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内国家大学开设了“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思维的基础知识和人工智能(AI)常用工具。根据计划,自2025年起,河内国家大学全日制学生将在线学习该课程。这被认为是标准化数字能力、满足融合需求、引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战略举措,展现创新和整合思维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理工大学2025年教授委员会主席、教授、理学博士阮廷德在接受《越南教育电子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数字化转型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在教育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且具有革命性的作用。特别是大学,它是战略支柱,在推动越南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发展方面发挥着先锋作用。因为大学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地方,能够满足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的要求。如果没有训练有素、掌握现代知识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和专家,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就不会强大。
同时,大学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科研创新发展的平台。大学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需要成为创造新算法、深度学习模型以及在医学、教育、交通、农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实际应用的平台。
与此同时,高校科学家和专家在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制定和战略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也参与到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咨询、批评和制定过程中,系统地、长远地关注国家战略,避免运动和碎片化。
因此,大学需要成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连接核心,连接国家、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促进合作与同步发展。大学可以发挥高科技初创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举办大型人工智能论坛和会议,连接国内外专家群体。
教授、理学博士 Nguyen Dinh Duc - 越南国立大学理工大学教授委员会主席
杜克先生表示,将人工智能(AI)纳入大学必修课程是一项战略举措,体现了创新思维、融合能力以及对全球发展趋势的预见。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字能力和新时代思维,因为人工智能不再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属领域,而是正在渗透到医疗、金融、工程、交通、农业、教育和艺术等各行各业。
因此,无论是工程学、经济学还是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这样他们才能不落后,并知道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工作和生活。此外,当人工智能成为正式学科时,它将引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支持技术的变革,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借助人工智能支持工具,教学将变得更加直观和个性化。教师也需要主动更新和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此外,一旦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应用,一个由学生、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社群将形成,他们拥有各领域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构建强大的人工智能学术和研究生态系统。这也将为跨学科研究注入强大的驱动力,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解决国家实际问题,涵盖经济、社会科学、智能农业、物流、智慧城市乃至国家安全和国防等领域。另一方面,在一体化时代,全球雇主优先考虑拥有数字技能、了解人工智能、数据、编程和系统思维的人才,这将为越南学生在全球劳动力市场上创造竞争优势。当人工智能成为一项通用技能时,越南学生将拥有更高的竞争力,更容易适应并在国际环境中工作。
“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课程的必修科目不仅是必然趋势,也是帮助越南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提升培养质量、直接服务于国家在数字时代发展的重要杠杆。这也是各大学,尤其是河内国立大学,作为全国教育、科研和创新的支柱和引擎,所肩负的责任和愿景。” 德先生说道。
学生在越南国立大学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进行研究和学习
河内国家大学培训与学生事务部主任、副教授阮英俊博士赞同上述观点。他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诸多领域,教育也不例外。在数字化转型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不仅是一项新技术,更是推动教学方法创新、个性化学习和优化教育管理的催化剂。大学在发展国家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三大支柱包括培养高素质人才、研发技术以及知识转移。
段先生表示,河内国立大学是一所多学科大学,在技术、数据科学以及社会人文领域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拥有优势。该校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并解决越南在医疗、教育、城市管理、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此外,该校还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与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
从2025-2026学年起,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入门”课程,清晰地体现了这一战略导向。因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工程师的工作,它需要成为所有大学生思维和数字公民能力的一部分。同时,这不仅对高等教育,而且对越南劳动力在数字时代的未来发展,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且紧迫的举措。
副教授、Nguyen Anh Tuan 博士 -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培训与学生事务部主任
段先生进一步分享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他表示,这不再是一个狭隘的专业领域,而正在成为各行各业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从经济学、医学、法律、新闻学到社会科学等领域,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们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方式。
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程将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数字思维,而国家发布的《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公民能力框架》都强调了这一点。学生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应用者,还需要懂得批判性思考,理解人工智能的利弊,从而成为负责任的数字公民。
此外,这也是高校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数字平台加强灵活学习、个性化学习、促进培训-研究-实际应用对接的机会。
阮先生强调:“河内国家大学的目标并非在一个学期内培养出人工智能专家,而是让学生掌握认知基础、数字化思维以及在学习、研究和未来工作中使用流行人工智能工具的技能。通过这种方式,人工智能不再是一项未来的技能,而是一项当下的能力,有助于革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促进构建现代包容的学习型社会。”
预计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有助于越南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
阮廷德表示,为有效实施人工智能必修课程,各大学需要精心准备课程、人员、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和国家的支持。
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具有明确输出标准的系统性项目。人工智能需要被设计为一门基础性、跨学科的学科,重点关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处理、智能算法以及人工智能伦理等核心概念。每个研究领域可以有各自的人工智能内容导向,例如:工程领域的人工智能、经济学领域的人工智能、医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等。此外,输出标准需要具体、实用,并与培养项目的输出标准、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国际标准相挂钩。
第二,要有足够强大的讲师和专家团队。要有效地教授人工智能课程,讲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必要组织再培训和进修项目,邀请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并与国际讲师建立联系。
第三,关于技术基础设施和学习资源。人工智能需要强大的计算基础设施、专用软件和数据计算实验室。因此,需要开放、更新的学习资源,以及数字讲座、人工智能示例模型和供学生自学的实践平台。
第四,注重与实践和企业的对接。项目应与实际项目挂钩,鼓励学生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商业和社会问题。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参与项目开发、学生评估、研究资助和直接招生。
Duc先生还希望,在大学中广泛而系统地开展人工智能培训不仅能改变教育质量,还能改变新时代越南人力资源发展的格局,从被动到主动,从加工到创新,从消费到技术领导。
“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既是我们的愿景,也是国家战略机遇。因此,我们需要及早行动、持之以恒、持续发展,以免错过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机。”杜克先生强调。
同时,阮英俊表示,各大学同时重视人工智能(AI)的培养,特别是将AI作为必修课,这对越南高等教育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积极和充满希望的信号。
首先,这将有助于培养一代具有扎实人工智能基础的学生。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人工智能工程师,但每位毕业生都能够理解、运用、协作并在人工智能环境中做出决策。在当前全面数字化的背景下,这是一项基本能力。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将不再是少数技术专家的“私人游乐场”,而将成为所有职业的常识和技能:从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影像诊断的医生,到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教师,再到基于数据进行决策的记者、律师和行政人员。这是越南构建数字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基础。此外,如果人工智能成为学生思维的一部分,它将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工作岗位也越来越要求劳动者“懂得如何与人工智能工具协作”。因此,劳动者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数字思维、数字道德以及与技术进行智能交互的能力。
从长远来看,同步开展人工智能培训也是缩小各行业团体之间、培训领域之间以及越南与世界之间数字差距的机会。如果我们系统地、尽早地实施,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竞赛”,而且将是国家层面的“能力转型”。
“我希望在大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能培养懂得使用技术的工人,还能培养一代自信、负责任、富有创造力的数字公民,能够积极主动地以独特的方式带领越南进入知识经济。”Tuan先生说。
相关新闻:
越南国立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引领数字经济未来的专业
致数字一代的信息 MESSAGE 4 DIGIGEN 2025:一个富有创意、现代且鼓舞人心的学术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