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南电影而言,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年。
的确,去年,也就是2015年,电影界发生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大事。首先,就在新年到来之际,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形成和发展(越南电影诞生于1923年左右,其代表作是《电影》),越南电影迎来了它的首部作品。金文桥在法国和越南共同实施的框架下,越南电影发展战略(2020-2030年展望)于2014年1月26日首次获得国家正式批准。从此,越南电影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清晰明确,人们期望电影这一“第七艺术”能够真正成为“最重要的艺术形式”。这一发展战略不仅令人瞩目,而且在过去一年中,越南电影举办的众多活动也或多或少地增强了业内人士和观众的信心。然而,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越南电影的发展却呈现出停滞不前的态势,年产量低得惊人(仅故事片就只有十几部左右);电影拍出来了却无人问津,常常亏损,还因内容和艺术性不足而饱受诟病,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到“不耐烦”。
长期以来,我们常常以资金匮乏和技术条件落后为借口,认为越南电影人无法制作出符合观众口味的优秀影片。然而,当我们观察一些邻国的电影产业,例如伊朗——其条件与越南相差无几——时,就会发现,尽管伊朗的电影预算通常很低,却依然斩获了国内外多项重要奖项,甚至包括戛纳、威尼斯、柏林乃至奥斯卡金像奖。再看看与我们更近的韩国,上世纪80年代,这个以泡菜闻名、人口不足5000万(仅为越南一半)的国家,其电影业还在为国内观众而苦苦挣扎。但如今,仅仅20多年后,韩国电影已在亚洲大陆掀起波澜,甚至在美国、日本和印度这些电影强国也取得了成功。究竟是什么因素让这个人口只有越南一半的国家的电影业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有很多:人才、政策、资金和观众水平。但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家正确的政策。因此,当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首次拥有长期发展战略时,电影人和观众的喜悦之情当然是真切的。
快速浏览一下越南电影发展战略的已批准内容,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欣喜:从现在到2020年(展望至2030年),将新建数百家影院;河内和胡志明市将拥有更多现代化电影中心,每年制作25至40部故事片(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0部,此外还有数量相当的纪录片、动画片和科教片);国家还将投资,使越南电影能够参与国际竞赛;河内和胡志明市还将投资建设大型电影制片厂,以满足国内电影制作需求,并逐步推进与国外的合作;电影产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例如导演、制片人、发行商、演员等,也将是投资的重点。在现代社会,电影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产业,缺乏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将难以发展。以下是电影导演吴芳兰讲述的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例子,足以证明这一点。2013年,电影部门在韩国举办了越南电影周。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带了十几部最具代表性的35毫米胶片电影到贵国。然而,影片经过筛选、转制和放映后,却令人“震惊”地发现无法放映。原因很简单:你们很久没有使用35毫米胶片放映机了。韩国几乎所有影院都已转为放映数字格式电影。这种“哭笑不得”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越南电影在一体化和现代化时代所面临的“困境”,而原因并非“缺钱”,而是缺乏“一体化”这两个字。
第二个印象是2015年全年的电影活动,特别是12月1日至5日在胡志明市举行的第19届越南电影节。首先,我们必须提及故事片。在空中拍打由年轻女导演阮黄蝶执导(2014年制作,2015年初正式上映),荣获多项国际奖项,并在越南和南方观众中,尤其是年轻人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但在电影节上却几乎没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短纪录片冯女士的最后一次旅行由同样非常年轻的导演阮氏谭执导的影片,虽然在2013年之前就已制作完成,但直到2015年才正式上映,却揭示了另一个惊喜:这部电影完全由一人独立完成,长期被束之高阁,直到上映后才突然“俘获”观众的心。此外,还有另一部电影的案例。父亲和儿子以及……由曾因执导电影而闻名的潘当迪导演执导碧,别害怕如今,这位年轻导演因其影片入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角逐而引起轰动。然而,与他之前的热门影片一样,该片尚未在德国正式上映(而在法国,放映日程已经确定)。颜的一生由丁天武执导14天假期尤其是由阮越科导演我是你的祖母由潘嘉日灵执导,迄今为止,该片票房收入已创下纪录:约900亿越南盾(潘嘉日灵曾参与福特基金会在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资助的电影项目,并因此获得奖学金前往南加州电影艺术大学学习导演)。可以说,2015年是越南本土年轻电影的丰收之年。如果我们统计一下……我看到绿草地上开着黄花。维克多·武(曾任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电影项目教师)也是一位年轻的导演,他为电影界创造了一年的“印象”,而该国的许多其他艺术活动领域则有些“停滞不前”。

另一方面,电影充分利用了电视的巨大优势,这一点在电影系的发展战略中已有提及。在媒体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电视时代,“大银幕”凭借其在“小屏幕”上传播的优势,相比其他许多艺术形式而言,得以“蓬勃发展”。如今,电影和电视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以至于人们不再能清晰地区分电视和电影。数字时代的“跨学科”特性也使电影的地位日益提升。因为电影曾经仅仅被视为一种“纯粹的娱乐”,而现在,凭借其“跨学科”特性,特别是与文学的交叉融合,它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2015年电影活动简要统计:年初举行颁奖典礼金鸢年中是一系列电影节、电影周、与电影制作人会面欧洲、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然后是电影节。黄蜂由戏剧电影大学组织的面向年轻人的颁奖典礼金莲参与TPD(越南电影协会电影人才发展中心)的“我们拍电影”、“电影空间”等活动;项目迎接秋天一项在岘港市举办多年的青年电影人培训活动,吸引了海外越南导演陈英雄、多位国际知名导演以及越南青年电影人的参与,也为越南国内电影制作开辟了新的方向。一些曾于2005年至2011年间参与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电影项目(由FOFD基金资助)的青年电影人,如潘登迪、阮美蓉(担任联合组织者和讲师)、郑丹芳(担任编剧)等,已取得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果(郑丹芳目前是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电影专业的研究生,她的剧本获得了3000美元的奖金,用于继续投资制作成本)。电影项目另一位学生范清河(Pham Thanh Ha)也在2015年动画剧本创作比赛中获奖(范清河此前还在第19届电影节上获得过动画剧本奖)。最后,2015年越南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是私营电影制片厂天银(Thien Ngan)与部分国家投资合作拍摄的电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我看到绿草地上开着黄色的小花,这部电影在年底于胡志明市举行的第十一届越南电影节上荣获金莲花奖。据说,富安省的旅游业也受益于维克多·武这部电影中“如画”的景色。显然,2015年的越南电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2015年的越南电影真的称得上“高质量”吗?
