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般信息
1996年:河内美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1998年:越南国立大学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学士学位。
2001年: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硕士。
2008-2010年:美国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在越南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院通过人类学博士论文答辩。
- 外语水平:英语。
- 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艺术与符号人类学、艺术研究、符号学、文化变迁
二、科学著作
书
- 越南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第 3 集:精神动物,世界出版社,河内,2016年。国际标准书号: 978-604-77-1331-8
- 越南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第 2 集:诸神,世界出版社,河内,2015年。国际标准书号:978-604-77-1331-8。
- 越南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第 1 集:典型的装饰,知识出版社,河内,2012 年。国际标准书号:978-604-90-8548-2。
- 符号研究:一些理论方法,世界出版社,河内,2014年。国际标准书号:978-604-77-1080-5。
- 科都族的镜屋,国家文化出版社,河内,2006年。
书籍章节
- 全球化与当代越南的城市转型(合著者),Tri Thuc 出版社,河内,2016 年。ISBN:978-604-943-391-7
- 越南人类学:历史、研究和培训方面的一些问题(合著),Tri Thuc 出版社,河内,2016 年。ISBN:978-604-943-391
- 越南佛教女性:传统与现代(合著者),胡志明市国立大学出版社,2016年。ISBN:978-604-73-4116-0
- 雄王崇拜(合著),政治理论出版社,2015年。ISBN:978-604-901-533-5
- 越南研究:传统文化方面(合著),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2015年。ISBN:978-604-944-280-3
- 应用艺术助力越南人寻找身份认同(合著),文化艺术出版社,胡志明市,2015年。ISBN:978-604-68-1759-8
- Dinh Gia Khanh 教授:先驱教师和科学家(合著者),Thanh Nien 出版社,河内,2014 年。ISBN:978-604-64-1563-3
- 社区节日:传统与变革(合著),胡志明市国立大学出版社,2014年。ISBN:978-604-73-2701-0
- 当今越南社会的宗教(合著),宗教出版社,河内,2013年。ISBN:978-604-69-3276-5
-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合著者),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2013年。ISBN:978-604-90-2177-0
- 保护和弘扬升龙非物质文化价值 - 河内(合著),河内出版社,2010年。ISBN:978-604-55-0028-6
- 越南中部河流文化(合著者),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6 年。
- 中南海岸文化遗产的特点(合著者),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2005 年。
- 三芝村的民俗文化(合著),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2003年,2011年重印。ISBN:978-604-59-0039-0
文章
发表在科学期刊和国际会议上
- “佛教新时代的象征主义”,对话期刊,第三季度,卷。 15,2014 年 1 月,印度。 RNI 注册。编号:DELENG/1999/1799。
- 《丝绸之路对大乘佛教艺术发展的作用》对话期刊,第二季度,卷。 11,第4期-2010年,印度。 RNI 注册。编号:DELENG/1999/1799。
