廷峰博士指出:“在当今动荡的世界中,胡志明关于将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的思想依然清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维乐轩博士(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越南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越南研究所研究员维黎春博士在题为《胡志明的国际团结思想及其对中越关系的影响》的演讲中评价道,胡志明是越南革命杰出的思想领袖和实践领袖。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于越南革命实践,其根基在于认识到越南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坚持世界无产阶级在国际主义框架下团结起来的原则,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倡导兄弟政党和国家间的团结友好,以及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国际联盟。胡志明坚定地坚持国际主义思想,声援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胡志明思想。
维黎春博士强调,胡志明的国际团结思想和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主义的创新发展。越中两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战略意义,其共同的意识形态基础和价值观均基于马克思主义,并结合了两国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理论。两党友谊与密切合作的延续与深化,必将把新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主义思想推向新的历史坐标。
第二教育大学的范氏翠云博士发表了题为“胡志明的解脱哲学与佛教的解脱哲学——比较研究”的论文。
 阮文昭副教授和李越光副教授主持了第二场讨论会。
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的众多学者,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开启了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政治学系与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未来诸多合作机遇。这也生动展现了胡志明主席为构建越中团结、合作与友谊而不懈努力的传统与巩固。

作者:Thuy Dung – USSH 媒体

该文章总评分为:10 分(基于 2 条评论)

点击为文章评分

最新消息

旧新闻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