如果我们仅仅从“娱乐、青春”的角度来看待电影,将其视为一种美的艺术(尤其是俊男靓女云集的演艺圈),票房大卖,定期进行国际交流,拥有一些精美的画面,5声道环绕立体声,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打斗场面,尤其是同志电影、16禁电影等潮流……那么,近年来,特别是2015年的越南电影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它真的有“价值”吗?我们目前还无法下定论。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除了过去一年来众多单位、组织和个人辛勤耕耘的诸多活动——例如电影部门的管理和指导;河内和胡志明市两所戏剧电影学院以及一些非专业院校的培训活动;越南电视电影制片厂、TPD中心、私营电影制片厂和海外越南电影人;以及真正专业的艺术家们——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电影活动严重“追随潮流”。2015年的越南电影仍然存在许多“混杂”、“模仿”、“借鉴”、使用“技巧”、混淆“电影表演”和“娱乐表演”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掩盖艺术思维的匮乏。看看……电影节、颁奖典礼、交流活动、电影广告在这一年里,我们立刻就能看出,2015年的越南电影虽然在外部出现了一些“亮点”,但整体“质量”却参差不齐。处于整合期的越南电影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尚未摆脱艺术电影的制作阶段,却“学会”制作“市场”电影;一些电影虽然票房收入很高,吸引了大量观众,但例如……我是你的祖母虽然这部电影仍然不是完全纯粹的越南电影(剧本是从韩国购买的);其他一些电影具有艺术品质(根据专家评估),但未必能获得大多数越南观众的“共鸣”(父亲和儿子在空中挥动着翅膀……),或者这部电影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票房却惨败(与历史共存或者说,一半的电影都是胡闹,贴上 16+ 的标签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大部分电影内容仍然很差;看看第 19 届电影节角逐奖项的 20 部故事片名单就知道了:其中超过一半都被标记为 16+(禁止 16 岁以下儿童观看的电影,这只是“吸引观众”的伎俩,仅此而已!)。
国家电影的另一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但即便电影部近期发布的《2020年电影发展战略,2030年展望》也显得相当“肤浅”。然而,人才培养才是打造真正高质量电影的关键因素。我认为,人才培养不仅包括电影制作人,也包括观众。如果我们只看年轻人、“才华横溢的演员和俊男靓女”涌入影院的景象,我们固然欣喜。但在这份喜悦背后,其实隐藏着诸多担忧。因为对许多人来说,去电影院有时只是“追赶潮流”。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具备真正电影知识的观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一件事刻不容缓: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目前仅有的两所专业培训学校(西贡科技大学和河内科技大学);我们需要将电影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化(包括社会化)。像越南这样拥有超过9000万人口的国家,不可能只有两所电影培训机构。韩国人口不足5000万,却拥有超过40所电影培训机构。在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设有电影系,有的甚至有两到三个。事实上,近十年来,越南的一些大学,特别是像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化军事艺术大学、华仙大学、文化艺术学院等规模较大的院校,也参与了电影人才的专业培训。然而,《越南电影发展战略》(2030年前)却几乎没有提及这些。如果电影人才的培训缺乏多元化,就很难实现融入世界电影行业的愿景。多元化不仅意味着电影制作方面的培训,还意味着电影评论和影评方面的培训;不仅意味着导演和演员方面的培训,还意味着制片人方面的培训(事实上,即使在越南两所最专业的培训机构中,仍然没有电影制作系),以及其他诸多方面……

陈兴先生
导演邓日明是越南电影界最严肃、贡献最大的人之一,他曾多次坦言:他们那一代人虽然是在补贴时期拍摄电影,预算有限,但依然拍出了充满越南人民“灵魂”的作品,并斩获了众多国际奖项。如今,越南电影或许更加国际化,也更加“现代化”,但真的还缺少具有“越南灵魂”的电影吗?
当然,不仅是电影,任何领域都是如此。据我所知,每个时代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有做过的事,也有没做过的事。重要的是,那些负责电影制作的人,也就是影院的管理者,必须“思考”并“发声”;需要许多人的“帮助”和“贡献”。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需要真正具有“越南灵魂”的人才,而不是“生硬拼凑”的拼凑。只有这样,越南电影才有机会“腾飞”。
作者:Tran Hinh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