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般信息
1969年至1973年:河内大学文学院学习。
1986-1987年:河内大学文学博士论文答辩优异。
- 外语水平:俄语(B)、英语(C)、马来语(B)。
- 主要研究方向:东方语言与文化。
二。科学工作
教科书
- 东南亚文化,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1999年重印。
- 马来语(马来语),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0年。
- 东方文化简介(主编),河内出版社,2008年。
- 外国人越南语,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7版。
- 通过英语学习越南语,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8版。
- 语言学和越南语(合著),教育出版社,第9版,2008年。
- 东方语言(主编),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1年。
- 语言学导论(主编),教育出版社,2011年重印。
- Que Viet(海外越南人越南语教材),A级2本,B级2本,C级2本(主编),世界出版社,教育出版社,2008年,2009年,2015年。
- 韩国学概论(合著),教育出版社,2013年。
专著
- 马来人社群:语言问题,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2年。
- 从语言学角度看越南诗歌,文化信息出版社,2006年重印。
- 道语(合著),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 东方文化和语言,Phuong Dong出版社,2009年。
- 越南南岛语族传统住房,世界出版社,2015。
越南语文章
- “说话要停顿,写作要停顿。”语言与生活杂志,第11/1997号。
- “顶嘴、顶嘴和理解文本含义”,语言与生活杂志,第 3/2000 号。
- 马来语名词词缀及其音变规则杂志东南亚研究,第6/2000号。
- 关于“after”和“after”、“before”和“before”的用法,语言杂志,第6/2000号。
- “如何使用“for”和“to”这两个词,语言杂志,第10/2000号。
- “越南民歌中的花名”,语言与生活杂志,第 11/2000 号。
- “马来人社区:一些有关语言的问题”,东南亚研究杂志,第3/2001号。
- “在编写越南语教材和初期向外国人教授越南语时要运用交际和实践的视角”,语言杂志,第10/2001号。
- “马来社区:一些语言和宗教问题” (在:越南东方研究,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1)。
- “欧洲和世界多种语言即将消亡”欧洲研究杂志,第2/2002号。
- “导致东南亚四个岛国选择马来语作为国语的因素”,东南亚研究杂志,第 1/2002 号。
-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新加坡教育体系中的马来语”,东南亚研究杂志,第3/2002号。
- “越南语作为外语教学”,语言杂志,第5/2002号。
- “马来语重复”,语言杂志,第 15/2002 号。
- 从“where”和包含“where”的结构,语言杂志,第 3/2003 号。
- “越南语音的对比及其语言价值”,科学杂志,河内国家大学,第 3/2004 号。
- 《马来西亚语言政策的若干问题》语言杂志,第7/2004号。
- “从区域研究视角看越南民族语言”,科学杂志,河内国家大学,第 1/2005 号。
- “马来语和他加禄语的一些语音特征(与越南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相比)”,语言杂志,第5/2005号。
- 《越南诗歌的音乐性(从越南语音的角度)》语言杂志,第12/2005号。
- “圆润清晰的字母——从越南语音的角度考虑”,语言与生活杂志,第6/2005号。
- “越南和韩国传统文化元素有一些相似之处”,全国研讨会论文集“韩国文化、社会和语言问题”,胡志明市出版社,2002年。
- “马来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东方——合作与发展,第二届越南东方研究全国会议论文集,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3年。
- “在越南的十年韩国语培训与研究”越韩建交十周年全国会议纪要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3年。
- “日本文化的一些特点”。载《越日关系:历史与现代问题》,越日建交30周年全国会议论文集,河内国立大学出版社,2003年。
- “传统东方文化:国际融合中的一些特点和需要克服的局限性”, 第三届越南东方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7年。
- “中部沿海文化与东南亚海洋文化的关系”,全国研讨会“中部沿海文化和广义沿海文化”,2007 年 7 月 4 日;发布于中部沿海文化和南部沿海文化,河内百科全书出版社。
- “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环境”,全国“西南海洋与岛屿旅游文化”工作坊,2007 年 11 月 29 日;发布于中部沿海文化与南部沿海文化,河内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东南亚的马来人:变化的趋势和新出现的问题”,语言与生活杂志,第6/2011号。
