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者姓名:Thi Mai Thuong先生 2.性别:女性
3.出生日期: 18/10/1985 4.出生地: 乂安省
5. 决定认定博士研究生人数:3684/QĐ-XHNV第31天 月12年2015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论文题目名称:海外务工人员回国后的社会参与(以义安省部分乡、坊为例)
8. 专业:社会学 9. 代码:62 31 03 01
10. 科学顾问:范文贵副教授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研究结果显示,海外务工人员在国外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国就业面临诸多困难。他们在“查找和获取工作信息”方面存在困难,“难以找到适合自己海外工作经验的工作”,“难以找到适合自己教育水平的工作”,“难以重新融入就业市场”。
农民工在回国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家人、亲戚、朋友、在外务工的老乡、同村人、当地劳务输出咨询企业的支持,最主要的是得到家乡的帮助,分享信息、创业思路和工作经验。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从国家机构找到有用的信息来指导他们回国后的就业。
相反,不可否认的是,海外务工人员为自己积累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宝贵的专业经验。许多人回国后,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融入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自己创造了成功,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社会团体参与方面,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务工人员回国后参与当地的社会团体/组织,包括正式社会团体和非正式社会团体。社会团体/组织的参与程度不高,大部分还很冷门。此外,返乡务工人员与当地社会团体的互动关系还表现在返乡务工人员与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助”互动方面。地方官方社会组织/团体对海外务工人员回国后的关心和支持不够积极。他们与社会群体的互动仍然主要是非正式的,并且与他们的经济活动有关。
从社区和地方政府角度看,对回国务工人员的关心是有的,但还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贴近这个群体,特别是刚刚回国的务工人员。
在回国务工人员参与当地社会和社区活动的主动性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其还主要处于“不主动”的水平。客观上,当地社会组织和社区并没有真正主动关心返乡人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主观上还未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海外务工人员回国后与当地社区的联系,体现在遇到困难时的社区依赖程度这一指标上。调查结果显示,返乡务工人员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依靠自身解决。此外,他们还依赖亲戚、朋友等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进而依赖邻居、同事等其他社会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当局或工作场所机构并不是他们在遇到困难时真正信任和依赖的社会团体。可以看出,本研究中海归工人的社会网络仍然狭窄地聚集在家庭、亲戚和朋友内部。在社会参与方面,这一群体工人在外延社会关系中的参与非常有限,特别是与人们以及政府机构、地方组织和工作场所的关系。从社会资本角度来看,研究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比较“贫乏”。
12.实际应用:(如果有): 用作课程教学的参考资料社会政策。
13.进一步研究方向: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 Thi Mai Thuong 先生(2019),“社会参与的概念”,社会科学杂志 – 越南社会科学院学报(3),页103-112。
- Thi Mai Thuong 先生(2019),“关于回国外国工人和越南提出的问题的研究”,教育与社会杂志(4),页242-246。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Thi Mai Thuong先生 2.性别:女性
3.出生日期:18/10/1985 4. 出生地: 乂安省
5.录取决定编号:3684/2015/QD-XHNV 2015 年 12 月 31 日。
6.学术流程的变化:
7. 毕业论文题目:海外归国农民工的社会参与(以义安省部分乡、坊为例)
8.专业:社会学 9.代码:62310301
10. 监事:副教授范文贵教授
11.论文新发现总结:
调查结果显示,回国农民工在海外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后,重新融入国内劳动力市场面临很多困难。他们在“寻找和获取就业信息”方面面临困难; “找到适合自己劳务移民经历的工作”和“重新融入当地就业市场”。
农民工在返乡经济活动中,可以得到家人、亲戚、朋友、同乡会成员、村民、劳务输出企业等的支持,特别是在信息和业务交流、家乡工作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尚未找到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有用的信息作为返乡后的就业指导。
相反,不可否认的是,农民工积累了一些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宝贵的就业经验。他们中的很多人回国后,有效地利用了资本资源,在当地取得了成功。同时,他们还可以为其他人创造就业机会,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
在社会团体和群团组织参与方面,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加入了当地的一些社会团体和群团组织,包括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他们在此类团体中的参与程度不高,而且大多不明确。返乡农民工与当地群体的互助关系表现为一个维度:返乡农民工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平等的“互助”关系。地方正规社会组织/团体对返乡农民工的关心和支持不够积极。他们的互动往往是与非正式社会群体,而不是与正式社会群体和与他们的经济活动相关的群体。
从社区层面看,地方政府对返乡农民工虽然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仍然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贴近农民工,特别是新返乡农民工。
对于返乡农民工参与社区活动的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的参与程度“不主动”。客观上,地方和社区组织对返乡人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够关注。主观上,返乡农民工还未意识到参与当地社会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最关心的是经济事业和家庭生活,这是他们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
返乡农民工与当地社区的依恋程度,体现在遇到困难时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这一指标上。调查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大多依靠自身努力解决。此外,他们还依赖家庭成员、亲戚和朋友等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其次是邻居和同事等其他社会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或者他们所在的机构并不是他们所信任的、能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的社会团体。这表明,受访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较为狭窄,仅限于家庭、亲戚、朋友之间。在社会参与方面,该群体在扩大的社会群体中的参与有限,特别是与当地民众、主管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单位的联系有限。从社会资本来看,调查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较差。
12. 实际适用性(如有):可作为社会政策教学的参考资料。
1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如果有)。
14:论文相关出版物:
- Ong Thi Mai Thuong(2019),“社会参与的概念”,越南社会科学评论,VASS(3),第103-112页。
- Ong Thi Mai Thuong (2019),“关于出国务工人员回国及越南所引发问题的研究”,教育与社会杂志(4),第242-2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