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关于博士生范氏碧翠的博士论文信息:影响河内文化体验旅游的因素

2025年6月13日,星期五,06:32

关于博士生范氏碧翠博士论文的信息

1. 博士生全名:Pham Thi Bich Thuy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7年7月7日 4. 出生地:太平

5. 决定是否承认研究生: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2021年12月28日签署的第2949/2021/QD-XHNV-DT号文件越南河内国家大学。

6. 培训流程的变更(如有):

- 2022年2月25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关于确认博士论文选题和导师的第424/QD-XHNV-DT号决定。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2022年12月22日作出的第3929/QD-XHNV号博士论文题目调整决定越南河内国家大学;

- 2022 年 12 月 28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第 4050/QD-XHNV 号决定,关于变更博士论文导师。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2024年8月6日作出的第3935/QD-XHNV号博士论文题目调整决定越南河内国家大学。

7. 论文题目:影响河内文化体验旅游的因素。

8. 专业:旅游 9. 代码:9810101.01

10. 科学顾问:副教授,阮范雄博士,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河内。

11. 本论文新成果总结: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本论文旨在探究文化体验旅游的科学基础,以期为河内乃至整个首都的文化体验旅游发展做出贡献。具体而言:(1)构建影响文化体验旅游的因素的概念、特征和研究框架;(2)分析和评价影响文化体验旅游的因素;(3)提出对文化体验旅游发展的研究启示。

论文的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影响文化体验旅游的因素,包括影响文化体验旅游需求的因素和与文化体验旅游供给相关的因素。

论文的研究方法:

- 定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旨在:1)构建“体验式旅游”和“文化体验式旅游”的概念;2)识别“体验式旅游”和“文化体验式旅游”的特征;3)从旅游供需角度构建影响文化体验式旅游的因素研究框架;4)提出文化体验式旅游供给分析框架;5)提出影响文化体验式旅游需求的因素模型和量表。通过访谈旅游管理者、文化目的地管理者和旅游企业,开展实地调查并分析二手文献,持续进行定性研究,以分析和评估文化体验式旅游供给的因素。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半系统性文献综述、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田野调查)以及二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定量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旨在识别和分析影响文化体验旅游需求的因素。研究选择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作为结果测量模型。研究首先进行了初步的定量调查,并对测量模型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然后再评估结构模型。在正式的定量研究中,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了607名游客作为样本。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使用SPSS 24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及使用SmartPLS 4.0软件进行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分析。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论文通过系统梳理体验式旅游的理论基础,构建了“体验式旅游”和“文化体验式旅游”的概念,并识别出体验式旅游和文化体验式旅游的五个特征,从而为体验式旅游的理论基础做出了贡献。该概念和特征以旅游系统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供求规律为基础,分析了文化体验式旅游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旅游类型的旅游形式。

- 该论文构建了一个影响文化体验旅游的因素的研究框架,包括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两个因素,并且还基于旅游系统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供求规律。

本论文从七个方面识别并研究了文化体验旅游的供给,包括体验旅游产品、人力资源、支持体验的基础设施和设施、体验支持服务、游客安全保障水平以及旅游推广和广告活动。政策直接影响供给,因此也被纳入旅游供给的研究范畴。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相关文件、实地调查以及对旅游管理机构代表、目的地管理者和旅游企业代表的访谈等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七个因素在文化体验旅游供给和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河内市在设计和提供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服务方面的发展水平、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

本论文构建了一个模型并提出了假设,以研究影响体验式旅游需求的因素。该模型包含四个影响游客行为意向的因素(认知、动机、体验偏好和难忘旅行体验印象),并且障碍因素调节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定量方法,对607名至少到访过河内一个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进行了调查。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假设得到支持,一个假设被否定。研究发现,认知、动机、体验偏好和难忘旅行体验印象对体验式旅游需求具有正向影响,而障碍因素并未对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此外,研究还识别并解释了旅行特征、偏好目的地以及不同年龄和职业人群在体验偏好上的差异。

论文的新贡献和意义:

首先,该论文有助于填补体验式旅游和文化体验式旅游理论研究的空白。

其次,该论文有助于填补越南体验式旅游和文化体验式旅游的研究空白。

第三,该论文有助于填补文化体验旅游需求和文化体验旅游供给研究方面的理论空白。

本论文针对河内文化体验旅游的供需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并指出了河内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因此,该研究对国家管理机构、旅游目的地和企业制定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设计旅游产品以及实施遗产保护和推广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首先,继续探索从未去过河内文化景点的游客的认知、动机、体验偏好和行为意向;比较从未去过和去过的游客的认知、动机和体验偏好,找出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以构建和设计体验产品。

- 第二,针对每个具体的文化组成部分(文物、习俗、节日、美食等)开展文化体验旅游的单独研究,以比较和验证该理论。

第三,采用其他研究方法,从全面、多维度的角度研究研究对象,例如对游客进行深度访谈,以及对大量旅游供应商进行定量研究。

第四,扩大对国际游客的研究,以增进对该市场文化体验式旅游需求的了解。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 Pham Thi Bich Thuy (2022),“体验式学习和体验式旅游:河内旅游专业学生在升龙皇城的认知和需求”,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978-604-9990-98-4,第 719-742 页。

  2. Pham Thi Bich Thuy (2023),“利用Scopus数据库对体验旅游全球研究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第六届当代经济、管理和商业问题国际会议,国民经济大学,ISBN:978-604-330-939-3,第 1999-2031 页。

  3. Pham Thi Bich Thuy (2023),“体验式旅游研究与开发的旅游系统模型”,第二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问题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978-604-43-1655-7,第 471-485 页。

