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在特里布教堂的战斗

2015年7月25日,星期六,上午10:04
为纪念战争伤残烈士纪念日(1947年7月27日/2015年7月27日),USSH 特此介绍作者为亲历者撰写的文章《特里布教堂之战》。这只是1972年那个酷热的夏天,在长达81个昼夜里,广治省军民之间众多激烈战斗中的一场。
Trận đánh tại nhà thờ Trí Bưu
在特里布教堂的战斗

人生通常充满回忆,但最难忘的,往往是那些艰难岁月的记忆。一死一死,箭矢如雨,青草青翠,胸膛鲜血淋漓,人生一去不复返……那些在军队服役的时光,那时我的青春懵懂无知,初入校园,耳畔回荡着山川河流的神圣召唤,我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天真地报名参军。入伍后,我踏入广治战场,在古城经历了81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由于早早负伤(1972年7月18日),我未能全程参与战斗,但35年来,一场战斗的记忆依然鲜明地留在我的脑海中——那是在石汉河畔,一个险峻难行、血流成河、伤亡惨重的阵地,在智宝教堂附近展开的战斗。

在回顾那场战役之前,我们必须千百次感谢维特尔公司,正是他们赞助了我们这次意义非凡的“烈火与鲜花”之旅的全部费用。维特尔公司让我们有机会重返那片我们以为直到闭上双眼都无法实现的旧战场。这次旅行充满了喜怒哀乐交织的回忆,我们见到了那些失散了35年的战友。如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境遇。我们握手,兴致勃勃地讲述着每一场战斗,讲述着那些不幸的人生,最终汇聚成一部用鲜血和泪水谱写的伟大史诗。对往昔场景和故事的欣喜与怀念,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感受。作为“天时地利、民和睦”的象征,那晚,古神降下甘霖,昔日干旱贫瘠的土地以“生命流泪,天空降雨”的意境迎接我们和战友的归来。我们哭泣,天地也哭泣,泪水与雨水交融,洗净滋润着我们的战友,渗入他们长眠的土地,永享安息。

从东河出发,越捷公司的车辆驶入村庄,穿过广治桥,途经石汉,最终抵达广治城。此时此刻,广治城的目的地显得如此开阔便捷。坐在车上,我们多么希望车速能慢下来,让我们得以沉思,聆听行军的脚步声,想象当年追击敌人的场景。然而,一切顺其自然,广治城已然出现在我们眼前,留下了无数我们此前从未想象过的记忆。下车后,我和第十连的老兵们——邦、迭、吕、雄、德……分散开来,奔向智宝教堂,想要亲眼目睹当年那场激战的战场。

今天,Tri Buu 教堂

来到智宝的富里-河南老兵们,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其中最悲伤的是洪先生,他的弟弟在那里牺牲了(至今仍未找到墓地)。他点燃香烛,强忍着泪水,绝望地为弟弟的灵魂默默祈祷。至于我,以前对智宝的印象很模糊,因为1972年,我们白天躲在掩体里,晚上才出战,树木光秃秃的,砖石散落一地,整个城池里敌我混杂,我怎么可能记得清清楚楚?如今,有机会白天来到这里,加上往日记忆的涌现,让我对智宝有了完整的印象。现在的智宝美丽宁静,是宗教与生活完美融合的象征。智宝周围的村庄绿树成荫,人来人往,道路依然存在,虽然没有名字,但却是我们通往教堂的必经之路。 1972年7月,特里布教堂的存在,是我们与敌人之间的一道挑战。教堂里既有傀儡,也有真人。消灭傀儡就等于消灭真人。为了真人而战,我们该如何抉择?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试图驱散人群,减少伤亡,但敌人依然不为所动,顽强抵抗到底。多次派往教堂的部队都遭遇了敌人的顽强抵抗。我们和敌人都伤亡惨重。每次战斗结束后,我们都会召集剩余的士兵重新投入战斗,甚至不知道他们来自哪个部队。战斗和自愿牺牲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有时,我们甚至不知道谁是我们的指挥官,因为他们都已牺牲并负伤。

1972年7月18日傍晚,上级下达命令,第九营冲锋陷阵。夜幕降临,我和战友们像以往无数次战斗一样投入战斗,先头部队和指挥部都已就位。我们士兵接到上级命令,立即行动,奉命战斗,整个连队,或许不止一个排,都集中起来了。我跟随副营长邱玉銮率领的先头部队。经过一段艰苦卓绝的推进,目标进行了顽强抵抗。空中,照明弹和飞机盘旋;地面,子弹、迫击炮弹和远程火炮如雨点般落下。我们的先头部队从教堂二楼的窗户冲进一个机枪阵地,脸部被灼伤,无法继续前进。我们躲进一个又小又深的弹坑里,等待上级命令,生死一线间,回想起来真是令人胆寒!那天晚上,我被指派去射击一枚B40机枪弹(在当时的战场上,如果你持有火力,几乎必死无疑)。目标是二楼机枪所在的窗户。我弯下腰,调整瞄准,扣动扳机。B40子弹飞出,留下一道耀眼的火光和滚滚浓烟。射击完毕后,我跳进战壕,立刻被四面八方射来的几颗轻武器子弹包围。幸运的是,我安然无恙,但突然感到太阳穴一阵剧痛,摸了一下,鲜血汩汩流出。伤口虽小,但位置要害,所以血流不止……有人把我的头包扎得通红,然后抬到后方。前方还有一场战斗,我不知道那一枪是否击中目标。但B40子弹射出后,敌人的机枪火力停止了(后来我因这场战斗被授予三等功勋勋章)。之后,我被转移到省长的碉堡。当晚,我们伤亡惨重,掩体里挤满了伤兵,每个人伤势都不相同。第二天晚上,我乘船渡过石汉河,前往永灵接受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和康复,我重返战场,参加了在1973年1月27日巴黎协定停火前爆发的库越战役。

往事纷繁,士兵们的故事数不胜数,笔墨难尽,纸张也印不完。作为一名老兵,我再次感谢第320B师第64团联络委员会,感谢他们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表达在伟大的爱国战争结束时,作为一名士兵的感受。

作者:布伊·维丹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