-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贫困与减贫政策——以中越边境某省为例”,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2017年4月13日至16日在中国广西崇左举行。
- “从区域研究视角看越南及东南亚文化中的洪水与葫芦纹饰”,第五届日越南研究国际会议:“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越南河内,2016 年 12 月。
- “通过越南文化中的母神刘行的象征发明传统”,国际会议:“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与政策解决方案”。越南河内,2016 年 12 月。
- “中国文化中布袋和尚的形成及其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红河盆地国际论坛”,中国云南红河,2015 年 11 月。
- “阮文玄在《对越南文化的贡献》一书中的知识,国际会议:”越南人类学:历史、现状与展望”,越南河内,2015 年 9 月。
- 《当代越南佛教的混合信仰:以土地公、财神和弥勒财神为例》欧洲东南亚研究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会议(EuroSEAS)。奥地利维也纳大学,2015 年 8 月。
- “弥勒佛——财神:当代越南文化变迁的案例研究”,国际会议:“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越南城市的文化变迁”由河内 USSH 和澳大利亚西悉尼于 2015 年 3 月组织。
- “越南与韩国的龙:从比较视角看民族认同之路(合著)”,国际会议:“东盟共同体建设及其对韩国-东盟关系的影响”由东盟大学网络(AUN)和清迈大学于2015年1月在泰国清迈举办。
- “当代越南文化中的宗教、世俗主义和融合主义:以弥勒佛象征为例——财富之神”,国际会议:“越南当代生活中的宗教”由 USSH 组织,河内,2014 年 12 月。
- “越南艺术市场面临融合与发展的挑战”,国际会议:“制定艺术市场发展政策”由河内文化体育旅游部于 2014 年 12 月举办。
- “圣琼的象征:从神话到历史文本”,国际会议:“社区节日——传统与变革”由胡志明市南海大学、越南国立大学胡志明市分校和香港中文大学于 2014 年 6 月组织举办。
- “越南社会科学在国际融合与发展中的挑战”,国际会议:“什么是好大学?”由英国驻河内大使馆于 2014 年 3 月组织举办。
- “越南历史背景下的扶东社节日”,国际会议:“重塑社会主义/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节日和社会界限”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2013年12月。
- “越南弥勒佛的分类具有挑战性:未来佛、佛教救世主还是财神?”,国际研讨会主办方东南亚宗教动态- DORISEA(哥廷根大学)于 2013 年 9 月在河内。
- “佛教弥赛亚信仰的变化:从中世纪弥勒佛的象征意义到当今的宗教象征”,国际会议:“读过去,写未来:亚洲宗教复兴运动。”由美国人类学协会(AAA)主办,美国旧金山,2012 年 12 月。
- “通过象征模式和时间顺序研究越南转型和国际融入时期的历史研究和培训”,国际会议:“越南走上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由哈佛燕京学社和河内大学主办,2012 年 11 月。
- “佛教新时代的象征主义:从佛教经典到越南现代社会事实中的弥勒佛形象的转变”,国际研讨会:“饮食和东南亚的宗教、地方和现代性”由德国哥廷根大学于2012年9月组织举办。
- “公共政策与行为文化对水源的影响:从文化生态角度看湄公河与恒河的现实”,国际会议:“湄公河和恒河流域文化遗产博物馆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由 VICAS 和 VME 于 2012 年 6 月在顺化市组织举办。
- “越南当代宗教中弥勒佛形象的变化”,国际会议:“越南与亚洲饮食文化交流:社会史与人类学的视角”由 USSH - VNU 于 2012 年 5 月在河内举办。
- “文化研究:符号人类学方法论探讨”,国际会议:“转型与融入国际社会时期越南的人类学研究与培训”由 USSH - VNU 于 2010 年 7 月在河内举办。
- “亚洲佛教美术中的弥勒佛像”,哈佛燕京工作论文集2009,美国。
