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博士生的全名:黄氏美妮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1年1月23日
4.出生地:承天顺化
5. 2012 年 12 月 28 日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关于承认博士生的第 2798/2012/QD-XHNV-SDH 号决定。
6. 培训流程变更:否
7. 论文题目名称:通过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和川端康成的《千鹤》两部小说,探讨日本文学中的审美意识。
8. 专业:外国文学 代码:62.22.02.45
9. 科学指导教师:阮德宁教授
10. 论文新成果总结:
- 该论文涵盖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日本美学研究史,特别是《源氏物语》和《千鹤》中的审美意识。
- 该论文表明,古代和现代审美意识的发展代表了一种通过文学进行美学研究的新方法,反之亦然。
本文阐明了《源氏物语》中展现的“觉”的基本特征和传承特征,并在《千鹤》中得以延续。在此基础上,本文阐明了“觉”对文学生活从传统到现代的深远影响。
- 本文通过比较《源氏物语》和《千鹤》两部作品,阐明了“感知”概念的变化。由此,本文展现了川端康成如何通过《千鹤》中的“感知”美学概念,巧妙地吸收了日本文化价值观。
11. 实际应用:
为外国文学专业的学生编写参考资料。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对古代和现代日本文学的研究。
- 对古代和现代日本美学的研究。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
[1]. Hoang Thi My Nhi (2011),“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美”,东北亚研究(7),第73-78页。
[2]. Hoang Thi My Nhi (2012),“紫式部笔下的《源氏物语》中对自然之美的感知”,东北亚研究(8),第67-75页。
[3]. Hoang Thi My Nhi (2016),“从传统视角看川端康成《千鹤》中的自然感”,东北亚研究(3),第74-80页。
[4]. Hoang Thi My Nhi (2016),“从《千鹤》中的无常感看川端康成的世界观”,文化与艺术(383),第75-79页。
[5]. Hoang Thi My Nhi (2016), “从《千鹤》中的世界与人的概念看川端康成的禅宗感知”,《东北亚研究》(7),第74-78页
[6]. Hoang Thi My Nhi (2017),“日本审美概念中的审美意识”,文化与艺术 (391),第 109-113 页。
[7]. Hoang Thi My Nhi (2017),“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千鹤》中的象征意义”,文化与艺术 (396),第 74-76 页。
[8]. Hoang Thi My Nhi (2017),“川端康成《千鹤》中的存在主义印记”,文学研究(8),第99-105页。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Hoang Thi My Nhi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1年1月23日 4. 出生地:承天顺化省
5. 录取决定编号:2798/2012/QD-XHNV-SĐH,日期:28th2012年12月,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6. 学术流程变更:无
7. 正式论文题目:以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和川端康成的《千鹤》为例,探讨日本文学中的意识美学
8. 专业:外国文学 代码:62.22.01.20
9. 指导老师:阮德宁教授
10. 论文新发现总结:
- 涵盖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文献综述,研究了日本美学,特别是《源氏物语》和《千鹤》中的有意识美学。
- 指出古代和现代美学的发展,以及通过文学对美学进行新的探索,反之亦然。
- 阐明《源氏千鹤记》中觉知美学的基本特征和传承特征,并指出觉知美学从古至今对文学生活的深刻影响。
- 通过比较《源氏物语》和《千鹤》的例子,指出有意识美学的创新,并展示川端康成在吸收日本文化方面的独创性,从而在《千鹤》中体现出有意识的美学。
11. 实际适用性(如有):
研究结果可用于为外国文学专业的学生汇编该领域的参考文献。
12. 如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研究日本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
- 研究日本古典和现代美学。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 Hoang Thi My Nhi (2011),“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美”,《越南东北亚评论》(7),第73-78页。
[2]. Hoang Thi My Nhi (2012),“紫式部《源氏物语》中自然之美的感知美学”,《越南东北亚评论》(8),第67-75页。
[3]. Hoang Thi My Nhi (2016),“从传统视角看川端康成《千鹤》中的自然感”,《越南东北亚评论》(3),第74-80页。
[4]. Hoang Thi My Nhi (2016),“从《千鹤》中的无常感看川端康成的世界观”,文化与艺术研究(383),第75-79页。
[5]. Hoang Thi My Nhi (2016),“从《千鹤》的世界和人的概念看川端康成的冥想感受”,《越南东北亚评论》(7),第74-78页。
[6]. Hoang Thi My Nhi (2017),“日本美学观念中的感知美学”,文化与艺术研究 (391),第 109-113 页。
[7]. Hoang Thi My Nhi (2017),“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千鹤图》中的符号”,文化与艺术研究 (396),第 74-76 页。
[8]. Hoang Thi My Nhi (2017),“川端康成《千鹤》中存在主义的印象”,文学研究(8),第99-105页。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