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明草硕士
一、一般信息
- 出生年份:1970年
- 邮箱: dtmthao@vnu.edu.vn
- 工作单位:人类学与宗教学系
- 学术职称: 晋升年份:
- 学位:硕士。获得年份:2002年。
- 训练过程:
- 1988年至1992年: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文学理论学士学位。
- 1992 - 1995 年:河内开放大学英语系英语学士学位。
- 1996年至1999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学位。
- 1997 – 1999 年:获得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院文学理论硕士学位(两年制)。
- 1999 – 2002 年: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
- 2023 年至今: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人类学与宗教研究学院宗教研究专业博士生。
英语学士学位。
俄语(1988-1992年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本科培训班,相当于C级)
- 主要研究方向:佛教、宗教象征、哲学、宗教研究、信仰研究、伦理学、伦理美学、宗教哲学、艺术哲学、艺术研究、艺术人类学、宗教艺术研究、宗教人类学、象征人类学、佛经中的三种语言、宗教新闻与传播、宗教研究中的性别/性别问题、教会与教育。
二、科学著作
1.书籍
- 《普通美学》,由副教授、理学博士杜文康编辑的教科书,教育出版社,1997年,2002年增补重印,2008年。VNU出版社,第106-120页(合著)
- 《艺术研究》,由副教授、理学博士 Do Van Khang 编辑的教科书,VNU 出版社,2008 年,第 152 至 172 页(合著)
- 《美学史》,杜文康副教授主编教材,越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28-234页(合著)
- 《河内民间信仰在当代城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杜氏明水副教授博士主编,文化信息出版社、文化研究所出版,2010年,第161-168页(合著)
- 关于在融合背景下建设越南文化的一些重要论点,由杜氏明水副教授博士编辑,文化信息出版社和文化研究所,2010年,第96-155页(合著)
- 《基础美学》,杜文康副教授主编教材,越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60-177页(合著)
- 《公共生活中的宗教》,社会科学人文大学当代宗教研究中心,宗教出版社,2015年,第143-153页(合著),
- 当代越南哲学研究的理论问题。国家政治出版社-真理出版社,2016年,第420-439页(合著)
- 当代越南哲学研究——实践问题。国家政治出版社-真理出版社,2017年,第68-86页(合著)
- 越南宗教教育:形成与发展过程,宗教出版社,2017年,第363-384页(合著)
- 当代越南美学的开放互动,跨学科专著,信息通信出版社,2017年,468页(作者)
- 宗教——文化与社会资源:一些国家的回应及越南的经验。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当代宗教研究中心。宗教出版社,2021年12月,第404-415页。
2. 书籍章节
- 哲学与艺术关系的一些基本方面,书籍:越南文化和艺术的哲学基础,由杜辉教授编辑,文化与文化信息出版社,2002年,第60-208页(合著)
- 20世纪初现代画派,教材:美术学(新编)副教授、理学博士杜文康主编,信息通信出版社,2011年,页143-163(作者)
3. 文章
- 审美意识的起源与人类艺术创造能力的觉醒,《哲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49-53页。
- 比喻性语言在原始文化中的作用及古代越南人比喻性语言发展的特点,越南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2期,第51-61页。
- C.马克思发现美的本质的方法,《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学报》第30卷,第1期,2014年,第43-54页。
- 佛教艺术教育——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印度和亚洲研究杂志》,第11(60)/2017期,第55-61页。
- 审美与艺术创作活动的动机,《民族与当代杂志》第196期,2017年9-10月,第57-66页。
- 当代越南社会文化生活现实紧迫性中的身体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间的关系,越南民族学和人类学协会《民族与时代》杂志,ISSN 1859 – 204X 年 XX 月,第 192 期 2017 年 1 月 + 2 月,第 12-21 页。
- 越南佛教雕塑与建筑的象征美(透过北部三角洲的一些佛塔),《宗教事务杂志》第10期(134)/ 2017年,第15-18、24页。
- 《美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杂志,第 3 卷,第 6 期(2017 年 12 月),第 691-706 页。
- 佛教艺术教育——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印度和亚洲研究杂志》,第11(60)/2017期,第55-61页。
- 审美与艺术创作活动的动力,《民族与当代》杂志第196期,2017年9-10月,第57-66页。
- 中道思想在文化生活中的价值(以原始佛教与越南佛教的比较为例),《宗教工作》2017年第13卷第9期,第13-17页
- 《北部三角洲地区佛教符号的文化融合》,《印度和亚洲研究杂志》,2021 年 11 月刊。
- 北部三角洲地区佛教符号的文化融合,《印度和亚洲研究杂志》,第 109 卷,第 12/2021 期,第 68-75 页。
4.研讨会
- 寻找创新和提高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解决方案,哲学学院哲学研究生培养研讨会,2003年12月5日。
- 通过比较陈德陶教授与弗洛伊德关于起源的两种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陈德陶教授的《寻找语言和意识的起源》和弗洛伊德的《文化与宗教的起源(图腾与禁忌)》两部著作)进行美学参考。关于“陈德陶哲学思想”的学术讨论,哲学系,2014年,第31-48页。
- 通过《图腾与禁忌》探讨文化与宗教的象征起源的复杂理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当代宗教研究中心国际科学研讨会,2014 年 12 月,第 129 至 135 页。
