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科研活动
科研活动是学院建设成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研究中心的首要任务。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拥有一支顶尖教授和高素质专家队伍,已实施数百个课题和项目;与国内外机构协调主持多项国家级、地区级和国际级研究项目。这些科研活动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2020年科研方向
2010—2020年及以后,学院重点实施以下8个基础研究方向:
- 研究理论问题,解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理论问题、学说、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建设发展理论奠定理论基础和坚实的科学论据作出贡献。研究工作既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运用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新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去解决适合越南实际的某个或某套具体的科学问题,同时找出越南社会运动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重点建设大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区域研究、重大问题研究。需要多学科科学同时参与,从而为构建21世纪上半叶我国的管理机制、发展战略、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问题的研究和预测、社会经济问题等提供分析论证和科学依据;应对自然、国际和地区政治环境变化的能力:社会运动和发展趋势、经济生活……以及自然条件、社会和世界政治生活对我国的影响。
- 制定研究课题,重点明确历史、文化、社会、自然和生态环境特征。进一步促进区域和跨区域研究、发展进程、争取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斗争……研究课题需要集中阐明文化、古代王国和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探索、扩张领土和建立祖国主权的过程;越南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在新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充分发挥越南民族团结进步组织在新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越南人民以及其他民族在越南民族共同体中为维护国家主权、维护经济利益和民族文化特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主体作用。
- 研究进一步明确我国历史上各个文化之间、民族文化空间之间、文化中心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接触问题。。另一方面,明确文化区域、文化空间的概念,明确各文化区域的优势和特点,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研究移民流动和边境地区各民族的生活,阐明越南文化在区域文化背景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研究主要宗教的渗透和影响,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本地化进程;形成、本土信仰和宗教的作用、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 社会变迁影响因素研究、社会阶级、社会阶层、利益群体、价值体系;新的社会阶层、新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念的出现以及这些社会关系的发展潜力和多方面后果;家庭、儿童、妇女的角色;性别议题、老年人、跨境婚姻、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政策、社会组织的作用;当今工业化和国际一体化时代的文化交流、文化接触、民族和社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
- 重点研究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包括城市类型、城市建立与规划中的自然与社会空间问题、城市管理经验、城市研究发展等。。研究各类城镇区域的发展基础及特点;研究城市人类学的人口结构与城市化问题、城市居民的经济文化活动、公民意识、社区意识、法律等;城乡关系阐明越南城镇在历史上的作用,与东方和世界其他类型城镇相比,阐明越南城镇的发展模式和典型特征。
- 研究历史上我国海洋潜力、文化环境、海洋经济、海洋开发传统、海洋意识;确立领土主权的斗争过程;专属经济区和海域、海洋主权争端、国家海洋战略;人口问题、岛屿移民、海上和沿海文化交流;海洋和大陆之间的每一个连接;维护海洋和岛屿主权、地区安全、保护海洋资源的传统和能力;研究海上贸易、国际海事法、海洋环境挑战、贸易路线以及历史上特别是当前东海地区的区域和国际关系。
- 研究进一步明确越南独特的发展道路;我们民族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和反应,为统一国家、维护民族独立而斗争的过程;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方针政策,革新事业的成就和经验教训;与东盟、亚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欧盟、世贸组织等区域和国际组织的一体化进程……主要国家(美国、中国、俄罗斯……)的政策、国际组织与该地区和越南的政策;双边和多边关系,特别是越南与东亚国家的关系;当今,我国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着和正在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