- “丝绸之路在佛教传播中的作用”,亚洲奖学金基金会第四届年会,2006年6月在泰国曼谷举行。
- “亚洲佛教美术中的弥勒佛像”,亚洲奖学金基金会年会2006 年 5 月,泰国曼谷。
发表在专业科学期刊上
- “灵媒现象和巫寮在越南信徒生活中的作用”,艺术教育杂志,2017年第21期 ISSN: 1859-4964
- “传说中的茅庐和越南人生活中的茅庐”,艺术教育杂志,2017年第20期 ISSN: 1859-4964
- “通过越南文化中柳树母亲的象征来发挥传统创造力”,艺术教育杂志,2016年第19期 ISSN: 1859-4964
- “从符号学角度看水上木偶戏的即兴表演和传统技巧”,《博物馆与人类学杂志》2016年第3期 ISSN: 0866-7616
- “中国灶神和越南灶神”,艺术教育杂志,2015年第9期 ISSN: 1859-4964
- “地狱边缘的城市”,《美术与摄影》杂志,2015年第7-8期 ISSN: 0866-7640
- “越南文化中的龙吉祥物(通过与中国和印度的比较)”,建筑杂志,2015年第7期。ISSN:0866-8617
- “鹤是越南文化的象征”,文化与资源杂志,2015年第3期。ISSN:2354-0907
- “从婆莫帽到同诺洞穴的角人符号:一项“人文考古学”研究”(合著),杂志 考古学,2015年第2期,ISSN:0866-742
- “貔貅:起源、信仰以及在越南文化和社会中的表现形式”,社会科学与人力资源杂志,2015年第1期。ISSN:0866-756X
- “印度艺术和文化中的纳迦符号及其对越南和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合著者),杂志 博物馆与人类学,2015年第1期。ISSN:0866-7616
- “越南不同文化中的灶神和火崇拜”,艺术教育杂志,2015年第1期。ISSN:1859-4964
- “越南视觉艺术中义和符号的分类”,建筑杂志,2015年第1期。ISSN:0866-8617
- “越南文化中 Nghe 符号的价值”艺术教育杂志,2014年第12期。ISSN:1859-4964
- “财神:越南文化的起源与变迁”,杂志 宗教研究,2014年第6期。ISSN:1859-0403
- “越南文化中义和的象征”,《宗教研究杂志》,2014年第12期。ISSN:1859-0403
- “亚洲文化层上的越南龙符号”,民俗杂志,2014年第6期,ISSN:0866-7284
- 《印度文化与艺术中的摩羯座象征》(合著)美术与摄影杂志,2014年第12期。ISSN:0866-7640
- “艺术中的象征主义”,应用艺术杂志,2014年第1期。
- 《被遗忘的宝藏》(合著者)越南文化杂志,2014年第7-8期。ISSN:2354-0559
- “佛教弥勒信仰的转变:从佛教救世主到中世纪弥勒象征”,《博物馆与人类学杂志》,2013年第3-4期。ISSN:0866-7616
- “融入世界科学与教育的越南历史研究与教学方法:符号模型与年表的探讨”,社会科学与人力资源杂志,2013年第2期。ISSN:0866-756X
- “一些典型的社会资本理论家”,提桑杂志,2013年第3-4期。ISSN:0868-3131
- “芒族葬礼中的冥界与宇宙象征”,民俗杂志,2013年第2期。ISSN:0866-7284
- “公共政策和文化对水资源的反应: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看湄公河和恒河的现状”,社会科学杂志,2012年第8期 ISSN: 1859-0136
- “社会科学面临融合与发展的挑战”,杂志 光,2012年第12期。ISSN:0868-3131
- “艺术中的符号”(译者)美术特辑, 越南美术大学, 第2期, 2012年. ISSN: 1859 - 4697
- “从阿尔弗雷德·盖尔的视角看‘技术与魔法’到‘艺术与力量’”, Tia Sang 杂志,2012年第13期。ISSN:0868-3131
- 《人类学家对符号使用问题的看法》(译者)民俗杂志,2011年第5期,ISSN:0866-7284
- “从象征人类学视角进行文化研究”,民族学杂志,2011年第5期,ISSN:0866-7632
- “丝绸之路在大乘佛教发展中的作用”,《文学研究杂志》2008年第8期。国际标准刊号: 1859 - 2856
- “越南文化中的七宝概念”,民族与现代杂志,第107期,2007年。ISSN:0868-328X
- “越南文化中的五福形象”,民俗杂志,2007年第3期 ISSN: 0866-7284
- 《越南佛教中的六大盗像》,《过去与现在》杂志,2007年第14期。国际标准刊号:868-331X
- 《权和服饰——京北文化》(合着),文化艺术杂志,2004年第1期 ISSN: 0866-8655
- “越南宗教、信仰和视觉艺术中的弥勒佛形象”,民俗杂志,2004年第7期 ISSN: 0866-7284
