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学术活动,有助于提高旅游学博士生在与保护本土文化相关的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技能。
此次旅行是在旅游学院讲师和作家 Nham Hung(南方地区文化研究员)的指导和陪同下组织的。
考察期间,代表团在朔庄停留,通过两座典型的宗教建筑——蝙蝠塔(玛托塔)和颂荣塔——研究了其独特的文化、建筑和生态价值。蝙蝠塔以其融合传统佛教建筑和生态环境而著称,塔内栖息着蝙蝠种群。颂荣塔则清晰地展现了南部高棉族群的文化和宗教特征。这些考察有助于阐明湄公河三角洲可持续旅游发展中文化、宗教和生态之间的关系。
代表团参观了博图姆·翁·萨·索姆·荣寺(朔庄省)
旅程继续在薄寮展开,旅游项目将持续挖掘湄公河三角洲的文化、历史、可再生能源和精神价值,从而拓展人们对该地区可持续旅游发展潜力的多维度认知。第一站是薄寮王府,这是一座20世纪初的法式建筑作品,与陈正辉的形象紧密相连——陈正辉是交趾支那古代上层阶级的象征。王府设计奢华,家具均来自欧洲,展现了昔日的奢华生活方式,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如今已成为典型的城市文化遗产,以其历史和美学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
接下来,代表团前往薄寮风力发电场、观音发岱(南海之母),参观了已故音乐家曹文楼的纪念地,体验了芹苴生态度假村,并考察了当地居民搭建的昆山模型……
代表团参观了薄寮风力发电场,我表演了唐卡泰图艺术。
此次行程的亮点是参加了由芹苴市文化体育旅游局主办的题为“地方政府和国家管理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参与”的学术研讨会。会上,研究生们聆听了该局局长阮明俊先生关于当地文化旅游发展潜力、方向、挑战和解决方案的分享。此次研讨会为研究生们提供了获取实践信息的重要机会,从而有助于他们深入思考政府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规划和管理可持续文化旅游中所扮演的角色。
代表团出席了在芹苴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举行的讨论会。
代表团考察了当地民众实施的当地旅游模式。 西南地区(芹苴、朔庄、薄寮)的实地考察项目为K6和K7研究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当地实践相结合的宝贵机会。通过参观高棉上座部佛教建筑遗产、已故音乐家高文楼的纪念地,以及体验传统音乐、民俗美食和园艺活动等独特的文化形式,研究生们得以深入了解南部河流地区的文化特色。
此次考察也是一次实地练习,旨在帮助研究生练习调查技能、分析管理模式、评估社区作用并识别文化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挑战。这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遗产保护意识以及指导可持续旅游发展——本课程的核心目标——至关重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跨学科项目不仅拓展了专业知识,还促进了学习精神、研究经验分享以及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新闻:
在越南国立大学-华盛顿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学习旅游:培训与国内外实践相结合
旅游与旅行服务管理专业68班的学生们踏上了探索顺化-会安-岘港文化遗产之旅。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学生在胡志明主席府遗址导游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