  4. Pham Thi Bich Thuy、Bui Thi Bich Lan (2024),“Dia Tren 村的传统手工艺村旅游模式”,社会科学与人力资源杂志第 01 期(128),第 103-112 页。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范氏碧翠  2. 性别:女性

3. 出生日期:1987年7月7日 4. 出生地:太平

5. 2021 年 12 月 28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的第 2949/2021/QD-XHNV-DT 号录取决定。

6.学术过程的变化

- 2022 年 2 月 25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的第 424/QD-XHNV-DT 号决定,批准论文题目和导师。

- 2022 年 12 月 22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的第 3929/QD-XHNV 号关于调整论文题目的决定。

- 2022 年 12 月 28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的第 4050/QD-XHNV 号关于变更论文导师的决定。

- 2024 年 8 月 6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的第 3935/QD-XHNV 号关于调整论文题目的决定。

7. 正式论文题目:影响河内文化体验旅游的因素。

8. 专业:旅游 9. 代码:9810101.01

10. 指导老师:阮范雄副教授,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河内。

11. 本论文新发现的总结: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探究文化体验旅游的科学基础,以期为河内市文化体验旅游的发展,乃至整个首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具体而言:(1)构建文化体验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2)分析和评价这些影响因素;(3)提出基于研究的文化体验旅游发展启示。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影响文化体验旅游的因素,包括影响文化体验旅游需求的因素和影响文化体验旅游供给的因素。

论文的研究方法:

- 定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旨在:1)构建“体验式旅游”和“文化体验式旅游”的概念;2)识别“体验式旅游”和“文化体验式旅游”的特征;3)从供需两个角度构建影响文化体验式旅游的因素研究框架;4)提出文化体验式旅游供给侧的分析框架;5)提出影响文化体验式旅游需求的因素模型和测量量表。此外,本研究还通过访谈旅游管理者、文化目的地管理者、旅游企业,以及实地调查和二手数据分析,进一步分析和评估文化体验式旅游的供给侧因素。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半结构式文献综述、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实地调查(实地调研)以及二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定量研究方法:本定量研究旨在识别和分析影响文化体验旅游需求的因素。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作为测量模型。研究首先进行了初步的定量调查,并对测量模型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然后再评估结构模型。在正式的定量研究中,本论文采用便利抽样法,共抽取了607名游客作为样本。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SPSS 24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及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SEM)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并使用SmartPLS 4.0软件进行分析。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论文通过系统梳理体验旅游的理论基础,构建“体验旅游”和“文化体验旅游”的概念,为体验旅游的理论基础做出贡献。论文识别出体验旅游和文化体验旅游的五个特征。这些概念和特征基于旅游系统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供求规律,并将文化体验旅游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独特旅游类型进行分析。

-该论文构建了一个关于影响文化体验旅游的因素的研究框架,该框架由两个因素组成:供给侧旅游和需求侧旅游,并且还基于旅游系统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供求规律。

-本论文识别并研究了文化体验旅游的供给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七个要素:体验旅游产品、人力资源、支持体验的基础设施和设施、体验支持服务、游客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旅游推广和营销活动。论文还在供给侧旅游框架内研究了直接影响供给的政策。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旅游管理机构、目的地管理者和旅游企业代表,收集并分析了相关数据、资料和访谈资料。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七个因素在文化体验旅游的供给和发展中的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客观地反映了河内市在设计和提供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服务方面的发展水平、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

-本论文构建了一个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用于研究影响体验式旅游需求的因素。该模型包含四个影响游客行为意向的因素(感知、动机、体验偏好和难忘旅行体验印象),并引入了一个调节因素来控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定量方法,对607名至少到访过河内一个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进行了调查。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假设得到支持,一个假设被否定。研究发现,感知、动机、体验偏好和难忘旅行体验印象对文化体验式旅游的需求具有正向影响,而障碍因素并未调节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并解释了不同年龄和职业的游客在旅行特征、偏好目的地以及体验偏好方面的差异。

论文的新贡献和意义:

首先,该论文有助于填补体验旅游和文化体验旅游理论研究的空白。

其次,该论文有助于填补越南体验旅游和文化体验旅游方面的研究空白。

第三,该论文有助于填补文化体验旅游供需研究中的理论空白。

本论文针对河内文化体验旅游的供需情况,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该市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因此,本研究对于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和企业制定战略、开发旅游规划、设计旅游产品以及实施遗产保护和推广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首先,需要进一步探究从未到访过河内文化景点的游客的认知、动机、偏好和行为意向。通过比较到访过和未到访过的游客的认知和动机,有助于发现异同,从而开发和设计有针对性的体验式产品。

其次,针对特定文化组成部分(如历史遗址、习俗、节日、美食等)开展文化体验旅游的单独研究,以便比较和验证相关理论。

第三,采用其他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多维的研究,例如对游客进行深度访谈,以及对大量旅游服务提供商进行定量研究。

第四,扩大研究范围,将国际游客纳入其中,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细分群体对文化体验旅游的需求。

13.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 Pham Thi Bich Thuy (2022),“体验式学习和体验式旅游:河内旅游专业学生在升龙皇城的认知和需求”,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978-604-9990-98-4,第 719-742 页。

  2. Pham Thi Bich Thuy (2023),“利用Scopus数据库对体验旅游全球研究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第六届当代经济、管理和商业问题国际会议,国民经济大学,ISBN:978-604-330-939-3,第 1999-2031 页。

  3. Pham Thi Bich Thuy (2023),“体验式旅游研究与开发的旅游系统模型”,第二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问题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978-604-43-1655-7,第 471-485 页。

  4. Pham Thi Bich Thuy, Bui Thi Bich Lan (2024),“Dia Tren村传统手工艺村的体验旅游模式”,越南社会科学人力资源杂志第 01 期(128),第 103-112 页。

作者:新的培训部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