- “越南文化中的排比句”, Chieu Anh Cac 杂志,1号,坚江,2003年。
- “越南信仰中的神形象”,《过去与现在》杂志2003 年 2 月刊。国际标准刊号:868-331X
- “坝村遗址群”,《建筑杂志》,第100期,2003年。ISSN:0866-8617
- “科都族视觉艺术作品的灵魂”,文化艺术杂志,2003年第4期 ISSN: 0866-8655
- “越南信仰与文化中的关羽形象”民俗杂志,2003年第2期 ISSN: 0866-7284
- “越南农民生活中的雨衣”,民俗杂志,2003年第5期 ISSN: 0866-7284
- “西原地区的墓葬建造和弃墓仪式习俗”,《民族与现代》杂志,第49期,2002年。ISSN:0868-328X
- “中国云南一些独特的建筑遗产”,《民族与现代》杂志,第47期,2002年。ISSN:0868-328X
- “中国云南部分民族建筑”民间光源杂志,2002年第2期。
- “宝荣古镇”,建筑杂志,2002年第5期,ISSN:0866-8655。
- 《刀庭》建筑杂志,2002年第3期,ISSN:0866-8655。
- “越南文化中奥黛的完美之路”,《节奏》杂志,2002年第3-4期。
- “越南装饰艺术中的葫芦”,民族与当代杂志,第34期,2001年。ISSN:0868-328X。
- “越南装饰艺术中的八种宝石形象”,民俗杂志,2001年第6期。ISSN:0866-7284。
- “苏寺”,《建筑杂志》,2001年第5期,ISSN:0866-8655。
三、各级科技课题
- 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大慈县、定和县、同希县、富良县、武牙县(太原省)民族文化保护解决方案(第一部分负责人)太原省文化体育旅游厅“至2020年保护和发展太原省少数民族文化”项目,2017年。
- 亚洲文化层面上的越南龙象征(主任),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NAFOSTED),2014-2015年。
- 市场经济和国际一体化背景下国家对美术市场的管理(参与者),文化体育观光部美术、摄影及展览司,2014年。
- 广南省科都族的建筑和视觉艺术(参与者),广南省立图书馆,广南省文化、体育和旅游部,2014 年。
- 研究、收集、推广和发展北三角地区公共房屋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参与者),越南美术大学,文化体育旅游部,2013年。
- 越南经济繁荣时期的弥勒佛象征(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2013年。
- 莫芒表演艺术(参与者),国家科技发展基金(NAFOSTED),科技部,2012-2013。
- 越南文化发展中的侬文(参与者),国家科技发展基金(NAFOSTED),科技部,2011-2012。
- VIE/029 - 高平省农村贫困人口商业发展项目(国家顾问),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和卢森堡发展合作署,2010 年。
- 保护和弘扬升龙非物质文化遗产 - 河内(参与人),科技部,2006-2007。
- 越南传统文化中典型的艺术形象(通过一些典型的装饰布景)(主席),越南民间艺术协会,2006 年。
- 科都族的镜屋(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2006 年。
- 越南占族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参与者),越南社会科学院,2004 年。
- 丝绸之路在大乘佛教发展中的作用(主任),福特基金会亚洲研究基金,2007 年。
- 亚洲佛教艺术中的弥勒佛符号(主任),福特基金会亚洲研究基金,2004 年。
四、奖项及奖学金
- 国家科技信息局于2016年颁发的利用国家预算实施科技任务成果登记证书,编号2016-48-950/KQNC。
- 2007年越南民间艺术协会科研工作鼓励奖戈都族的古尔屋,国家文化出版社,河内,2006年。
- 福特基金会奖学金于2003年在越南实施。
- 印度德里大学研究员,2005-2006年。
- 2006年亚洲奖学金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宗教研究所研究奖学金,2006-2007年。
-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博士奖学金,2008-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