- “越南南岛民族的房屋概念和传统住房结构”(与玛丽亚·泽伦科娃合著),民俗杂志》,第4期,2012年7-8月。
- 《越南南岛语族的建房仪式》(与玛丽亚·泽连科娃合著)越南社会科学杂志,第7/2012号。
- “越南南岛民族的房屋建造程序”(与玛丽亚·泽伦科娃合著)越南社会科学杂志,第8/2012号。
- “学习型国家作为学习型地区”,科学杂志,越南国立大学,河内,2012 年。
- 《越南韩国研究:20年回顾》韩国杂志,第2/2012号,10页。
- 《佛教和印度教对东南亚居民文化生活的一些影响》, “越南和东南亚文化融合中的印度印记”国际会议论文集,胡志明市国家大学出版社,2013年。
- “传统马来人协会”,博物馆与人类学杂志》2013年5-6月第3期。
- 《21世纪头十年越南与韩国关系概况》韩国杂志》2013年3月第1期。
- 《韩国文化的转型趋势:与越南的一些比较》,韩国杂志》2013年9月第3期。
- 金忠顺的《泡菜和IT》”,韩国杂志》2014年3月第1期。
- “拉格莱人的一些与房屋建造有关的风俗习惯”,民俗杂志,第6/2014号。
- “越南南岛民族传统住房:改造与保护方向”,民俗杂志,第3/2015号。
- “嘉莱族房屋建造的一些习俗和做法”、东方:传统与现代,世界出版社,2015。
- “印度文化对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影响”、印度价值观在亚洲,胡志明市国立大学出版社,2016年。
- 《韩国宗教的作用和特点》, 韩国杂志,2016年8月。
英文文章
- 东南亚各民族语言文化概况, “东南亚国家相互影响中的文化与语言国际会议”,泰国沙功那空皇家大学,新潮大学,太原大学出版社,2016年。
- 东北亚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弘扬同性,包容差异,“2017年亚洲文化交流国际会议”,2017年1月7日,韩国鲜文大学;河内内政大学。
- 越南与韩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相似性; 会议论文集“文化互动新时代的东南亚韩国研究”,第 103-108 页;KSASA – 朱拉隆功大学 – 东方大学,2008 年 10 月 8-10 日,泰国曼谷。
- 越南与台湾在东亚文化与社会格局中的合作,3路国际科学会议,USSH HCMC – 台湾Chinan 大学,2007 年 5 月 28 日至 29 日。
- 越日关系新形势, 越南-日本新型互动关系国际研讨会, 2007 年 10 月 26-27 日, P26-28。USSH – HCMC。
- 越南的韩国研究项目和教科书, 研讨会论文集“东南亚和大洋洲的韩国研究:研究和教育的战略合作与发展”,第 23-27 页;USSH HCMC – 新南威尔士大学,2005 年 9 月 26-28 日。
- 越南胡志明市和河内的韩国学教育与研究,会议论文集“韩国研究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第 95-99 页;印度尼西亚大学,佩利塔希望大学,印度尼西亚雅加达,2011 年 1 月 18 日至 20 日。
- 越南北部的韩国学研究与教育,4日两年一度的 KAREC 国际研讨会“东南亚和大洋洲韩国研究的全球化本土化:研究和教育的战略合作”,第 57-65 页;韩国,2007 年 8 月 8 日至 11 日。
- 越南的韩国研究, 世界韩国学国际会议:现在与未来, P.57-69;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 韩国学研究院,2009 年 10 月 5 日至 7 日。
- 阿拉伯世界和阿拉伯文化特征,国际会议:“文化——阿拉伯国家社会”,2012 年 9 月 28 日,胡志明市国立大学 USSH。
- 印度文化对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影响,《亚洲印度价值观国际会议》,胡志明市国立大学出版社,2016年。
- 向韩国人教授越南语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韩越交流国际会议,文化碰撞和行为指南,减少冲突,增加和谐,韩国韩国学研究院和胡志明市大学,17日-18日2017年2月。
- 越泰关系:优势、挑战和未来,“越泰国际会议:在融入国际社会和地区合作时期建立强有力的战略伙伴关系”,胡志明市,2016 年 10 月。胡志明市越南国家大学出版社,2017 年。
三、各级科技课题
- 马来社区:一些语言问题,国家级高校项目,QX.2001.14,2001-2002。
- 马来社区:一些文化问题,国家级校级专题,QG.02-21,2002-2004。
- 越南及东南亚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的语音特点,国家级高校项目,QX.05-02,2005-2007。
- 马来西亚的种族问题(从经济、语言和宗教角度考察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族群),全国高校B组课题,QG.10-24,2010-2012年。
- 从文化角度看越南南岛语族社区的传统住房,科技部,代码编号 VIII1.99-2012-02,NAFOSTED 基金会,2013-2015 年。
- 支持海外越南人教授和学习越南语(参与),国家计划,教育和培训管理部,2006-2010 年。
四、奖项及奖学金
- 科技与环境部科学技术事业奖章。
- 作品荣获越南出版协会优秀图书铜奖东方文化与语言。
- 项目东方文化与语言2010年被河内国家大学认定为河内国家大学典型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