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A:义安省昆强县丹莱(Tho)族的生计

星期四 - 2017年11月16日 22:57

博士论文信息

1. 研究者姓名:裴明顺      

2.性别:男

3.出生日期:1978年10月8日

4.出生地:清化

5. 2011 年 11 月 21 日,越通社人文大学校长颁发了关于承认博士生的决定,决定号为 2213/2011/QD-XHNV-SDH。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论文题目名称:乂安省昆强县丹莱族(Tho)族群的生计

8. 专业:民族学 代码:62.22.70.01

9. 科学指导老师:副教授 Le Sy Giao 博士、副教授 Nguyen Van Suu 博士

10.论文新成果总结:

本论文作为对义安省昆强县丹莱族人民生计的研究项目,从民族志/人类学的视角,系统、全面地阐明了国家政策对研究区内丹莱族人民生计、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的变化和应对措施。

从而揭示政策和国家支持的不足与局限性,从而为丹莱族群当前及未来的可持续生计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除了上述科学和实用价值外,该论文还包含有关普马特国家公园、丹莱人及其现在和过去生计的丰富、最新、准确的实地数据。

论文的全部研究成果以上述形式呈现,直接有助于推动对越南义安省昆强县丹莱族以及整个越南丹莱族的研究方向。

12.实际应用:

该论文为越南党和国家关心的少数民族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民生转型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同时,该论文也是民族学/人类学领域以及一些涉及越南民族问题、民族政策和发展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参考文献。

本论文的政策建议是针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解决少数民族问题、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包括普马特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保护以及丹莱族人民当前和未来生计等方面提出的科学且具有实践依据的建议。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

论文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例如,应采用专业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乂安省昆强县丹莱族在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各个方面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并结合国家在地方和中央层面的森林保护和自然资源政策,实现国家和丹莱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 科学文章:

1. 裴明顺(2010),《论义安省昆强县丹莱族群的起源》,《东南亚研究》(10),页65-70。

2. Bui Minh Thuan (2011),《义安省布玛国家公园丹莱族群的重新安置迁移》,《越南社会科学期刊》(1),第57-63页。

3. 裴明顺 (2011),《乂安省昆强县孟山乡丹莱族人安置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民族学杂志》(1),第47-52页。

4. Bui Minh Thuan (2011),《义安省布玛国家公园丹莱族人的迁移与重新安置》,《越南社会科学》,N02 (142),第65-72页。

5. 裴明顺 (2012),《乂安省昆强县丹莱族人重新安置后的文化与社会生活》,乂安科技期刊 (5),第25-28页。

6. Bui Minh Thuan(2012),“乂安省昆强县蒙山乡新山和库拉奥村丹莱族人的重新安置和生计变化”,越南国立大学科学学报,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学报(3),第53-63页。

7. 裴明顺 (2012),《乂安省昆强县蒙山乡新山和库饶村丹莱族人的重新安置以及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人类研究杂志》(2),第43-51页。

8. Bui Minh Thuan (2012),《乂安省Thanh Chuong 县Thanh Huong 社Ma 村泰国人的重新安置和生计变化》(与Vi Van An 博士合作),《民族学杂志》(3),第33-42页。

* 书籍章节:

1. Bui Minh Thuan (2011),《种族》(第 65-76 页);房屋和衣服(第332-353页)风俗习惯(第364-389页)文学与艺术(第403-444页)。摘自 Tran Van Thuc (主编) (2011),《义安省归州县地理记录》,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580 页。

2. Bui Minh Thuan (2015),Tho 族的 Dan Lai 族(第 475-611 页)。摘自 Vuong Xuan Tinh (主编) (2015),《越南各民族》,第 1 卷:越语-芒语族,国家政治真理出版社,河内,764 页。

* 研讨会报告:

1. 裴明顺 (2012),“和田、州田、归州泰国人的传统编织与义安省西部地区的社区旅游活动”(与陈氏水老师合作撰写),载于《越南泰语-卡代语系民族社区:传统、融合与发展》,第六届全国泰国学研讨会论文集,河内交谊出版社,第715-724页。

2. Bui Minh Thuan(2012 年 12 月),“Dan Lai 社区在 Pu Mat 国家公园的自然开发经济活动”,关于义安省敏感生态系统现状及恢复、保护和发展解决方案的研讨会论文集,荣大学,第 72-77 页。

3. Bui Minh Thuan(2013 年 3 月 17 日),传统纺织工艺在和田、州田、归州和义安省泰国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文化体育旅游部 - 太原省人民委员会 - 东盟基金会 - 东盟技术合作中心 - MCVE,第 4东盟传统纺织品研讨会,太原 - 越南。

4. 裴明顺(2014),“乂安省清章县清香乡马村泰国人重新安置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历史、文化与社会研究与教学会议论文集》,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第318-326页。

5. Bui Minh Thuan(2015),“利用泰国文化价值观发展义安省西部的社区旅游”(与硕士Tran Thi Thuy合作撰写),泰文印刷 - 越南的Kadai社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越南第七届泰国学全国会议论文集,Gioi出版社,河内,第523-530页。

* 研究主题:

1. 校级科研项目(2011年)负责人,布玛国家公园的丹莱人(以蒙山、昆强县丹莱人为例的研究),编号:T2011-30。

2. 乂安省科技项目(2011-2012)负责人,“乂安省丹莱族语言文化特征研究”(第一期)。

3. 乂安省科技项目负责人(2014-2016),《乂安省丹莱族语言文化特征研究》(第二阶段:建立模型,应用解决方案以保护文化和语言)。

 

