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士生的全名:Thi Mai Thuong 先生 2. 性别:女性
3. 出生日期: 18/10/1985 4. 出生地: 义安
5. 关于博士生编号 3684 的认定决定/QĐ-XHNV31日 月12年2015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校长
6. 培训流程变更:否
7. 论文题目名称:海外务工人员回国后的社会参与情况(以义安省部分乡镇为例)
8. 专业:社会学 9. 代码:62 31 03 01
10. 科研指导老师:副教授,Pham Van Quyet 博士
11. 本论文新成果总结:
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务工人员在海外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后,在参与国内就业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包括“搜索和获取就业信息困难”、“找到与自身海外工作经验相符的工作困难”、“找到与自身教育水平相符的工作困难”以及“难以重新融入就业市场困难”。
回国后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会得到家人、亲戚、朋友、在国外工作的同胞、同村村民、当地劳务输出咨询企业的支持,尤其是在家乡获得帮助、信息共享、商业理念和工作经验。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回国后寻找工作时,没有从政府机构获得任何有用的信息。
相反,不可否认的是,海外务工人员积累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宝贵的专业经验。回国后,许多人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本,结合本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实现了自身的成功,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于社会群体参与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务工人员回国后会参与当地的社会群体/组织,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群体。但他们参与社会群体/组织的程度并不高,大多数群体/组织的性质仍然比较模糊。此外,回国务工人员与当地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助”互动上。当地正式的社会群体/组织并没有真正主动地关心和支持回国的海外务工人员。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互动仍然主要集中在非正式的社会群体中,并且与经济活动相关。
就社区和地方政府而言,虽然对返乡海外劳工表示关注,但这种关注仍然流于表面,与这个群体,特别是那些刚刚返乡的海外劳工,并没有真正走近。
关于归国海外务工人员参与当地社会和社区活动的积极性,研究结果显示,他们目前仍主要处于“不积极”的阶段。客观而言,社会组织和当地社区并没有真正积极主动地关注他们归国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主观而言,他们尚未认识到参与社会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通过考察海外务工人员返乡后对社区的依赖程度,来评估他们与当地社区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返乡务工人员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遇到的困难。此外,他们也依赖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例如亲戚、朋友,以及邻居、同事等其他社会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地方政府或工作单位并非他们真正信任和依赖的社会群体。由此可见,本研究中返乡务工人员的社会网络仍然局限于家庭、亲戚和朋友之间。在社会参与方面,这部分务工人员参与更广泛的社会关系非常有限,尤其是在与个人、政府机构、地方组织和工作单位的关系方面。在社会资本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返乡务工人员的社会资本较为匮乏。
12.实际应用性:(如有): 用作课程教学的参考资料社会政策。
13.进一步研究方向: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
- Thi Mai Thuong 先生,(2019 年),“社会参与的概念”,社会科学杂志——越南社会科学院学报(3),第 103-112 页。
- Thi Mai Thuong 先生(2019 年),“关于回流外籍劳工及越南所提出问题的研究”,教育与社会杂志(4),第 242-246 页。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Thi Mai Thuong 先生 2. 性:女性
3. 出生日期:18/10/1985 4. 出生地:义安
5.录取决定编号:3684/2015/QD-XHNV 2015年12月31日。
6.学术流程的变革:
7. 正式论文题目:海外返乡务工人员的社会参与(以义安省部分乡镇为例)
8. 专业:社会学 9. 代码:62310301
10. 主管:副教授。范文贵 教授、博士
11.论文新发现总结:
调查结果显示,返乡务工人员在海外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后,重返国内劳动力市场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寻找和获取就业信息”、“找到与其务工经历相匹配的工作”以及“重新融入本地就业市场”。
返乡务工人员在返乡从事经济活动时,会得到家人、亲戚、朋友、家乡同乡会成员、村民、劳务输出企业等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信息共享、业务交流和返乡工作经验分享方面。然而,大多数返乡务工人员尚未从相关政府机构获得有效的就业指导信息。
相反,不可否认的是,农民工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资本以及宝贵的工作经验。回国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有效地利用了这些资本,使其适应当地环境,从而取得了成功。同时,他们也能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返乡务工人员参与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他们加入了一些地方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团体。但他们参与这些团体的程度不高,而且大多比较模糊。返乡务工人员与地方团体之间的互助关系体现在:他们与其他社会团体之间存在平等的“互助”关系。正式的地方社会组织/团体在关怀和支持返乡务工人员方面并不积极主动。他们的互动对象往往是非正式社会团体,而不是正式社会团体和与其经济活动相关的团体。
从社区层面来看,虽然地方当局关注返乡务工人员,但这种关注仍然是形式上的,与他们,特别是那些新近返乡的务工人员,关系并不密切。
关于返乡务工人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他们的参与程度“不积极”。客观而言,地方和社区组织对他们返乡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关注不足。主观而言,返乡务工人员尚未意识到参与当地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最关心的是经济、生意和家庭生活,因为这是他们当初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
返乡务工人员与当地社区的联系体现在他们面临困难时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这一指标上。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返乡务工人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遇到的问题。此外,他们也依赖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例如家人、亲戚和朋友,其次是邻居和同事等其他社会群体。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并不信任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或工作单位等社会群体,认为这些群体无法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这表明,受访务工人员的社会网络较为狭窄,仅限于家人、亲戚和朋友。在社会参与方面,这部分务工人员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活动有限,尤其与当地居民、政府部门、群众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工作场所的联系较为疏远。在社会资本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返乡务工人员的社会资本较为匮乏。
12. 实际应用性(如有):可用作社会政策教学的参考资料。
13. 如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4: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 Ong Thi Mai Thuong (2019),“社会参与的概念”,越南社会科学评论,VASS(3),第103-112页。
- Ong Thi Mai Thuong (2019),“关于海外工作后回国人员及越南相关问题的研究”,教育与社会杂志(4),第 242-24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