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前,越南语文系首批教师飞往守德县,为柬埔寨民族救国统一阵线首批高级干部快速讲授越南语。(图片:范成龙)
柬埔寨新年“Chol Chnam Thmey”于四月中旬拉开帷幕。在东南亚人民同样多姿多彩、喜庆欢乐的氛围中,越南大学越南语学院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会议,庆祝越南大学专家在柬埔寨执行国际使命40周年。
这是该院教师首次与赴柬大学专家团领导、教育部CK委员会领导以及语言学院、外国语学院、综合科学大学、外国语大学(现河内大学)部分教师举行正式会晤,他们也曾一起分享青春岁月的酸甜苦辣。
这次见面会的提议来自从第一天起就身处那片特殊战场的三位老师,他们分别是柬埔寨越南大学专家代表团前团长潘黄孟先生、诗歌老师武清松先生和越南语学院院长阮天南先生。
柬埔寨是世界上越南语教学最集中、最专业的地方,为河内国立大学(现为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一部分)越南语教学领域的“黄金一代”做出了贡献。
在越南语学院B7bis楼B座校园里,50多张“老面孔”相见,心中充满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悲伤。
该校副校长黄英俊副教授出席并分享了此次会议的意义,向为维护越柬友谊事业和传播越南语而奉献青春的一代又一代教师表达了真挚的感情、敬意和感激之情。
距离越南语文系首批教师飞往守德县,为柬埔寨民族救国统一战线首批高层干部快速教授越南语,已过去40年。
柬埔寨在经历了黑暗悲惨的历史后,在志愿军、各界专家和越南大学专家代表团等文化使者的脚步下,真正走向了复兴。

1984年,已故高等职业学校部长阮廷楚与我院越南语学院教师团在柬埔寨教学时合影。(照片由阮天南先生供图)
自1981年起,河内国家大学越南语系首批专家正式出国任教,其队伍中既有技艺精湛的教师,也有中年人,更有一批越南语教学界的“新人”。
“专家”的生活却如同战场,一切都极其匮乏,种菜、改良,每顿饭在公共厨房里只盼着多半碗饭却得不到……
当时,教材和词典都很匮乏。小组组织编写了一本越南语-高棉语词典……小组翻译杜友雪同志也参与其中。尽管杜友雪同志并非单身汉,小组还是大胆地邀请翻译人员为二年级学生教授翻译,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翻译老师”。
1982年第二批继续承担该项任务,1983年第三批继续承担该项任务,期间不断增加教职人员,1984-1985年文学系增加4名教师,1986-1987年青春语言大学增加教师。
派往越南的教师人数逐渐增多,后来大学专家组解散,专家组分散到各个学校、各个地区开展工作,人数可能达到百余人。
仅越南语系,赴柬教师总数就达47人,乘以年数,就是200多倍;文学系15人,外语系10余人。
那时,远在他乡的老师们有着共同的欢喜,有着对越南语的热爱,有着对兄弟国家柬埔寨的思念,有着对充满感动、激情和爱意的青春岁月的难忘兴奋……
六七十岁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手拉着手,脸上的笑容带着岁月的痕迹,却又不失往日的热情,分享着许多快乐、诙谐、幽默、却又夹杂着悲伤和遗憾的故事。
“越南对柬埔寨的援助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国家在困难时期仍然全心全意地帮助邻国从死亡中崛起。”

越南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越南大学专家代表团原团长潘黄孟在会上发言。(摄影:范青龙)
资深知识分子潘黄孟在演讲的开头是这样说的:他是一位活生生的见证者,一位开朗善良的领导人,被听众戏称为“再次被推选为代表团团长”,坐在会议最尊贵的位置上。
93岁高龄的他,依然骄傲地拿着麦克风,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许多难忘的回忆,他认为,那是他教育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
越南语与越南学系主任、副教授阮天南博士在佛塔之国拥有7年多的教学经验,他用令人难忘的人生篇章讲述了自己20多岁那年的经历。
这些提醒给听众很多思考:柬埔寨王国政府2017年的新闻通讯将5月20日定为波尔布特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日”,但只字未提越南;
说是巧合,又说不是巧合,南先生在1989年5月20日写完了《柬埔寨人的越南语》系列丛书的第三卷;那是一套龙印的丛书,为金边医药大学的数千名学生服务,其中隐含的启示是,随着柬埔寨进入新阶段,越南专家们也有很多思考。

阮天南副教授在柬埔寨上越南语课时,年仅23岁。
“本书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这句话意味着,那里有成千上万名学生学习越南语,他们写书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没有一分钱的报酬,批改成千上万的试卷,辛勤地研究“豆芽”这样的词语,瘦弱(50公斤)却说着没人相信是越南语的高棉语,尽管除了共青团支部邀请黎明典帮忙翻译和教学的一周晚间字母课外,他们100%自学成才;
那一晚,我熬夜到凌晨五点,用麻木的手指翻译越南驻柬埔寨大使馆30页的高棉语文件。分享结束时,我发出了一句感叹:“啊,这只能是《亲爱的20多岁》!我怎么能相信呢?”;“啊,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越南的牺牲,很多时候,也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黄英俊副校长(左)与原大学专家代表团团长、93岁的潘黄孟先生(中)和原教育专家代表团团长、95岁的阮友宁先生交谈。(摄影:范成龙)
包括副校长黄英俊、潘黄孟和阮天南在内的“最开心”评审团发现并表彰了三位因在教学和推广越南语言和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获得柬埔寨政府颁发的劳动勋章和友谊勋章的教师。
会议最后时刻最特别的表演是一首以义静维宪风格演唱的《内归》(规矩),由潘黄孟先生填词,由阮天南先生、武青松先生和阮仲晋先生改编。

T阮天南老师以义静维詹风格演唱歌曲《Noi Quy》(照片:Pham Thanh Long)
南先生演唱的歌曲,唤起热爱生活的年轻人清脆的笑声,重现了昔日艰苦而乐观的岁月,充满了一代知识分子为了国际事业甘愿牺牲青春的志愿脚步,是越南越南语教学的黄金一代。
“我们要努力奋斗!我们要努力奋斗!”……这首在柬埔寨土地上吟唱的《义静维宪》歌,向一代又一代继续传承越南语的一代又一代人传递着“坚持不懈、奉献奉献”的讯息。走向国际社会的道路,也是回归的道路——努力奋斗,传承善良勇敢的越南语。
(越南大学越南学与越南语学院举办越南大学专家组赴柬埔寨执行国际任务40周年纪念会议纪要)
作者:黎氏青心博士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