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A:中越翻译调查(以中越商业文件翻译为例)

2016年1月8日,星期五,01:12

博士论文信息

1. 博士生的全名:陈碧兰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73年1月13日

4. 出生地:越南河内

5. 河内国家大学校长于2007年6月29日签发的第2386/SDH号博士学位授予决定

6. 培训流程变更:无

7. 论文题目名称:中越翻译调查(以中越商业文件翻译为例)

8. 专业:越南语语言学代码:62.22.01.20

9. 科学指导教师:副教授、Nguyen Hong Con 博士、Nguyen Thi Tan 博士

10. 论文新成果总结:

本论文对中越商业文本(简称VBTM)的语言、文体和功能特征进行了调研。尽管越南语和汉语在文体、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中越商业文本的互译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功能/文本,这与中越商业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交际目的相契合。因此,中越商业文本的翻译可以借鉴功能翻译理论,其中C. Nord的“功能+忠诚”理论可作为中越商业文本翻译的指导。对等翻译是译者必须努力追求的最高目标。中越商业文本的翻译应力求完整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并满足译者或委托人的交际目的。本论文以典型的翻译理论为框架,探讨了中越商业文件中词语的翻译。术语的准确翻译对翻译的成功至关重要。称谓的翻译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双边沟通关系。敬语的翻译完全取决于文化语境和具体的沟通情境。固定短语的准确翻译体现了译者的文化水平。本论文分析了中越商业文件中高频出现的五类言语行为,即祈使句、疑问句、说明句、承诺句和表达句,并指出了这些言语行为的典型语言特征。研究表明,为了获得准确易懂的译文,必须将沟通目的放在首位。基于对文件中常见错误的分析,本论文指出了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11. 实际应用:

本论文通过对中越商业文件的分析,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译员和翻译专业学生理解翻译的本质,掌握中越商业文件翻译的操作和技巧。鉴于越中经贸往来的发展趋势,中越商业文件翻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本论文将有助于提升中越翻译人员的培训水平,尤其是在培养未来从事对外经济领域翻译的人才方面。此外,本论文还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贸易领域的翻译教材和中越术语词典的编纂提供参考。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根据其他趋势进行更深入的语言分析,以开展商业文件翻译研究。构建中越双语术语对比体系,用于对外经济领域。建立一系列典型商业文件及中越双语标准。基于这些文件,帮助译员了解文件的特点和翻译方法,并提供参考模板。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

- 陈碧兰 (2010), “汉越商贸信函的语言特征和翻译策略”,翻译语言文化,广西教育出版社,南宁,255-260页。

Tran Bich Lan (2010),“中越商业信函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 语言和文化翻译,广西教育出版社,南宁,第255-260页。

- Tran Bich Lan (2010),“Nord功能翻译理论导论”,《语言与生活》杂志(3)第 16-18、37 页和(4)第 17-21 页。

- Tran Bich Lan (2011),“从人际功能层面调查商业赔偿请求信(基于中越翻译文件)”,越南语言学培训与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理论与实践问题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第 954-964 页。

- 陈碧兰,隆佳丽 (2013),《论汉、越社交称谓语异同及交际策略》,东南亚横(11), 56-61页。

Tran Bich Lan, Long Giai Le (2013), “探讨汉语和越南语礼貌称呼的异同及沟通策略”《东南亚杂志》(11),第 56-61 页。

- 陈碧兰、詹臻 (2014)、《汉语三字格惯用语的语言特征及越译方法》、翻译理论与实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哈尔滨, 163-170页.

Tran Bich Lan, Chiem Tran (2014), “汉语三要素固定短语的语言特征及其越南语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黑龙江出版社,哈尔滨,第163-170页。

 

博士论文信息

1.全名:Tran Bich Lan(陈碧兰)2. 性: 女性

3. 出生日期:一月 131973                        4. 出生地越南河内

5. 准许决定编号:2386/SDH, 六月 29,2007由越南国家大学校长发布,河内

6. 学术过程的变化:没有任何

7. 正式论文题目:中越互译(基于中文翻译成越南语的商务文本)

8. 专业:越南语语言学                         代码62.22.01.20

9. 主管:副主管教授博士阮红琨、阮氏陈博士

10. 论文新发现总结:

本论文研究了汉语和越南语商务文本的语言特征、风格和功能。尽管汉语和越南语在类型学、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汉语商务文本翻译成越南语仍然存在诸多难点。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文本的功能性,这与汉语和越南语商务文本的风格特征和交际目标相符。因此,汉语商务文本的翻译可以运用功能翻译理论进行处理。在此框架下,C. Nord提出的“功能+忠诚”理论可以作为汉语商务文本翻译的指导理论。对等是译者应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汉语商务文本的译者应力求完整传达原文的含义和风格,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从而达成作者或译者所表达的交际目标。本论文以翻译理论为框架,研究中越商务文本中的词语翻译。术语翻译的准确性是译文成功的关键。称谓的翻译有助于建立商务关系。同时,社会用语的翻译依赖于文化背景和交际情境。固定表达的准确翻译体现了译者的专业水平。本论文还研究了中越商务文本中常见的五种句型,即祈使句、疑问句、陈述句、承诺句和表达句,并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清晰的分析。分析表明,为了获得成功的译文,应高度重视交际目标。基于对所收集材料中常见错误的分析,本论文探究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11. 实际应用性:

本论文通过对中越商务文本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译者和翻译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并学习中越商务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商务翻译是中越经济交流中一个值得更多关注的学术分支。本论文将极大地促进中越译者,特别是未来国际商务领域中越译者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研究成果可为编写商务翻译教材和中越商务词典奠定基础。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继续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商务文本中的语言。构建一系列中越国际商务术语。汇编具有标准形式的典型中越商务文本。通过以下示例,译者将轻松掌握商务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 Tran Bich Lan (2010),“汉语和越南语商务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策略”,翻译、语言与文化,广西教育出版社,南宁,第255-260页。

- Tran Bich Lan (2010),“论 Nord 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语言与生活(3),第 16-18、37 页和(4),第 17-21 页。

- Tran Bich Lan (2011),“人际功能理论在索赔函中中越翻译中的应用”,越南语言学培训与研究国际会议:理论与实践问题越南国家大学-河内出版社,河内,第 954-964 页。

- Tran Bich Lan, Long Giai Le (2013),“中国和越南社会称谓及沟通策略的比较研究”,东南亚周边地区(11),第 56-61 页。

- Tran Bich Lan, Chiem Tran (2014), “论汉语三字习语的语言特征及其越南语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黑龙江出版社,哈尔滨,第163-170页。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最新消息

旧新闻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