关于博士论文的信息

1. 博士生姓名:Bui Minh Thuan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78年10月8日 4. 出生地点:清化

5. 2011年11月21日第2213/2011/QD-XHNV-DH号候选资格决定

6. 训练过程中的变化:无

7. 论文题目:乂安省昆强县丹莱族(Tho族)的生计

8. 专业:民族学 代码:62.22.70.01

9. 导师: 导师1名: 副教授,乐诗娇博士;导师2:副教授,Nguyen Van Suu博士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本论文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全面考察了越南义安省昆强县丹莱族的传统生计、生计变迁以及他们如何应对国家政策对其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论文揭示了国家对丹莱族人民的政策和支持存在哪些方面、哪些方面不足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切实建议,以实现丹莱族人民可持续生计发展。

此外,该论文还包含了从实地收集的有关普马特国家公园、丹莱人以及他们在研究时期和过去的生活变化的丰富而最新的信息。

本论文的上述成果对促进对越南义安省昆强县丹莱族及整个地区的丹莱族的研究具有直接的贡献。

11.论文的适用性:

该论文对于当代越南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民族聚落、民族地区发展与民生变革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该论文还可用于民族学/人类学以及其他涉及越南民族问题、民族政策和发展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本论文根据实践结果,为地方及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在管理和解决少数民族问题、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自然资源保护(包括普马特国家公园和丹莱人民现在和未来的生计)等方面提出了各种政策建议。

13. 未来研究方向:

论文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例如采用专业化和跨学科的方法从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关键方面对乂安省昆强县丹莱族群进行更全面的研究,以了解国家在地方和国家层面保护森林、自然资源的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4.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 研究文章:

1. 裴明顺(2010),《论义安省昆强县丹莱人的起源》,《东南亚研究》(10),第10-11页。 65-70。

2. 裴明顺(2011),“义安省布玛国家公园丹莱族人的迁移与重新安置”,越南社会科学期刊(1),第57-63页。

3. 裴明顺(2011),“乂安省昆强县孟山乡丹莱族人安置问题”,民族学研究期刊(1),第47-52页。

4. 裴明顺(2011),“义安省布玛国家公园丹莱族人的迁移与重新安置”,越南社会科学学报(142),第65-72页。

5. 裴明顺(2012),“乂安省昆强县丹莱族人重新安置后的社会文化生活”,乂安科技期刊(5),第25-28页。

6. Bui Minh Thuan(2012),“乂安省昆强县蒙山乡新山和库拉奥村丹莱族人的重新安置和生计变化”,越南国立大学河内分校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期刊特刊(3),第53-63页。

7. Bui Minh Thuan (2012),“重新安置和变化“乂安省昆强县蒙山乡新山和库拉奥村丹莱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人文研究期刊(2),第43-51页。

8. Bui Minh Thuan(2012),“乂安省Thanh Chuong 县Thanh Huong 公社Ma 村泰国人的重新安置和生计变化”(与Vi Van An 博士合作),《民族学研究杂志》(3),第33-42页。

* 书籍章节:

1. Bui Minh Thuan (2011),《民族》(第 65-76 页);房屋和衣服(第332-353页)文学 - 艺术(第 403-444 页),载于陈文实主编(2011 年),《乂安省归州县土地与人民记述》,社会科学出版社,580 页。

2. Bui Minh Thuan (2015),Tho 社区的 Dan Lai 群体(第 475-611 页),载于 Vuong Xu Tinh(主编)《越南民族群体》,卷。 1:越芒语系,国家政理出版社,河内,764页。

* 会议论文:

1. Bui Minh Thuan (2012),《越南和田、州田、归州的泰国传统纺织工艺与义安省西部社区旅游模式的关系》(与 Tran Thi Thuy 合作),《越南的泰-卡代族社区:传统、融合与发展》,第六届泰国研究会议,Gioi 出版社,河内,第 715-724 页。

2. Bui Minh Thuan(2012 年 12 月),“Dan Lai 族人在 Pu Mat 国家公园的自然开发”,会议“义安省敏感生态系统状况以及恢复、保护和发展决议”,荣市大学,第 72-77 页。

3. Bui Minh Thuan(2013 年 3 月 17 日),传统纺织工艺在和田、州田、归州和义安省泰国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文化体育旅游部 - 太原省人民委员会 - 东盟基金会 - 东盟技术合作中心 - MCVE,第四届东盟传统纺织品研讨会,太原 - 越南。

4. 裴明顺(2014),《乂安省清章县清香乡马村泰国人移民安置后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历史、文化与社会研究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18-326页。

5. Bui Minh Thuan (2015),“挖掘泰国文化价值,发展义安省西部地区的社区旅游”(与 Tran Thi Thuy 合作),《越南泰族-卡代族社区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 7 卷泰国研究会议,世界出版社,第 523-530 页。

* 研究项目负责人:

1. 荣市大学研究项目(2011年),Pu Mat国家公园的Dan Lai人(以Mon Son、Con Cuong地区的Dan Lai人为例的研究)。代码:T2011-30。

2. 乂安省科研项目(2011-2012),乂安省丹莱族语言文化特征研究(第一阶段)。

3. 乂安省科研项目(2014-2016),乂安省丹莱族语言文化特征研究(第二阶段:建立模型并采取解决方案以保护文化和语言)。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