- 美学术语与范式研究方法(以黑格尔美学范式宣言为例)。“当代越南哲学研究——理论问题”学术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学院,2015年,第171-181页。
- 实践理性批判——道德伦理融合的概念或高层次的法律分析,越南国际科学会议:高校德国思想的研究与教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学院与当代宗教研究中心,2015年,第388-395页。
- 中道思想在上座部佛教和越南佛教中的价值,国内国际科学会议:现代社会中的宗教与伦理,当代宗教研究中心 - 哲学学院、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越南国立大学,2016 年 12 月,第 71-85 页。
- 讨论文化中的身体思维或身体文化与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紧迫性,科学会议:“当今越南的哲学研究 - 实践问题” - 哲学学院 7/2016,第 68 - 86 页。
- 论起源论,国际科学会议:陈德陶与20世纪下半叶越南哲学的一些比较研究,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2017年6月,第90页。
- 东西方文化思维模式比较,国际科学会议:越南及周边地区的基督教思想家:一些比较研究。越南国立大学当代宗教研究中心及哲学系,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2017年12月8日,第42页(共19页)。
- 佛教艺术教育——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坚江科学会议:促进佛教在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社会化中的作用,2017 年 6 月,第 313 至 320 页。
- 5年——宗教符号方法论和科学认识论的发展历程,科学会议:关于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宗教研究与培训的一些问题,在当今越南和世界,2021年12月23日。
- 越南及世界宗教象征研究的理论框架,国际科学会议:宗教——文化与社会资源:部分国家的行为及越南的经验。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当代宗教研究中心,2021年12月,第404-415页。
- 越南北部三角洲地区文化中龙象征的层层信仰,杜氏明草、吕红翠、阮杜红英。国际科学会议:“越南及周边地区的宗教与民间信仰:一种比较方法”,当代宗教研究中心(CECRS)及哲学学院,越南国立大学,2022年。
- 佛教与红河三角洲越南人民祖先崇拜的融合,当今越南宗教研究、信仰和宗教实践研讨会,2022 年 12 月 29 日。
- 从宗教象征主义角度看统一哲学,杜氏明草和阮杜红英,当代宗教研究中心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越南国立大学,2024 年 3 月
- 越南可持续发展中宗教文化动力的统一性哲学解读,杜氏明草和阮杜红英。第三届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问题国际会议,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2024年12月16日。
- 信仰与象征研究的基础理论,杜氏明草和阮杜红英。科学讨论:当代宗教研究与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宗教学系。2024年11月28日。
- 从宗教与信仰符号视角探讨性别(宗教象征文化中的雌雄同体符号案例),杜氏明草和阮杜红英。国际科学会议:哲学与文化中的性别问题:方法与比较研究,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学院,2024年10月。
5.各级科技课题
- 审美理想在当代青少年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国家级高校科研课题,编号:QX-98.05,2002年接受。(合作)
- 论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动机,T2003-17,校级课题,2004年接受。(主持)
- 当前城市文化生活中河内民间信仰的变化。文化信息部部级项目,2005年验收阶段(合作)
- “从公元初到十世纪初的越南美学思想”,QX 06-28,国立大学水平 - 2005 年。2009 年被接受(主席)。
- 融合背景下八届四中全会决议若干重要论述研究。部级课题(文化体育观光部),2010年接受。(合作)
- 参考文献翻译课题(翻译组织者):作者狄朗《中国美学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合同号184/XHNV-DT,2008年4月28日。2012年接受,2014年以书籍形式出版,世界出版社(主席)。
- 参考文献翻译题目(翻译组织者):西方人的生活图景史(通过艺术作品了解西方人的历史)第 2 卷(第 1 卷副教授 Do Van Khang,主持人)作者 Lincoln Barnett、Crane Brinton、William T. Carnahan……,时代出版社 – 纽约 – 1951 年。2006 年接受(主持人)。
- 主题:北三角洲佛教雕塑的美的象征,LATS 宗教研究专业,哲学学院,在基础阶段进行答辩。
6. 奖项
- 《文学理论基础》,专著获2015年度中央文艺理论批评委员会三等奖,杜文康副教授主编,信息通信出版社,2013年(合著)。
7. 网站
- 论宗教新闻的两大特征——规范性与概念性。发表于宗教学系网站,2021年4月20日下午6:09。
- 宗教学系实行大学自治,实行双重治理模式。发布于宗教学系网站,2021年4月20日上午9:14。
- GWF:黑格尔艺术哲学的两大基本原则。发布于宗教学系网站,2021年6月4日上午7:17
- 党的文化领导力在当今时代有多宝贵?(参赛作品:2024年第四次捍卫党的思想基础,落实党中央第20/CĐXHNV号文件和VNU工会内容。宗教学系网站发布,2024年6月10日上午9:07)
8. 1994年至今的讲义和课程
- 《学习的艺术》,优秀录取,印刷教科书,1994年(合著)
- 《普通美学》印刷版教材,1995年(合著)
- 美学史,印刷版教材,2002年(合著)
- 《美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2002年录用
- 康德和黑格尔的一些美学著作,2002年
- 艺术哲学,2012年被接受(主席)
- 越南佛教艺术与文学中的美与善的概念,2016
- 宗教艺术史,2016
- 宗教象征-文化设施,优秀认可,2016年(主席)
- 宗教研究,2018
- 宗教图像学,优秀录取,2019年(主持)
- 《宗教研究的艺术》,2019
- 宗教报刊和媒体,2022年
- 宗教艺术人类学(目前为宗教艺术研究课程的一部分),2023年
9.拥有版权登记证书的作品
- 艺术哲学(一般原理与应用),2012年被接受。
- 宗教肖像画,2016年优秀作品
- 当代越南美学的开放互动,跨学科专著,2017
- 结构象征主义,2020